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8-05 16:08
时间:08-05 15:27
时间:08-05 15:26
时间:08-05 14:35
中商情报网讯: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邻朔州、大同,南毗太原、吕梁、阳泉,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古相望,东倚太行与河北省接壤。忻州市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素有“杂粮王国”的美誉;同时,法兰、风电设备、装备制造、半导体等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是山西省重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一、忻州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一)整体空间布局
忻州市现辖1区(忻府区)、1市(原平市)、12个县(定襄、五台、代县、繁峙、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根据各地区区位优势的不同,忻州市打造了六大经济板块,各版块主导产业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经济开发区(园区)布局
忻州市共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8个,分别是忻州经济开发区、原平、繁峙、定襄、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静乐、神池、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各开发区产业布局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体系布局
忻州市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做优做精焦化、锻造、有色与黑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八大标志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忻州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21年,忻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7%;第二产业增加值679.3亿元,增长13.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5%;第三产业增加值547.8亿元,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二)农业持续发展
十四五期间,忻州市以产业振兴、产品带动为第一要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农产品具有的“特”“优”自然属性转变为商品属性,做足特优文章。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构建县、乡(镇)、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引导乡村产业向主产区、中心镇、中心村、物流节点和聚集区汇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末,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在忻州市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高,半导体、新能源、煤机智能制造、碳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综合实力省内领先,成为忻州工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确保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阶段性目标。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服务业平稳发展
忻州市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以创建服务品牌、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统领,着力打造忻州市服务业“一核心三枢纽十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辐射带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核心”:以忻州市主城区为核心,推动忻定原同城化发展,发挥区域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动商贸物流、休闲旅游、高端商务服务等功能融合。
“三枢纽”:以“三大门户”为依托,建设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商贸流通枢纽。东部以繁峙、代县为枢纽,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京津冀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服务基地。中部以忻府、定襄、原平为枢纽,积极参与太原都市圈规划建设,坚持物流、金融、科技、商务、数字信息、文旅康养等一体化发展,形成融入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西部以保德、河曲为枢纽,融入呼包鄂榆城市圈,积极参与“黄河几字湾”区域合作,强化基础设施、跨境贸易、数字信息等领域的共享合作。
“十集聚区”: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十个服务业集聚区,各集聚区产业发展方向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布的《忻州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时间:08-05 16:08
时间:08-05 15:27
时间:08-05 15:26
时间:08-05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