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2021年中国新零售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投资前景深度剖析(附概念股名单)

观产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1-19

中商情报网讯:新冠肺炎疫情在对传统的经济模式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的同时,对新零售行业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2017年进入新零售元年,新零售市场规模为389亿元。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及新零售模式的创新,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2年整个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000亿元。

从产业链来看,新零售就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依托大数据技术,使得零售商获得大量用户的精准数据,驱动“人”、“货”、“场”三者关系的重构。新零售产业链包含供应商、仓储物流、主要零售业态、数字化支持等服务商。随着消费者新消费习惯的养成,新零售产业链将高度融合线上线下业务,通过社群营销、数字科技手段不断拓宽客户群体,加速产业链内部的整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新零售产业链之——货

新零售业态在货方面,数据指导商品生产与服务优化,进而在所有合适的场景里(包括线上和线下)提供最合适的商品给消费者,实现智能控货。新零售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每个场所上货品类是不完全一样的,入驻品牌也是各有不同,精准掌握区域内的消费者习惯、行为、喜好等数据,让用户体验更精准更美好,也更有可能带来复购。

(一)服装

在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应的实体零售企业发展状况就比较严峻,其中传统服装行业受冲击最大。如今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更大的市场是个性化的市场,消费将从标准化需求到个性化需求升级。而最适合做个性化的就是服装产业,它介乎于个性化和标准化之间,并且服装消费过程中的服务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服装行业将是未来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风口。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产量总体趋势有所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达到近六年来最低水平222.7亿件,2019年稍有回升。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96.02亿件,同比下降13.6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效益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6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145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776.34亿元,同比下降16.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35.32亿元,同比下降27.3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6.1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07%,比上年同期下降0.6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首先自武汉开始出现并逐步蔓延至全国各地,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对各行各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直接影响春节假期的餐饮零售消费,必选渠道表现相对较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看节期间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等线下门店经营效果不佳,而提供必需品、可到家配送的超市渠道和零接触的线上渠道成为消费者在疫情期间日常采购的便利首选。

而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几年的发展,电商的红利期或将接近尾声。相比实体店,电商需要巨额的推广费用,还有诸如网站运营费用、人工费用等等,这些费用加起来不亚于开设实体店的费用,甚至很多地区的商场租金正在逐渐下降。服装行业的渠道不单局限于线上或者线下,而应该把渠道进行整合。比如优衣库,在早几年就开启了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模式,引导消费者不要只局限于线上的消费。

(二)生鲜食品

生鲜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刚需产品,在零售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下,新零售产业链成功渗透到生鲜领域,提升了行业内产业链管理意识,形成了新业态。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鲜、冷藏肉产量超过2000万吨。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家居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未来3到5年家居将迎来全新的竞争时代,新零售赋能家装行业的时代,各大巨头如百安居、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都已布局新零售智慧门店。

家居用品泛指家具、床上用品、厨卫用具、和工艺品等相关配饰。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家居行业相关企业255.93万家,其中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共214.95万家。从市场份额来看,隶属于“工艺品”的相关企业市场占比最大,达45%。隶属于“家具”的相关企业市场占比达到36%。“床上用品”相关企业占比16%,“厨卫”相关企业占比3%。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之后,服装、快消、生鲜等产业都在新零售大潮中快速重构洗牌,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围绕“发展智能家居、建设智慧卖场,引领新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动作频频。2018年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以及宜家等家居产业的头部品牌,纷纷开始新零售布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新零售产业链之——场

(一)生鲜电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年轻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新零售的机遇,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4%。预计未来几年,其市场将持续被资本市场看好,2020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总额将突破46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国近年涌现众多各具特色的生鲜电商。盒马鲜生、京东、7fresh、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相继被大众所熟识,大量生鲜玩家攻城略地。

生鲜电商颇受资本青睐,但生鲜电商毛利率较低,经营成本却较高,需要付出配送的成本、冷链的成本、生鲜损耗,市场营销费用。此外,生鲜产品大多为农产品,缺乏品牌,同质化严重。当前,生鲜电商仍处于模式探索和高速发展期,尚未出现成熟的盈利模式。未来,提升生鲜品质,优化生鲜物流,或助力生鲜电商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社区新零售

2020年疫情期间,我国农产品终端零售渠道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超市消费受影响不大,生鲜电商、社区菜店和社区团购消费激增,农贸市场消费下降明显。线上企业布局线下渠道,线上线下渠道加快融合。

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开展了线上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社区社群集中消费激增,社区统一采购配送等模式逐步普及。社区菜店在各渠道销售占比增速最高,成为仅次于超市的重要渠道,占比达41%,较疫情前提高19.2个百分点。江苏、山东、黑龙江、湖北、天津社区菜店消费明显增强,分别提高50、47、42、24和23个百分点。

社区团购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占比由2%增至11.9%,且推广速度与疫情风险等级正相关。湖北地区社区团购渠道增长最为明显,提高47个百分点。武汉市开展农产品直供进社区的蔬菜、水产、禽蛋生产企业分别达到80家、99家和34家。截至4月12日,武汉全市累计配送团购蔬菜5.9万吨、水产品2700吨、鸡蛋4000余吨。北京社区团购渠道占比增加较快,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区自发组织购物群,通过居民拼单由社区从批发市场代购生鲜农产品,其便利性和实惠性逐步被人们接纳。

