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01-14
中商情报网讯:生物质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为全球共识,生物质能正成为国际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选项。
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其中,生物质发电新增投资约400亿元,生物天然气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产业新增投资约180亿元,生物液体燃料新增投资约180亿元。“十三五”期间,生物质重点产业将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预计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万个,农民收入增加200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700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750万千瓦,沼气发电50万千瓦;生物天然气年利用量80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
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低碳生物天然气产业,年产量达到80亿立方米,建设160个生物天然气示范县和循环农业示范县。
生物天然气发展布局
在粮食主产省份以及畜禽养殖集中区等种植养殖大县,按照能源、农业、环保“三位一体”格局,整县推进,建设生物天然气循环经济示范区。
“十三五”全国生物天然气建设布局 | |||||||
序号 | 区域 | 重点省份 | 种植养殖大县数量 | 到2020年前建设示范县数量 | 秸秆理论资源量(万吨) | 粪便理论资源量(万吨) | 生物天然气发展规模(亿立方米/年) |
1 | 华北 | 河北、内蒙古等 | 37 | 22 | 5550 | 9250 | 11 |
2 | 东北 | 辽宁、吉林、黑龙江 | 57 | 36 | 8550 | 14250 | 18 |
3 | 华东 |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等 | 66 | 32 | 9900 | 16500 | 16 |
4 | 华中 | 河南、湖北、湖南 | 69 | 32 | 10350 | 17250 | 16 |
5 | 华南 西南 | 广西、重庆、四川等 | 34 | 16 | 5100 | 8500 | 8 |
6 | 西北 | 陕西、甘肃、新疆等 | 37 | 22 | 5550 | 9250 | 11 |
总 计 | 300 | 160 | 45000 | 75000 | 80 |
注:秸秆理论资源量为干物质量(万吨),畜禽粪便理论资源量为鲜重量(万吨)。
“十三五”生物质能发展目标 | |||||
利用方式 | 利用规模 | 年产量 | 替代化石能源 | ||
数量 | 单位 | 数量 | 单位 | 万吨/年 | |
1. 生物质发电 | 1500 | 万千瓦 | 900 | 亿千瓦时 | 2660 |
2. 生物天然气 | | | 80 | 亿立方米 | 960 |
3. 生物质成型燃料 | 3000 | 万吨 | | | 1500 |
4. 生物液体燃料 | 600 | 万吨 | | | 680 |
生物燃料乙醇 | 400 | 万吨 | | | 380 |
生物柴油 | 200 | 万吨 | | | 300 |
总 计 | | | | | 5800 |
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
发展布局
在具备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在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淘汰燃煤锅炉任务较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区域,以及散煤消费较多的农村地区,加快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为村镇、工业园区及公共和商业设施提供可再生清洁热力。
“十三五”全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建设布局 | |||||
序号 | 重点 区域 | 重点省份 | 重点 | 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万吨) | 替代煤炭消费量(万吨标准煤) |
1 | 京津 冀鲁 |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 | 农村居民采暖、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 | 600 | 300 |
2 | 长三角 |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 | 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 | 600 | 300 |
3 | 珠三角 | 广东等 | 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 | 450 | 225 |
4 | 东北 | 辽宁、吉林、黑龙江 | 农村居民采暖、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 | 450 | 225 |
5 | 中东部 | 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 | 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 | 900 | 450 |
6 | 总计 | 3000 | 1500 |
发展布局
在农林资源丰富区域,统筹原料收集及负荷,推进生物质直燃发电全面转向热电联产;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在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因地制宜推进沼气发电项目建设。
“十三五”全国农林生物质与垃圾焚烧发电建设布局 | ||||||
序号 | 区域 | 垃圾焚烧发电领域 |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领域 | |||
重点省份 | 垃圾处置能力 (万吨/日) | 2020年规划装机规模(万千瓦) | 重点省份 | 2020年规划装机规模(万千瓦) | ||
1 | 华北 | 河北等 | 6.1 | 80 | 河北、山西、内蒙古等 | 120 |
2 | 东北 | 辽宁等 | 3.1 | 40 | 辽宁、吉林、黑龙江 | 100 |
3 | 华东 |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等 | 20.9 | 310 |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 210 |
4 | 华中 | 河南、湖南、湖北 | 5.7 | 100 | 河南、湖南、湖北 | 140 |
5 | 华南 | 广东、广西等 | 5 | 70 | 广东、海南、广西 | 65 |
6 | 西南 |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5.7 | 120 |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 | 30 |
