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改革开放40周年:从特朗普对华征税清单看中国贸易的崛起

观产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04-12

中商情报网讯: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的40年。在这不平凡的40周年里,中美贸易摩擦一触即发。从特朗普最新发布的关于对进口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可以看到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正在崛起。

4月3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对包括工业机器人、铁路机车在内的1333种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的计划。这份清单涵盖了2017年价值约500亿美元的商品,是自尼克松开启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对中方最具攻击性的贸易措施。具体来看这份清单,主要涵盖了生物医药、金属材料、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制造等行业,这些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行业高度吻合。

美国对华征税清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方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严重侵犯中方利益。对此我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的贸易在艰难中砥砺前行。回顾中国过去40年中国的出口,在1980年代,仍然是以出口初级的加工制造产品为主,主要是服装、玩具等初级产品和初级的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较少。进入1990年代,工业制成品和机电产品的比重开始明显上升。到2010年代,机电产品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同时,从现实的观察来看,工业制成品中的产品品牌价值和质量水平逐步提高。到了今天,2018年,从特朗普的制裁清单,可以看到,中国制造正在从一个大国,转变为强国。

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变迁,也正是中国在国际上分工不断升级,在国际产业链中承担的责任不断升级的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建立在建国之后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的。经过了新中国解放以来的建设,奠定了非常完善的工业设施基础。从社会基础设施来看,全国交通大动脉的建设为出国商品物流奠定了基础。从工业基础设施来看,能源、电力、钢铁、石化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这些“工业之母”的行业在国家集中力量的投资之下,下了中国工业的坚强基石。

在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民间自发的原动力,带动了大量的初级产品和初级工业制成品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国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依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这些初级的制成品。那时候,换了外汇,是为了进口更好的机器和必须的原材料,用来完善国内的工业体系。

到1990年代,外资在中国投资建厂开始盛行,中国逐步发展为全球跨国公司的工厂。“世界工厂”的这个名词,就是这么来的。这得益于中国灵活的土地征用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非常顺畅。当然,更重要的基础是,中国的勤劳的老百姓,在户籍制度的管制下,成为世界上最服从纪律管理的产业工人队伍。这时候的中国出口,主要是加工贸易为主。

到了2000年代,外资工厂训练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和产业工人队伍,成为中国本土制造业崛起的重要基础。中国本土企业家开始快速发展,他们的崛起,让中国的一般贸易产品的比重上升。中国制造开始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中国制造。

进入2010年代,也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个年代里,中国制造业已经走过了“大国”的阶段,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经达到巅峰。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数量,已经达到巅峰。但中国的出口并不会就此停止前进的步伐。出口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成为中国出口转型的必然方向。当前,中国的进口产品,从货值来看,主要是能源、飞机、汽车及汽车底盘与发动机、芯片与半导体。中国在以上领域实现进口替代,乃至实现出口,是中国下一个40年的目标,这也是中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进口替代的目标还有最后一个堡垒。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扎实推进,中国将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