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0-27
中商情报网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具体包括:
1)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
2)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品大规模应用;
4)关键核心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
5)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
6)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具备引领全球的原始创新能力。
电动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提到,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近年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主流趋势。据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及企业的有力举措,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刷新了9月历史记录。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细分能源类型来看,9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5%和53.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1辆,同比分别下降97.6%和99.2%。
累计方面,1-9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8万辆和57.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9%和1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万辆和15.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4%和13.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70辆和579辆,同比分别下降56.7%和53.7%。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据公安部统计,截至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17万辆,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36万辆,增长9.45%。虽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扩大,但与庞大的汽车市场相比,仍有大量需求空间待释放,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那些投资前景呢?
新能源汽车投资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车型、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燃料电池车。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是最为关键的部件,也是近年来产业链中投资火热的领域之一。
(1)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可分为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初期,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适宜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和价格优势等,满足新能源客车等商用车使用需求,占据动力电池行业的最大市场份额。但随着产业政策支持,消费者对高续航里程、高安全性能、快充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对三元材料电池研发的突破和生产工艺的优化,三元材料电池超过磷酸铁锂电池,成为装机量占比第一的动力电池类型,尤其是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三元材料电池装机量为30.7GWh,较2017年增长92%;磷酸铁锂为21.6GWh,较2017年增长20%。三元材料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53.86%,首次超越磷酸铁锂电池。2019年,三元材料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8.4GWh,较2018年增长25%,占动力电池装机量比例上升至61.5%;磷酸铁锂为19.98GWh,较2018年下滑7%,占比下滑至32%。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具体到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考虑到乘用车对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更高要求,三元材料电池的优势逐步扩大。根据GGII数据,2018年,中国三元材料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装机量占比达到83.3%,相比2017年的75.7%,提升7.6个百分点;2019年,占比进一步上升至88.8%。2018年、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装机量占比则分别为8.16%、4.13%。
此外,据最新数据显示,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9月,三元电池产量4.8GWh,占总产量55.2%,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8.8%;磷酸铁锂电池产量3.8GWh,占总产量44.6%,同比增长34.0%,环比增长27.5%。累计方面,1-9月,三元电池产量累计27.2GWh,占总产量59.5%,同比累计下降33.7%;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8.3GWh,占总产量40.1%,同比累计下降9.6%。
而根据封装方式和形状不同,动力电池可分为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软包动力电池由于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优势,主要用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乘用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增长动力,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直接受益于下游新能源乘用车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软包动力电池出货量已达10.1GWh,较2017年增长48%。预计到2025年,中国软包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88.6GWh,较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
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装机量看,2018年中国方形动力电池装机电量为42.24GWh,占比74.1%;软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为7.62GWh,占比13.4%;圆柱动力电池装机电量为7.11GWh,占比12.5%。2019年,国内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至52.73GWh,占比84.5%;软包和圆柱动力电池装机量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49GWh和4.17GWh,占比分别为8.8%和6.7%。软包动力电池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软包企业产能仍未释放、未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提升10%以上,使得方形电池占比提升。
(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广燃料电池车,带动燃料电池市场的发展。据相关专家统计,近两个月内,国内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新增了超100家。
氢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燃料电池迎风口。氢能源燃料电池是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随着氢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时期,氢燃料电池的市场需求也将大大打开。未来,燃料电池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1年出货量将超20MW,2030年将达35MW。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持续向好,投资前景向好。未来,国家及各地将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多利好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推广的政策措施。同时,燃料电池车虽然不是主流,但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前景规模可观。而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在各种利好的背景下加快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