7 | 西北 | 陕西、甘肃等 | 1.5 | 30 |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 | 35 |
总计 | 48 | 750 | 700 |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其中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共涉及21个国民经济行业。据了解,2018年版《产业分类》的出台,旨在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2018年版《产业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具体国民经济行业以及涉及到的重点产品和服务如下:
国民经济行业 | 国民经济细分行业 | 重点产品和服务 |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制造 | 其他原动设备制造 | 潮汐能源原动机 |
原子能动力设备 | ||
生物质能原动力设备 | ||
其他非电力相关原动机 | ||
烘炉、熔炉及电炉制造 | 生物质燃烧锅炉及设备 | |
生物燃料装备(指农林废弃物生产高值生物燃料) | ||
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装备(指大型自动化秸秆收集机械等) | ||
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 | 生物质气化制氢装备 | |
油料植物的高附加值利用装备 | ||
生物质降解与转化装备(指秸杆、芦苇、麻类、藻类高效等) | ||
二氧化碳藻类转化装备 | ||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 生物燃料乙醇及配套产品联产装备(指非粮作物生物燃料乙醇) | |
新型农林作物生物质能源生产装备 | ||
绿色生物柴油精制装备 | ||
生物质热解、气化燃料装备 | ||
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装备 | ||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 | 地热水处理设备 | |
水资源专用机械制造 | 高效地热钻探设备 | |
尾水回灌设备 | ||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 | 地热能发电装备 | |
氢能新兴能源装备 | ||
潮汐能发电装备 | ||
波浪发电装备 | ||
海流发电装备 | ||
温差发电装备 | ||
兆瓦级低热值燃气内燃发电机组 | ||
兆瓦级沼气发电机组 | ||
垃圾、垃圾填埋气和沼气发电装备 | ||
潮汐发电装备 | ||
生物质直燃、混燃和气化供热/发电装备 | ||
深层干热岩发电系统 | ||
生物质能发电 | 生物质能发电 | |
生物质供热 | 热力生产和供应 | 生物质燃料供热(以秸秆、林业剩余物、生活垃圾等生物质原料为燃料,提供锅炉供热) |
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 | 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
生物质能工程施工 | 架线及设备工程建筑 |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发电电力输送设备工程 |
其他电力工程施工 | 生物质能发电建筑工程 | |
其他新能源建筑工程 | ||
地热能发电及热利用工程建设 | ||
氢能新兴能源工程建设 | ||
生物质能工程技术服务 | 通用设备修理 | 质能发电设备维修 |
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 | 生物质能咨询服务 | |
其他新能源咨询服务 | ||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 生物质能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 |
其他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 ||
地热能发电及热利用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 ||
氢能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 ||
工程管理服务 |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发电工程管理 | |
工程监理服务 |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发电工程监理 | |
工程勘察活动 |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建筑工程勘察 | |
工程设计活动 | 生物质能发电建筑工程设计 | |
其他新能源建筑工程设计 | ||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发电电力输送设备工程设计 | ||
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 | 生物质能技术推广服务 | |
| 其他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 | |
其他新能源运营服务 | 其他电力生产 | 潮汐能发电 |
地热能发电及热利用运维服务 | ||
氢能新兴能源运维服务 | ||
潮汐发电 | ||
波浪能发电 | ||
海流能发电 | ||
温差能发电 | ||
地热能发电 |
从具体企业来看,生物质能行业有27家上市公司。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行业 |
1 | 600167 | 联美控股 | 生物质能 |
2 | 603693 | 江苏新能 | 生物质能 |
3 | 002597 | 金禾实业 | 生物质能 |
4 | 002234 | 民和股份 | 生物质能 |
5 | 600475 | 华光股份 | 生物质能 |
6 | 300091 | 金通灵 | 生物质能 |
7 | 600238 | ST椰岛 | 生物质能 |
8 | 300335 | 迪森股份 | 生物质能 |
9 | 300090 | 盛运环保 | 生物质能 |
10 | 000930 | 中粮生化 | 生物质能 |
11 | 000601 | 韶能股份 | 生物质能 |
12 | 600982 | 宁波热电 | 生物质能 |
13 | 000652 | 泰达股份 | 生物质能 |
14 | 603800 | 嘉澳环保 | 生物质能 |
15 | 002109 | 兴化股份 | 生物质能 |
16 | 002604 | ST龙力 | 生物质能 |
17 | 002060 | 粤水电 | 生物质能 |
18 | 000939 | ST凯迪 | 生物质能 |
19 | 002616 | 长青集团 | 生物质能 |
20 | 300172 | 中电环保 | 生物质能 |
21 | 600509 | 天富能源 | 生物质能 |
22 | 300153 | 科泰电源 | 生物质能 |
23 | 002630 | 华西能源 | 生物质能 |
24 | 000826 | 启迪桑德 | 生物质能 |
25 | 300072 | 三聚环保 | 生物质能 |
26 | 300249 | 依米康 | 生物质能 |
27 | 300040 | 九洲电气 | 生物质能 |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