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05-25
中商情报网讯:停课不停学,疫情催热教育信息化,教师纷纷把课堂搬到网上。目前,各地学校陆续复学网课结束,但是教育信息化步履不能停。近期全国两会召开,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教育信息化,为教育信息化献计献策。此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科技司2020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编制《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未来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将迎来那些变化呢?
一、政策驱动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力图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学习平台。信息化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大计。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2012年明确建设“三通两平台”的规划开启了教育信息化1.0时代,由此逐步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并建成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18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开启教育信息化2.0时代,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强调的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其中教育信息化覆盖的领域已经从过去硬件为主拓展到软硬件及服务齐备,在新基建政策推动下,教育信息化有望迎来新催化并加速。
二、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加大
在国家政策对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持续大力推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将持续深入发展。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持续增加,从2013年的195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13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863亿元。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经费投入还将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潜力大
教育信息化政策密集出台,财政经费投入加大,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2692.8亿元,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突破4300亿元。未来,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预计2021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两会人大代表热议教育信息化
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多处涉及教育。两会开幕以来,教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也提交了不少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提案。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或迎来重大变化。
朱永新:建设国家线上学习中心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把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巩固下来,成为后疫情时期的常态举措,促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丰富教育服务的供给模式,按照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推进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教育服务网络。
尽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线上学习中心),平台应该汇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由国家统一采购,免费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并优化课程分类,加强选课指导,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持续动态更新。进一步规划好在“课堂与在线融合”的教学场景下,国家-省级-区域不同层级的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具备实力的科技企业,联合推进国家云平台的建设,创新国家及各级教育云平台、资源管理平台等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合理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加快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建设。
刘庆峰:应积极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师生减负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在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过程中,应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师生减负增效,树立全国样板;鼓励学校和社会应用新技术手段来实施因材施教,推动教育进步,在设备的使用管理和运营服务上设立多种机制。同时,加大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师生减负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
杨元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应成“新基建”重点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我国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开放,要修好“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好“车”(优质教育资源)。
杨元庆强调,要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并将其作为国家“新基建”重点。结合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实际需要开展前瞻性规划与建设,消除贫困及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政府购买、学校配置、企业支持等形式,解决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硬件短板,加强教学与学习设备供给,保障贫困学生拥有基本信息化学习工具,能平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
民进中央: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本应纳入生均公用经费
提案建议建设“互联网+基础教育”财政支持体系。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信息化明确纳入教育公共服务范畴。国家应列专项经费,确保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将学校教育信息设备更新和日常应用成本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将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本纳入生均公用经费。
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①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②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发布、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
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