数据来源: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无人零售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加上国内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态势,以无人零售为代表的新零售受到各大电商平台及知名品牌的关注。无人商店俨然已成为全球零售业的一种新趋势,阿里等传统零售业巨头开始尝试无人商店模式,一些中小型创业公司凭借其较业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崭露头角。

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无人零售市场(含自动售货机)市场规模接近218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650亿,三年复合增长率在44.4%左右。2017年自动售货机整体市场规模约188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复合增长达到37.1%。此外,从今年新增的相关企业地域分布来看,我国1-5月新增无人零售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7-2020中国无人零售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市场三大无人零售模式将相互融合,运营商将会同时布局“机+架+店”的复合业态。同时,无人零售行业会随着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向规模化、精细化运营发展。

短期内,企业的运营重点在于供应链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包括企业进行技术算法提升,并将供应链进行网状转变,同时扩充或开发零售多场景,覆盖主要消费场景,品类、商品组合进入精选模式,根据不同用户个性化/精准化推送等。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运营重点着力于精细化运营和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包括根据数据反馈绘制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多维度数据,进行精细化运营,业务延伸、产品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其中产品创新,包括研发自有品牌商品等。各期运营重点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数据、供应链三方面进行展开。

三、新零售产业链之——人

从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网络零售市场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显现。上半年网上零售额达5150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3481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25.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达到25.2%6,网络零售通过以消费扩内需、以创新促发展、以赋能保市场等方式为打通经济内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

线上化转型提高企业疫情时期的经营能力。疫情防控期间,网络零售催生的“线上经济”“宅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为传统企业和商家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通过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经营会员微信群等数字化方式,中小企业加快线上运营,推进复工复产进程。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49亿,较2020年3月增长3912万,占网民整体的79.7%;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47亿,较2020年3月增长3947万,占手机网民的80.1%。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家都尽量避免出门,“宅在家里”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外卖都变得十分方便,而消费者的需求伴随餐桌饮食消费升级,人们愈加关注品质和健康。生鲜消费进入品质时代,快速发展的生鲜电商,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据QuestMobile发布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民众不外出待在家中,生鲜电商成为很多消费者购买日常必需食物的主要渠道。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生鲜电商APP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而春节后两周保持增长突破1200万。

数据来源:QuestMobile、中商产业研究院

四、新零售产业链之——技术支持

(一)大数据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部分大数据技术与服务相关的项目进入冻结状态,预计2020年整个中国大数据市场将暂时放缓增长。但由于企业对于部署大数据基础架构及建设数据仓库的需求旺盛,并且在疫情的推动下加速了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预计2021年后整体市场将继续向好。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预测,2020年全球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整体收益将达1878.4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将达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增幅将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IDC认为,在2020-2024年预测期间内,全球大数据技术与服务相关收益将实现9.6%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将达到2,877.7亿美元。

数据来源:IDC中国,2020

在市场构成方面,2020年,大数据硬件在中国整体大数据相关收益中将继续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41.0%,其次为IT服务和商业服务,两者共占33.6%的比例,剩余由25.4%的大数据软件所构成。而到2024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收入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平稳的趋势,而硬件收入在整体的占比则逐渐减少。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相似,逐渐趋近于各占三分之一的权重。

(二)云计算

我国云计算产业呈现出稳健发展态势。2019年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34亿元,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9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45亿元,预计未来四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作为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公有云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未来伴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公有云安全性、可靠性将进一步为企业所认可;同时其特有的灵活配置、低成本、无需一次性大额投资等优势将吸引更多对中小企业采用公有云,这都将使得其渗透率的不断提高。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五、新零售产业链之——仓储物流

(一)冷链物流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消费水平也提高。而在互联网的普及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于农产品、食品、医药等消费品的选购方式也变的越来越便利。网购、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方式都是当下消费市场的热门选择。对于网购、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来说,运输环节十分重要。受益于这类消费的增长,国内冷链物流市场也快速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流通及城市大市场的联系越来紧密。在乳制品、禽肉、水产等生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冷链物流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比2018年增长505.2亿元,同比增长17.5%。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物冷链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冷链物流属于综合性的行业,其中,冷链运输、冷链仓储和其他服务分别占比约40%、30% 和30%。

数据来源:仲量联行、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新物流、末端配送

诸多新零售业态都在围绕“物流前置”发展,主打“丰富、精准、新鲜、便捷”等主题,在不同覆盖半径范围内布局,真正做到“单未下,货先行”。而“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对配送的高效准时要求愈发苛刻。天猫超市、每日优鲜1小时达服务,苏宁“SUFRESH苏鲜生”精品超市,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都为超市覆盖3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提供极速达服务,聚焦更为精准的配送范围,配送时效性不断提速。显然,末端配送时效性已经成为了这些新零售样板提升消费体验的法宝。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