中商情报网 数据库

《伪装者》剧评:特工不专业不烧脑 逻辑写实让位于奇情

中商情报网2015-09-29

28日,开播一个月以来让观众们笑泪相伴的《伪装者》终收官,明楼与阿诚继续潜伏于敌营,而明台也带着未婚妻程锦云转移北平开始了新的伪装人生,这个结局也因为明台的一句“我姓崔”,与山影团队的另一部精品剧《北平无战事》无缝对接,从而再次为这个制作团队加冕。

新浪娱乐认为,在《伪装者》之前,国内优秀偶像谍战剧、抗战剧是缺位的,同为山影团队创作的《战长沙》品质高却因播出平台而未大火,高热的《伪装者》则填补了空白。虽然特工常常靠主角光环取胜,但《伪装者》最大的成功在于设置了多面立体、get到互联网萌点的人物群像,构筑起了扎实丰富的人物关系,并由此衍生了偶像剧化、实际上背后是荷尔蒙爆棚的兄弟情、师生情的花样CP配对,从而让谍战包装下的家国情怀做到了以情动人。虽有逻辑上的瑕疵,但奇情与戏剧性情节的推进也算是艺术高于生活。

谍战:特工不专业不烧脑逻辑写实让位于奇情

对于很多资深谍战剧迷来说,《伪装者》谈不上是一部真正的“谍战剧”。剧里的间谍是什么样的?胡歌扮演的傲娇小少爷明台,性格外放行事张扬,常常出现在公共场合,一次又一次地被敌人看见自己的脸或者背影,而需依靠戏剧性情节化险为夷;在狙杀南田洋子时,他似乎不是追求任务的完成,而是有点多余地甩掉帽子,然后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潇洒前进而毫发无伤,难免有靠主角光环取胜的嫌疑。

相比于《潜伏》中孙红雷扮演的特工的处处谨小慎微、靠智斗行走于灰色地带,或是《北平无战事》中祖峰扮演的特工不露声色隐没于众人却又运筹帷幄,特工明台似乎太过于招摇与浮夸,而显得技术含量不够高。而作为一部对观众智商要求较高的谍战剧,《伪装者》也算不得悬疑、烧脑。无论是三重伪装的明楼身份的解谜,还是“孤狼”这个日本间谍身份过早透露出蛛丝马迹,亦或是所谓的“死间计划”,都没有让观众体验到靠自己燃烧脑细胞来抽丝拨茧推理剧情的功效。

此外,《伪装者》也被观众们挑出了一些逻辑上的硬伤。最被诟病的,恐怕就是军统与中共地下党合作伏击日军救俘虏的情节。原本应有专业特工素养的女地下党向刚见面、不知底细的少年道出真实身份,并为了寻找这个少年阻止营救计划,在日军尚未撤退的山上情绪失控差点导致军统与地下党全军覆没;地下党、军统、战俘在诊所内“三方会谈”,日军却在门口“站岗放哨”;地下党和军统智商下线般对国军俘虏道出身份,俘虏叛变后却没向日军报告。此外,剧中一再强调被“严防死守”的明家实际上只有六七个特务守卫,而汪曼春如同穿了铁布衫一般长驱直入也令人匪夷所思。细究之下,这些不严谨之处,都曾引发网友争议。

当然,逻辑上的瑕疵似乎并未掩瑜,毕竟,《伪装者》的定位本就不是一部历史正剧。剧中角色的身世经历,无不具有戏剧性张力,尤以兼民国黑寡妇、死囚、妓女、孤儿、特工等多重身份为一身的于曼丽,以及由无知妇女转身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日本间谍的孤狼为最。正如导演李雪所说,“《伪装者》里奇情身世经历的有几个?明镜、明楼、明台、阿诚、于曼丽、桂姨……每个人的经历都很奇情。它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在推进,是靠着强情节和戏剧性在推进。”

发生在这些戏剧性角色身上的故事,虽不那么具有逻辑上的可推敲性,但奇情与神秘对于观众来说仍具有别样的吸引力。这或许也正印证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逻辑与写实,有时候或许要为戏剧冲突与可看性让路。两者能统一当然更好,只不过其中的平衡对于创作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失败案例可参照众多“抗日神剧”。

情感:家国情怀最动人正邪不两立爱情被时代碾压

一部不大像谍战剧的谍战剧,但也能让包括小浪在内的观众们追得如痴如醉,除了具有戏剧张力的奇情,《伪装者》更多了一些贴合人心,能够让人情感共鸣的温情。《伪装者》为何如此之火?归根结底,这部谍战剧是以情取胜,而这个情,不是常见的爱情,也不是简单的友情,而是谍战包装之下明家四姐弟的中国式的家国情怀。

在年夜饭的那场戏中,无论是看到明楼和明诚并肩站在门口放烟花时大姐的眼泪,在外杀伐决断的楼诚二人像小孩一样向大姐讨红包,还是明楼被要求给小弟提箱子,抑或是后来饭桌上明台向明楼撒娇要手表,而明楼明诚顺从大姐命令给小弟唱曲子,通过一场普通家庭中最常见的年夜饭,让温情发生在这些在敌后看不见的硝烟与战火中艰难生存、刀尖舔血的伪装者身上,反差之下更显温暖。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并不对故事的情节转折起决定作用的细枝末节,向观众源源不断地传递着人物建立在亲情之上,对家园、对国家的爱。正如明楼对大姐所说的,“先有国后有家”,在不平凡的年代之中,明家一家人有着平凡的感情,并升华为传统的家国历史格局,从而与观众心意相通。这或许也是《伪装者》最为打动人心之处。

