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2017年中国幸福产业规模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简版)

观产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09-22

幸福是什么?当幸福从一个简单纯粹的精神概念成功上升为我国未来将会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当个人心愿和家国情怀升华到形成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人们的期盼将会更加浓烈,愈发等待幸福来敲门。何谓幸福产业?幸福产业是以满足人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为导向,以健康、绿色、时尚、智慧为特征的新兴产业。这类产业主要包括健康服务、智能、安全监管、低碳环保、时尚创意、休闲旅游、数字娱乐、智慧化社会管理服务、心灵疗伤服务、网络教育以及智慧文化产业等。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这一重要的、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以旅游业为首的五大幸福产业。

    

一、旅游产业

 发展现状:政策导向明确,中国旅游资源第一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游和出境游逐渐兴起;旅游以观光游为主,休闲度假游逐步旺盛;旅游行业的管理体制,由集权式管理向完善产业体系、管理手段多样化发展;旅游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定位日趋明显,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伴随国家经济背景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基本任务从拓宽创汇创收渠道向拉动内需、提升国民素质的转变,国家对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增强,导向性亦日益明确。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大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在旅游供需双向互动下,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美称的旅游业,未来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

 市场规模: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速领先于宏观经济

 2016年,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稳步增长,出境旅游理性发展,旅游经济继续领先宏观经济增速。受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居民消费升级驱动,旅游产业保持在“较为景气”区间运行,各季度景气水平均略高于上年同期。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5.3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国内旅游收入2.17万亿元,增长15.8%。预计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0.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47万亿元。

 2011-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情况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展前景: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启动新一轮改革,我国大众旅游将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旅游强国。到2020年国内旅游人次预计将达到62亿人次,是2012年的两倍以上;出境旅游人次到2020年规模将超过2亿人次,是2012年的2.5倍;旅游业总收入按照每年12%的速度增长,2020年预计将达到6.36万亿元。按照这一预测,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将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旅游次数有望达到每年4次以上。

在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方面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国民休闲的条件将不断完善,休闲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将基本建成,初步建成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也有望如期实现。

 投资机会:以价值、资源、模式和假日投资为主

2017年中国旅游业重点投资方向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文化产业

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冰火两重天”,未来潜力空间巨大

目前,中国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且资源分散,我国文化产业中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且资源分散;同时,由于体制的原因,整个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总体来说文化产业处在一个低水平的、高度分散的、缺乏竞争的现状。而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当一国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产业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也呈现持续加速增长的态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正符合这一趋势。当前,我国平均文化消费只占家庭消费的7%左右,发达国家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已达到20-30%,同时文化产业在总产值中所占GDP的比重也偏低,说明我国文化产业比起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距离,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文化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文化产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园70%-80%处于大面积的亏损;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有了超常的发展,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的表现突出,成为资本市场“新宠”。由于创业板文化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即从一味模仿国外开始转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展。

市场规模:文化产业发展后劲较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02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7%,比2012年提高0.59个百分点,2013-2016年均增长13.7%。2012-2016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从35.5元上升至55.7元,增长56.9%。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发展势头强劲,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5.9%、24.0%和20.9%。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拥有政策、资本市场和技术革命三大驱动力

政策驱动。文化产业有极好的政策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一些政策,强烈地传递出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推手的信号,目前有三项文化经济政策文件很重要,分别是:《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若干意见》,由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以及《关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这三个文件所制定的系列经济政策,包括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信息服务、体育、文化娱乐业等领域,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税收减免,还涉及困扰企业多年的土地使用及煤、水、气、电价格等方面如何减负的问题,这些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是首个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其力度是空前的,未来将继续给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资本市场驱动。国务院新国九条颁布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了速度,今年政府报告工作中提到的资本市场的几个问题,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深水炸弹”,股票发行注册制、深港通、区域性股权交易、推进信贷资金证券化、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积极发行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等等,未来将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于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

技术革命驱动。目前我们正处在人类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千载难逢的技术革命的流朝中,互联网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文化产业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产业,一旦和新技术融合,未来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投资机会:三大细分文化产业值得关注

2017年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和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体育产业

