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附全文)

看财经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04-19

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围绕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和南京建设特大城市要求,按照系统谋划、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全面开放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同步、空间布局优化与服务功能提升并重、对内资源整合与对外扩大开放并进、现有产业转型与高端产业引进并举,加快建设江海转运枢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为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

未来三年,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基本成型,实现“两个基本、三个显著”发展目标。两个基本: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三个显著:航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营商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关系显著改善。

2020年,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南京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40万标箱。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畅达的综合交通枢纽

充分发挥12.5米深水航道和三条国家铁路干线交汇优势,聚焦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属性较强、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枢纽设施建设,确保三年内重要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到位,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联网畅通的基础设施体系。集疏运体系重点建成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龙潭港集疏运快速通道和西坝港区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打造深水航道南北两大公铁水联运系统。推进龙潭、七坝及江宁滨江海港枢纽经济区集疏运公路建设,实施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善海港枢纽经济区集疏运体系。主枢纽港重点推进龙潭港区商品汽车滚装码头、龙潭港区七期工程、七坝港区江苏远锦码头工程等项目建设,启动龙潭港区六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前期工作,推进龙潭港综合执法基地及公用锚地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码头运输通道支撑能力。物流园区重点推进四方源物流科技产业园、南京康泉电商物流园区、南京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建设,提升海港枢纽经济区物流服务功能承载能力。

(二)打造开放的交通运输体系

参与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提升南京港在区域港口群中的龙头作用,建设与全球物流链便捷对接、服务长江中上游的江海转运枢纽。一是推动港口一体化发展。依托省港口集团国资平台,以南京港集团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实施“集装箱、煤炭矿石和石油化工”等重点货种资源整合,实现“一市一港”;依托上市公司平台,通过增资扩股、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推进宁镇扬常泰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二是完善集装箱运输网络。省港口集团与南京共同推进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整合周边港口集装箱航线航班资源,推动南京港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集装箱近洋航线及内贸干线始发港;加密长江中上游及内河集装箱支线,推动长江中上游及内河沿线地区集装箱在南京港中转。发挥龙潭、西坝港区铁公水联运功能,提升南京至中亚、欧洲等集装箱班列运行效率并延伸服务,强化辐射带动效应。三是完善物流节点布局。加强与港口、航运、货主、物流等相关企业联动合作,加快在长江沿线及主要支流、铁路沿线及苏北运河等重要腹地布设内陆港,建立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打造长江经济带上海陆统筹、东西双向开放的现代物流集散地。

(三)构建完善的航运服务功能

建设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集聚港航物流资源,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强化与城市配套产业融合发展。在航运服务功能集聚上,加快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一、二期)建设,推进海关、国检、海事、边防等口岸单位入驻口岸服务窗口,吸引港口、航运、物流领域支柱企业和船舶管理、航运经纪、海事法律、咨询、金融、保险、商务等航运配套服务企业进驻,集聚航运服务功能性机构。在航运服务功能完善上,完善南京航运交易中心、南京电子口岸平台,增强船舶交易、货运交易、航运人才、航运金融线上线下交易功能,打造航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的口岸服务、航运总部经济、航运综合服务、航运物流交易和航运人才交流五个中心,提高航运服务资源配置能力。在航运功能融合发展上,发挥南京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服务完善,省会城市信息、法律、教育等配套服务资源丰富,以及长江流域传统航运集聚地等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平台运作,加快航运功能集聚发展。

(四)营造优质的营商发展环境

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作用,强化协同合作,进一步优化口岸、信息及政策环境。在口岸环境优化上,遵循枢纽经济开放发展规律,积极完善七坝、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外贸口岸功能,充分发挥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政策优势,协调推进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构建南北共同开放发展格局。全面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让企业享受单一窗口申报便利,加快推进南京电子口岸特色化应用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口岸建设。与口岸监管部门加强协调对接,继续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在智慧港口发展上,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港航生产服务深度融合,继续推进南京航运交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南京港集团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海港枢纽经济区智慧发展水平。在政策支持上,落实部(委)、省、市针对码头搬迁整合、集疏运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港口绿色智慧发展等给予的资金补助、税费减免和用地保障等支持政策,优化海港枢纽经济区发展环境。

(五)创建融合的港产城发展格局

按照“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加快打造高附加值临港产业集群,并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从布局统筹、功能联动、绿色生态等层面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一是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中兴通讯智能制造基地等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扶持知行(FMC)纯电动汽车产业园、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等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吸引博世智能助力器项目等高端智能装备业向临港地区集聚;发展贺利氏贵金属综合利用、聚氨酯新材料等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中心,推动产业高端化、链条化发展。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推动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并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二是培育港产城融合示范项目。创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港口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城市功能区联动发展。启动邮轮码头建设研究工作,以龙潭新城建设、南京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为抓手打造港产城融合示范项目。三是优化货种结构。结合港口资源整合和铁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发展集装箱、商品汽车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完成浦口港区功能转移,大幅压缩散货特别是煤炭运量。四是培育高端港航物流市场。依托四大临港物流园区等平台,推动南京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南京龙潭综合物流园区等发展综合保税、期货交割、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物流服务功能,延伸物流产业链,实现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物流服务全面发展。五是加快绿色发展。落实《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部、省、市出台的关于港口绿色生态发展系列文件要求,持续推动港口粉尘综合治理,加大港口船舶污染物防治力度,完成80家港口码头生产污水、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三无”船舶整治任务。强化港口节能减排设施和石化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应用,有序推进港口绿化美化等工作,推动建设枢纽型、综合型、生态型、智慧型、创新型“五型港口”,助力南京建设生态城市。

