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10-09
中商情报网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改善融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证券公司为核心的证券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日趋规范。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129家证券公司、112家基金管理公司,QFII、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也都迅速成长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年底,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为3539.18点,较上年末微涨9.41%,深证综合指数收盘为2308.91点,较上年末上涨63.15%。证券市场交易活跃,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数据,2015年沪深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达到1045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26%。
2016年,受2015年下半年市场大幅波动影响,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数据,2016年沪深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达到5193.70亿元,比上年下降50.31%。债券市场方面,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债券总托管余额为63.70万亿元,2016年银行间市场信用拆借、回购交易成交总量697.2万元,同比增长33.6%,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132.2万亿元,同比增长46.6%。
衍生品市场方面,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数据,2016年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成交额分别为177.41万亿元和18.22万亿元;2017年,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数据,沪深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达到4609.12亿元,比上年下降11.26%,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成交额分别为163.30万亿元和24.59万亿元。此外,国债期货也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2016年成交额为8.90万亿元,2017年成交额达到14.09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证券行业正处在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资本市场发展,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中介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提高和深化,证券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
(1)证券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2001年至2016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44%,而同期全球实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76%。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一方面,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更加迫切,投资者的投资理财意识有所增强,逐渐产生个性化、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企业部门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对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需求将更加旺盛,证券公司将凭借产品开发能力及定价销售能力,充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较高的投资率、产业和消费结构提升等因素,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从而继续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2)业务品种将不断丰富
2001年深交所开始筹建创业板,并于2005年5月先行设立中小企业板,2009年5月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一系列规则进行了修订,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一步完善发展。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正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成长性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的机会。2009年11月,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了《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实施公司债券分类管理制度,商业银行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进入操作阶段,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取得积极进展,已建立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2013年,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优先股试点顺利推进和国债期货重启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开始发展,国际板相关工作也在积极研究之中,届时将有助于促进国内上市公司的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多的潜在空间。另外,如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可交换私募债、优先股、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股权激励行权融资、股票质押式回购、股票协议逆回购、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新的投资品种和服务不断推出,2014年2月9日已推出上证期权,并在加快推出沪深300等股指期权,我国资本市场的业务品种正日益丰富。
(3)商业模式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证券公司经营模式将逐步由简单通道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型,差异化竞争正在形成,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亦将发生转变。
一是通道收入模式向资本收入模式转变。未来很可能是通过不断提高卖方业务的附加值,通过管理费收入弥补通道业务收入的下降,同时为资本中介业务网罗客户资源;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在温和可控的风险环境下创造资本收益;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强弱,适度经营买方业务,赚取风险收益。2014年,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快速成长,已成为证券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和业务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二是经营杠杆比率将逐步提高。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中国券商行业调整后的杠杆率仅为3.09倍,财务弹性较差。尽管金融海啸后,全球金融业去杠杆化趋势已导致美国和欧洲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与2007年高峰时期相比显着降低,但美国主要投行财务杠杆率仍维持在10倍以上(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杠杆率已降至13到14倍,而摩根大通、花旗一直保持相对稳健的运营模式,杠杆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远远高于我国券商目前2~3倍的杠杆水平。由于国内券商杠杆率极低,抑制了业务创新与盈利扩张。
三是国际化业务将不断提升。随着业务的发展,经验及人才的积累,有实力的证券公司已开始逐步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投行合作、建立海外子公司、海外IPO、收购海外券商,是目前国内券商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管制的放松,跨境业务有望成为中国证券行业新的高增长领域: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发展,寻求海外上市及跨境并购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投资多元化将推动跨境资产管理高速发展。客户需求的提升将直接推动我国证券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2016年12月“深港通”正式启动,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择,与现行的QFII、制度优势互补,资本市场双向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业务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证券公司目前的通道业务依靠牌照垄断和资源优势,属于低层次的劳动力密集型业务。而多数创新业务都是需要“技术”的业务,需要券商合理运用其在品牌、研发、管理、风控等方面的能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但不再用于扩大网点范围和自营规模,而是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和有比较优势的买方业务,以提高资产收益率。
五是互联网金融布局提速,证券行业竞争加剧。随着证券行业监管转型和业务创新逐渐深化,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开始加速互联网证券业务布局,通过打造多层次互联网平台,整合升级线上线下资源,加速网络证券业务创新。证券公司业务与互联网结合将推动证券行业盈利模式转入新阶段。
(4)行业监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监管层从创新发展转为从严治市、提升证券行业治理水平
2014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支持券商拓宽融资渠道、明确支持证券经营机构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在境内外发行上市、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发行优先股、公司债,开展并购重组;鼓励证券经营机构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新型融资工具;支持证券经营机构开展收益凭证业务试点。2015年中国A股在经历上半年的过快上涨后大幅下跌,各类杠杆资金加速离场,公募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期货、现货市场交互下跌,监管机构果断采取措施并积极与各有关部委配合行动,稳定市场,避免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本次股市异动及其危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资本市场仍不够成熟,监管制度有待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健全制度仍是今后加快监管转型和强化监管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