发展现状:产业性质得以认同,发展乘势而上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体育当作社会主义的一项福利事业来看待,体育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对于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即体育的产业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体育的产业性质得以重新认识。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链,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也没有确定和建立起来,群众对体育产业的经济、文化和法律意识都还比较淡薄。近些年,在国家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

 市场规模: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上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000美元,体育产业正处于是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超过1.7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0.8%。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会逐步提升,相比美国以及日韩,我国提升空间大,预计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32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3万亿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

未来,中国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投资机会:七大体育服务列入产业发展重点

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及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健康产业

发展现状:健康市场发展多元,服务机构竞争激烈

中国的健康服务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依存于当前中国经济环境,我国健康服务产业经营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形势多样化。对于国内健康服务需求市场而言,由于经济条件与消费方式的不同,对于健康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呈较大的差异化,这就必然造成服务形势的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服务机构将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来提供便捷的服务,预约健康服务将成为时尚,网络医生、远程服务、家庭监护等全新健康服务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健康服务形势,这会大大缩短健康服务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这种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服务将健康服务市场异彩纷呈,健康服务内容提供方式也会更灵活。

 市场规模: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疗服务领域的逐步开放,各种类型的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经过调整规模、创新技术或实行兼并、重组以及一些档次高、配置完善的新的医疗机构的组建,特别是外商可以在国内开办合资医院,合作医院乃至逐渐开办独资医院,现有公立医疗机构唱“重头戏”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健康服务领域将是最先打破兼并的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健康服务机构的过剩,使健康服务市场由供方向需方转变,健康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会在健康服务市场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健康服务机构全面更新服务理念,找准市场定位,创出品牌,并通过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占领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保障,改革力度加大,社会力量不断被调动,健康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不断实现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的协调发展。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展前景: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超8万亿

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在健康产业发展中,中国的医疗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将得到更大发展;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加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大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险机制;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相关流通行业有序发展。

投资机会:关注四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

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和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养老产业

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困难重重,政府不断加码扶持

现价段中国的养老产业的市场主体主要依靠养老服务机构。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供应量小,并不能满足社会庞大的养老需求。同时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市场定位并不明确,没有明确的需求主体,由此导致了养老机构供需双方的脱节。在短期内,政府也在不断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使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在家庭中养老,避免出现过多的老年人涌入养老机构的局面的出现。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完善社区养老的设施和服务,以此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从而起到分散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的目的,也为养老机构的发展赢取宝贵的时间。

从长远的角度上,社会各个方面都在朝着有利于养老产业和养老机构发展的方向运行。政府会逐步的完善养老机构的运行环境、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会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更大、社会资本也会大举进入养老机构领域。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养老机构供给迅速增加,直至完全满足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同时,政府为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机构领域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在金融、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强力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壮大。

      市场规模: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供需矛盾突出

 健康、养老领域相关硬件设施、专业人员、服务质量大幅提升,2016年末,全国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分别为2.9万个、741万张和845万人,较2012年分别增长25.8%、29.4%和26.6%,已建成各类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2.78万个,提供养老床位680万张,较2012年增长63.3%;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6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8777万人,较2012年增加了9981万人。

2011-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情况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展前景:养老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产业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普遍生育二孩政策实施后,依然要加强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近些年新生儿出生率虽有所增长,但均未出现巨大的涨幅,预计五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超过0-14岁少儿人口数,我国也将从儿童产业时代迈入养老产业时代,养老产业前景广阔。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升至36.5%,位居全球第三,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深度老年化社会阶段,对养老的需求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生产型社会开始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养老产业作为新兴消费产业,其涵盖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需求,产业链长,能够吸纳的就业人数多,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0至2030年是实体创业做养老的黄金二十年。

投资机会:关注养老产业与智能、文化、金融和地产的深度融合

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重点和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着力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五大幸福产业”有助于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中国人自古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对幸福文化有着殷切期盼的赤子之心。传统上,古代汉族人民树立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福观。在新时代的发展推动下,旅游产业中兴起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文化市场掀起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体育领域里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健康产业下的“病有所医”以及养老服务下的“老有所养”无不诠释着当代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未来,在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政策利好的条件下,当“新五福”来敲门,人民的幸福指数将逐步提升,幸福产业前景可期。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