用悬疑、谍战的线索,包装人物的情感和家国、历史的情怀,《伪装者》得以实现自己的创新与接地气,并由此实现了作为谍战抗日剧对政策风险的规避,倒也不失为妙招。

当然,除了明家人的亲情,《伪装者》里在历史洪流中被碾压地粉碎,而显得微不足道的的爱情,也曾令观众唏嘘感叹。临近大结局,叛国者汪曼春被明楼、明台联手击毙,但曼春死前控诉明楼负心时伤心的泪水,以及她死后明楼隐忍的动容,也让不少观众感伤于这段青梅竹马的初恋竟死于正邪不两立。

实际上,主演靳东曾对小浪透露,原著与原片中有更多明楼与曼春之间的情感互动,比如披大衣、深情拥抱以及面对曼春时明楼暂时的忘情,在曼春被自己击毙后,明楼也有更深入的情感反应。对于这些更能塑造明楼人物立体形象,也更具戏剧可看性、可探讨性的情节在正式播出版本中无奈被删减,演员和网友们一样都是遗憾的。

偶像:戏剧化人设讨喜反差CP深得互联网精髓

被时代碾压的爱情之外,《伪装者》的主题仍然是亲情。对于明家人家庭情感的着重刻画,不仅做到了以情动人,从细处着眼的家庭花絮也将戏剧角色们还原为多面、立体的人,与观众更拉近不少距离。

无论是完成任务时多么意气风发,只要一回到家,傲娇小少爷明台却向大哥耍赖要零花钱,眼镜亦能成凶器的明长官就能为小弟熨衣服拎箱子,八面琳珑的阿诚就敢说笑大哥“汉奸的形象”……正如《伪装者》导演李雪曾说,“你把这个戏里面所有家庭的细节、那些好玩的、闹的全都摘掉了以后,那几个人很可能就缺少了生气。他们释放出角色的传统气质后,又加入逗趣、撒娇、玩闹、互相挖坑的内容以后,人物才有了侧面,才能立体,有趣。”

那么,《伪装者》到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群像呢?明楼是高智商腹黑总裁,明诚则是萌萌哒禁欲忠犬范儿,明台则是干净如水的温暖阳光范儿,明镜则是霸道憨直的帅T范儿,另外王天风鬼畜总攻,汪曼春痴心霸王花,于曼丽则是柔情黑寡妇。从这些人物的人设特点来看,我们或许能够发现,这些主角并不像是一部正剧常见的人设,而更像是从偶像剧或是网络小说走出来的人物,他们都有着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戏剧人格。

要说《伪装者》深得互联网精髓,不仅在于人物性格具有偶像剧特质,还在于主要人物性格彼此之间的“反差萌”,即动漫、游戏、小说中“人物表现出与原本形象不同的萌属性或多种互为矛盾的萌属性同时存在”。正如网友们所总结的,毒峰和明台是偏执深沉大叔攻VS聪慧阳光健气受,明诚和明台是人妻攻VS傲娇受,明楼和明台是精英哥哥攻VS纨绔弟弟受,明楼和明诚是腹黑上司攻VS忠犬下属受,而毒峰和明楼,就是相爱相杀互攻互受。

似乎每个角色的立体性构建,都是依托在其它角色的反差性特质之上,这样的“反差萌”,妥妥地get到了互联网的萌点,也难免诞生了“楼诚CP”、“天台CP”、“蛇蜂CP”、“楼台CP”、“楼春CP”、“台丽CP”,甚至是“双曼CP”。

自《伪装者》播出以来,就常驻微博热搜榜、攻占B站,这既来自于剧中演员们的高颜值,也来自于具有偶像剧和互联网特质、多面立体的成功人设,以及成功人设基础之上的以兄弟情、主仆情、师生情为主,男人之间的棋逢对手,也就是“花样CP配对”。

开播至今,《伪装者》在收视率、网络点播率与微博讨论热度上高开高走,似乎已经成为史上CP最多、年轻人最喜欢的谍战剧。在播出后期,更是与同一制作团队、原班人马创作的《琅琊榜》形成了热度互推,被观众“抱怨”两部戏同时播而看不过来。毫无疑问,在热度与口碑上,《伪装者》都是成功的。

业内有评论说《伪装者》是“谍战剧新的标杆”,其实更准确地说,在谍战、情感和偶像这三个相结合的元素中,谍战是最重但又是最弱的,情感和偶像反而是做得最好的。《伪装者》并不是以悬疑和烧脑取胜,它其实是开拓了一种新的以谍战为包装来讲述家国情怀,以多面立体、get到互联网萌点的人设,以及软萌有爱的人物互动来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剧作模式。即使烧脑烧不过《悬崖》、《黎明之前》,但《伪装者》另辟蹊径,通过其它元素的糅合、混搭来取胜,并由此俘获更多的观众人群。当然有逻辑不通、不大写实,甚至是主要人物刻画过于脸谱化、情感过渡不自然等弱点,但是对于这样一部以情动人的诚意之作、创新之作,我们竟不忍太过苛责。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