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2020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产业链布局现状及前景分析(图)

观产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0-19

中商情报网讯:泛在电力物联网,指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过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

一、泛在电力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泛在电力物联网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结构,感知层主要解决数据的采集问题,网络层主要解决数据的传输问题,平台层主要解决数据的管理问题,应用层主要解决数据的价值创造问题。

(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是对电力数据进行采集等环节,涉及的设备包括智能电表、传感器、芯片、巡检机器人等。其中,作为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基础设备,智能电表实现了电能数据的采集、计量和传输任务。

芯片。由于传统单载波方式通讯速度慢、信道容量小、抄读成功率低、工程维护量太大,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电力系统对数据采集实时性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宽带电力线载波技术以其技术特性和基于原有电力线的低成本、免安装维护特点,从众多的通信技术中脱颖而出,有力地支持企业用电管理、能效管理、智能家庭互联,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技术、可以使发电、售电企业及时获取重要数据,实现按需求生产、按需求采购的目的,将有力支撑市场化电力交易,促进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

根据国网和南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网和南网总计用户数量约5.8亿户。据了解,国网及南网均计划将原有窄带载波模块更换为高速载波模块(HPLC),这为电力芯片市场带来替换需求。

此外,根据预测,2019年全年国网对HPLC模块的采购量约7600万只,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将加速对HPLC的采购。预计2020-2022年,国网HPLC的采购量将保持年均10%的增长,在未来2-3年,国网及南网年采购量或将达到0.8-1亿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55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中的智能终端,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由于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需要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5-8年。预计2016-2020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将招标5.03亿台智能电表,其中4.63亿台为更换需求。智能电表整体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智能电表市场规模125亿元。随着我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加速建设,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8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计量、存储等要求。传感器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包括变电站设备、配电房、输电钢塔等,达到采集、监测等功能。

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按照年复合增长率24%来计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达2.2万亿元。随着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电力物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电力传感器的需要也将不断扩大,推动我国传感器市场增长。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近1500亿元。2019年,传感器扩大应用范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测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机器人。随着电力生产制造不断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需要旺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据IFR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经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60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学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增高。以室外机器人为例,其主要应用于变电站内。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和预测,国内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数量预计2020年将超过30000个;另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规划,原有枢纽及中心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率将达100%。若按照每年10%的智能化改造进度预测,未来五年,国内室外机器人年需求量在2000至3000台。

(2)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是解决电力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问题,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落地应用,5G为电力物联网提供网络支撑。

2020年以来,各地加快布局5G,三大运营商也发布了5G建设计划。此前,三大运营商披露了2020年5G投资计划。据投资计划显示:三大运营商2020年将建50万个基站。其中,中国移动将新建25万个5G基站,另外,中国电信将与中国联通共建约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具体来看:

注:因有部分运营商基站合并共建,故合计数据已忽略合并部分避免重复计算。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是5G发展的关键年份,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工信部称,电信企业要及时评估疫情影响,制订和优化5G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

5G发展,基站先行。5G基站的选址建设,是保证5G商用信号覆盖的基础,所以,5G基站建设是5G产业布局的第一步。2020年5G迎来大规模建设,5G基站目标不断刷新。通信运营商将正式开启5G大规模集采,带动产业链。从5G基站产业链来看,主要涉及上游规划设计、中游建设/运维以及下游应用三大环节。其中在中游环节,涉及产业较多,包括基站设备、小基站、光通信设备、网络工程建设、无线设备、传输设备以及网络优化与运维等。产业链下游端,5G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物联网、智能装备、手机/移动终端等等。

随着5G基站的搭建越来越完善,5G技术的商用也进一步铺开,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将带来更多机遇。在5G通信技术下,电力领域可以实现更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在应用方面也将呈现新业态。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平台层

电力物联网中的平台层包括各种中枢平台、系统、数据中心等,涉及企业中台、数据中台、客户服务业务中心、物联管理中心等,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支撑。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平台也称为云平台,是指基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服务,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云计算平台可以划分为3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

“云”实质上就是一个网络,狭义上讲,云计算就是一种提供资源的网络,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云”上的资源,按需求量使用,并且可以看成是无限扩展的,只要按使用量付费就可以。从广义上说,云计算是与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一种服务,这种计算资源共享池叫做“云”,云计算把许多计算资源集合起来,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参与,就能让资源被快速提供。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容器、微服务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着云计算的变革。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云计算的应用已深入达到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等传统行业。当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整体规模较小,与全球市场规模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伴随着企业逐渐倾向于追求数字化商业战略,传统IT服务向云端服务转变,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在国内,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四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达到8500亿元。

未来,大数据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加深,2020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0亿元。其中,在电力物联网中大数据技术可以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便于运营商更好的管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4%;截止到2015年底,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增至7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应用层

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应用方面可以分为对内业务、对外业务两个方向。对内业务面向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涉及网上电网、电力交易、客户服务、物资供应链、营配等方面,如电力生产中的配电物联网建设、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建设、网上电网应用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构建等,以及电力生产企业相关的数字化审计、营销建设、移动办公、后勤智能保障平台等。

对外业务面向用能客户、政府部门、能源供应商、能源服务商、设备制造在、生态客户等,涉及综合能源、车联网、虚拟电厂、新能源云、多站融合等方面,如分布式光伏云服务平台、车联网绿电交易平台、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人工智能开发平台、电力大数据应用等。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前景

根据《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分两个阶段: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目前重点围绕着力构建能源生态、迭代打造企业中台、协同推进智慧物联、同步推进管理优化4条主线,明确了57项建设任务和25项综合示范。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据悉,国家电网已经在部分地区和部分电力环节,尝试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电网变得更“聪明”。例如在天津等地,构建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实现能源供需数据有效贯通和各类用能设备智能管控。一些示范项目将风、光、地热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值平均能耗。在江苏等地,通过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电网的感知能力、互动水平和自愈能力。比如停电后能自动判断故障,在用户拨打报修电话前进行主动抢修;将企业和居民分散的可中断负荷集中起来,精准实时控制,在电网出现紧急事故时,立即切除部分负荷。在北京、上海等地,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试点实施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在配电网、用户、充电桩以及电动汽车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和分层控制,以动态调整充电时间和功率,既满足用户充电需求,又提升设备利用率。

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加速建设,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加深。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