四、推进重点

按照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一带、两核、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依托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加快枢纽设施建设,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并围绕“4+4+1”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和转型升级,积极打造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总投资1673亿元,“2018—2020年”三年期间计划完成投资855亿元,推进92个项目建设。

(一)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2018—2020年计划投资200亿元。

1.港口码头项目。基本建成龙潭、西坝、七坝三大核心公用港区,完善江北新区港口功能,强化合理分工。2018—2020年计划投资30亿元,建成龙潭汽车滚装码头等8个项目,新增19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6个,新增年通过能力1183万吨(其中滚装汽车40万辆)。续建并建成4个码头项目,龙潭:汽车滚装码头。西坝:八期液体化工码头。七坝:多用途、远锦等码头。新开工建设10个码头项目,龙潭:七期通用泊位、四期集装箱扩能工程、南京港龙潭港区综合执法基地。七坝:多用途码头二期、七坝公共码头、榕禧码头、长城码头等。南京港联检锚地扩建工程、仪征610—611#码头、80家港口码头生产污水、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项目。

2.疏港公路项目。建设与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相连接的公用新港区三级及以上疏港公路。续建和新建19条港口集疏运公路,总长约111公里。2018—2020年计划投资134亿元,建成龙潭港快速集疏运道路等18条疏港公路。续建七坝、龙潭、铜井等港区13条疏港公路。新开工建设龙潭港区汽车滚装码头疏港公路、铜井港区等6条疏港公路。

3.疏港铁路项目。重点实施25公里疏港铁路工程建设,2018—2020年计划投资15亿元。续建并建成龙潭港区、西坝港区等疏港铁路专用线工程25公里。

4.内河航道项目。2018—2020年计划投资21亿元,续建并建成21公里四级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

(二)构建物流集散体系

2018—2020年计划投资22亿元,建成3个项目。其中:新开工建设4个物流园区项目。

1.龙潭国际综合物流集聚区(2个项目)。2018—2020年计划投资9亿元,新开工并建成南京巨轮物流中心,新开工建设四方源物流科技产业园。

2.南京江北化工物流园(1个项目)。2018—2020年计划投资8亿元,新开工并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

3.江宁滨江海港枢纽经济区(1个项目)。2018—2020年计划投资5亿元,新开工并建成康泉电商物流园项目。

(三)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2018—2020年计划投资10亿元,建成3个项目。其中:续建3个项目。

1.建设南京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2018—2020年计划投资9.5亿元续建并建成2个项目:南京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一期永宁街、商埠街项目(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南京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二期(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2.建设智慧港口项目。2018—2020年计划投资0.3亿元,续建并基本建成南京智慧港口项目。建设南京航运交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围绕区域性一体化运营中心,重点建设南京港集团“1中心、4平台”。

(四)打造临港产业集群

2018—2020年计划投资623亿元,共计49个项目,建成33个项目。其中:续建15个项目、新开工建设34个项目。

1.龙潭海港枢纽经济区。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2018—2020年计划投资149亿元建设17个项目,建成11个项目。其中:续建4个项目,新建13个项目。续建华侨城旅游、LG锂离子电池等4个项目,新开工建设FMC纯电动汽车、蔚来汽车XPT、LG新能源汽车部件、美药星医疗械、鸿富夏智能电子等13个项目。

2.下关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重点打造配套服务完善、政府服务集中的现代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2018—2020年计划投资68亿元建设5个项目,建成3个项目。其中:续建4个项目,新建1个项目。续建大拇指广场、恒大滨江商业综合体、城市商业综合体、深业滨江创新总部基地(二期)等4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深业滨江创新基地(三期)。

3.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2018—2020年计划投资42亿元建成6个项目。其中:续建3个项目,新建3个项目。续建扬子石化乙烯醋酸乙烯酯、沙索烷氧基化高性能表面活性剂、贺利氏贵金属等3个项目,新开工建设蓝星东大聚醚多元醇、高鼎聚氨酯新材料、扬子化工乙烯焦油等3个项目。

4.七坝海港枢纽经济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制造产业。2018—2020年计划投资97亿元建设9个项目,建成7个项目。其中:续建3个项目,新建6个项目。续建海尔服务园、中燃能源站等3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博郡纯电动汽车、越博新能源汽车、欣铨半导体、合众九州4G产业园等6个项目。

5.江宁滨江海港枢纽经济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电商物流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2018—2020年计划投资267亿元建设12个项目,建成6个项目。其中:续建1个项目,新建11个项目。续建绿地综合体,新开工建设卡耐新能源电池、晶能新能源汽车、宇培物流、中兴通讯等11个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定期调度,加强组织领导

在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推进小组领导下,各片区和相关单位要确保实体化运作,切实承担起建设与发展的主体责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事宜。围绕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发展,定期召开调度会,加大节点推进和协调力度,确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目标。

(二)挂图作战,狠抓项目推进

围绕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目标,针对各建设发展任务,倒排工作进度、明确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做到图表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切实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各个项目建设。

(三)市区协同,落实要素保障

加强市、区协同配合力度,严格执行工作例会和重大问题报告制度。针对高端产业和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在项目立项审批、环境评估、资金筹措、土地供应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四)加强督查,强化跟踪落实

发挥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推进小组办公室任务分解、综合协调、专业指导、跟踪督查的责任,落实评价考核和常态化督查督办机制。对照各阶段建设计划,加大考评力度,针对发现问题专题协调,推进各项任务按照计划实施。

附件: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