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06-28
中商情报网讯: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3个年头。 最近,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
据悉,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成功培育出3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使用后,水稻产量达到每公顷10.8吨,远高于当地一般每公顷3吨的产量。未来,我国杂交水稻将有望解决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挽救了中国,甚至挽救全世界。那么,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影响下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如何呢?
粮食播种面积小幅下跌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最重要农产品。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水平。2018年,全国各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库存较多的稻谷和玉米种植,扩大大豆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
据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0255千公顷,此后播种面积连续7年增加,2016年播种面积达到最高峰,共计119230千公顷,此后连续2年粮食播种面积小幅下跌。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7037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952千公顷,下降0.8%。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9685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1079千公顷,下降1.1%。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明显。2018年,各地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江西两省主动调减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796万亩,同时增加单产较高、品质较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348万亩;黑龙江主动压缩冷凉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49万亩。贵州、河北两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65万亩。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区)采取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扶持大豆生产,五省(区)共增加大豆面积402万亩。
2018年粮食播种主要以秋粮为主,秋粮播种面积85543千公顷,占比73.1%。其次为夏粮,夏粮播种面积26703千公顷,占比22.8%。早稻播种面积4791千公顷,占比4.1%。分品种来看,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最大,共计42129千公顷,占比36.0%,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30189千公顷、24268千公顷,分别占比25.8%、20.7%。豆类、薯类种植面积较少,占比不足1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粮食产量处于高位水平
据统计,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下降0.6%。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据悉,近十年全国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2009年全国粮食产量53940.9万吨,此后持续增长,2015年产量达到最高峰,共计66060.3万吨。近3年产量小幅波动,产量维持在6.5-6.6亿吨左右。
2018年谷物产量61019万吨,比2017年减少502万吨,下降0.8%,谷物产量占比92.7%。豆类1914万吨,占比2.9%。薯类产量2856万吨,占比4.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黑龙江粮食产量最高
从区域来看,黑龙江粮食产量最高,共计7507万吨,占比11.4%。据悉,黑龙江黑土地肥沃,耕地广阔,连续7次荣登全国粮食总产第一省的宝座。农业大省河南气候较温和湿润,农业机械化率高,粮食产量紧随黑龙江。2018年河南粮食产量6649万吨,占比10.1%。山东位居第三,粮食产量共计5320万吨,占比8.1%。黑龙江、河南、山东粮食产量共计19476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近3成。粮食产量排名前十的省市还有安徽、河北、江苏、吉林、内蒙古、四川、湖南。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福建、宁夏、天津、海南、上海、西藏、青海、北京粮食产量不足1000万吨。其中,北京粮食产量最少,仅34万吨,上海粮食产量104万吨,天津粮食产量210万吨,重庆粮食产量1079万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现代农业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