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2017-01-10
科幻片不少,但好的不多。
与其他类型影片相比,科幻片凭借瑰丽的想象、酷炫的高科技以及震撼的视听效果往往更容易轻松“圈粉”,有的不仅能赚得钵满盆满,还会被观众纷纷点赞奉为经典,但大部分却是满屏“槽点”,被批得体无完肤。
其中“槽点”的火力大多集中在影片中无厘头的纰漏上。比如《星球大战》中激光武器会释放出炫目的激光束击中目标,但实际上人类是看不到激光束的,顶多看到一光斑。再如《红色火星》中太空服里氧气耗尽的宇航员们,却依靠呼吸火星上的氧气奇迹般活下来,但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并无可支持人类生存的氧气。还有《超人归来》中超人所拥有的谜之飞行能力……科幻片中类似的科学漏洞不胜枚举,不仅让影片黯然失色,也会误导围观的“吃瓜群众”,以至于每逢科幻大片上映,便有科学家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解惑纠错。
在近日北京触动文化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悦读咖啡馆读书会上,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郑永春就科幻片的科学性问题与在座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以及部分中小学老师进行了探讨。
科幻片到底是姓“科”还是姓“幻”
有人说,看电影就图一乐子,又何必如此较真?
在星球大战中文网站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成员“南方战士”看来,“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科幻片到底是姓‘科’,还是姓‘幻’。但我个人觉得科幻片本身是不属于科学的,它本质上是电影艺术,你能把故事讲完整讲好了,那就是好的作品”。
而上海风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青年导演王人超认为,“无论是科学只是充当故事背景的软科幻片,还是科学概念较多的硬科幻片,都是需要有科学依据的。科幻是基于科学理论的幻想,不是拍脑袋想当然乱写的。”
虽说科幻不等于科学,但科学对于科幻作品来讲还是很重要的,不然科幻又和奇幻或其他幻想类作品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科幻片的科学性,还真有不少人在较真。
曾以6.65亿票房横扫全球荧屏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至今仍被科幻迷们津津乐道,影片中弯曲时空、超光速、可穿行虫洞的惊艳场面也使得不少科学家“路人转粉”。
“电影中黑洞卡冈都亚应该长什么样子?虫洞背后都有哪些科学原理?高维度空间的场景如何呈现?这些都是经过仔细计算验证的。”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郑永春谈到,如果没有科学家的专业推算和指导,这部“烧脑”影片仅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很难完美地呈现出来的。
站在《星际穿越》背后给予指导的这位科学家,便是全球顶尖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作为该影片唯一的科学顾问,索恩在拍摄之初就与制片人琳达定下了两条硬性规定:一是影片中的情节不能违背已成定论的物理定律,也不能违背已牢固确立的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二是对尚不明确的物理定律和对宇宙的猜想要源于真正的科学。
因此,他不仅对影片剧情构想进行计算验证,也对电影背后的科学原理进行仔细推敲,并最终将这些理论及影片拍摄的点滴细节整理为一部科普读物《星际穿越》。该书《中文版序》中写道,“每一个华丽特效都是一场严谨的科学追求”,可见科学家的专业知识对科幻片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在影片中对美国太空发展的描述细致且精准,这曾一度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误以为其原著是内部员工所写的。
然而原著作者安迪·威尔,其实只是位沉迷于相对论、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的太空宅男,《火星救援》是他的处女作。为了确保小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威尔曾从网络读者中挑选出约3000位粉丝来给《火星救援》挑错,并请他们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有粉丝甚至会为了他书中的某一情节认真计算其合理性,威尔自己也会参与这样的计算过程去核准验证。
严谨的小说为了影片的成功打好了根基,《火星救援》最终斩获了6亿票房,并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多个奖项,成为科幻片中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又一经典之作。
从这两部经典影片制作、票房以及影响力来看,严谨的科学性无疑会给科幻片加分不少,观众们也愿意为这种“烧脑”又“走心”的科幻片买单。
中国科幻片的“痛”在于“不通”
科学性就如同科幻片这枚硬币的两面,成也科学,败也科学。如何让科幻片的科学性更经得起推敲,又如何通过科幻电影进行生动的科普?美国国家科学院似乎找到了条有趣出路。
2008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科学与娱乐交流”的项目,专门负责为科幻电影和电视剧提供咨询,包括漫威的所有电影,无异于“好莱坞科技咨询热线”。例如,电影《阿凡达》中虚幻的“潘多拉”星球,就是科学家利用新开发的视觉技术帮助该片导演创建的。
而反观国内科幻电影的“难产”现象,不禁让人有些唏嘘。国内难道没有高水准的科幻小说?是缺少顶尖的科学家和专业的导演,还是缺少科学、影视等各领域的跨界合作?
90后科幻作家梁清散认为中国科幻片的“痛”在于“不通”,“现在要么是有创意的作家根本不懂电影工业,要么是导演不懂科幻。当然也有真懂科幻的导演,却进入不了电影这个工业体系里去”。
“一谈到拍科幻电影,电影人就摇头抱怨拍不了。事实是如此吗?”王人超对中国拍出好的科幻片完全有信心,并且他所拍第一部科幻独立电影《荒岛终结》目前已获得了RawScience电影节专业长片银奖,并入围了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和伦敦科幻电影节。
在王人超看来,“预算技术不存在太大问题,关键在于国内编剧和导演的科学素养较低,且影视圈又闭门造车,愿意出来请其他行业的顾问太少,跨领域的合作也太少。但国外拍片很开放的,各领域的人才都能吸纳进来”。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曾为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科幻电影《三体》提供过科学咨询,“一部好的科幻电影不仅需要专业的电影主创团队,更需要与科幻作家、科学家之间紧密合作与配合。但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与科学家配合参与剧本的原创和监制这种观念还有待升级。”
要想破局,李淼认为,“科学家首先要认知升级,将科普当作一门手艺,当成一个服务业来看,因为科学普及并不是简单的普及工作,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服务。其次让一些科学家‘走出去’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们明白外面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出去做科普有可观的经济回报。”
“其实很多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的科学家是很愿意走出研究室,和影视、图书、教育等其他领域进行合作交流,但只是缺少渠道。”郑永春也很无奈。
对此,科技部科普处处长邱成利表示:“现在科技部正在积极做这方面的工作,为科学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科学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打通更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