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7 17:21
时间:12-07 17:03
时间:12-07 15:53
时间:12-07 15:25
中商情报网讯:钛材即钛加工材,是钛锭经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工艺的变形处理、热处理和机械加工后形成,钛材产品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棒材、板材、丝材、管材、锻件、铸件等细分类别。钛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国防、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支撑尖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产业。
一、产业链
钛材产业链上游以金红石和钛铁矿为主要原料,经选矿、富集后得到天然金红石精矿和钛铁精矿,再通过镁还原法等提取工艺获得海绵钛,海绵钛经熔铸等工序得到钛锭或添加中间合金熔炼为钛合金铸锭;中游采用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工艺的变形处理、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生产出不同规格(形状)的钛材产品;下游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海洋能源、房地产、企业、医疗等行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钛矿产量
钛矿是指含有大量钛矿石的矿产,我国主要利用的有钛铁矿、金红石和钛磁铁矿等。近年来,中国钛矿产量整体表现为增长态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数据,2022年中国钛矿产量达314.4万吨,同比增加10.0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钛矿产量将达到349.5万吨,2024年将达到388.6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钛矿采选主要集中在四川省攀枝花-西昌地区,该地区钛矿产量占到我国钛矿总产量的80%以上。从企业来看,攀钢集团、龙佰集团、安宁股份、重钢西昌等企业是国内主要钛矿生产商,2022年四家企业合计钛精矿产能约390万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海绵钛产量
海绵钛是钛金属单质,一般为浅灰色颗粒或海绵状,是生产钛材的重要原材料。近几年,中国海绵钛生产飞速发展,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中国海绵状钛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海绵钛产量达到17.5万吨,2018-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海绵钛产量将达到21.7万吨,2024年将达到26.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海绵钛行业集中度较高,按产量统计,新疆湘润、攀钢集团、双瑞万基产量分别为2.60万吨、2.43万吨、2.00万吨,产量分别占比19%、17%、1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钛锭产量
以海绵钛为主要原料,经熔铸等工序得到钛锭,或添加中间合金熔炼为钛合金铸锭。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钛材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钛锭产量达14.5万吨,同比增长19.5%,其中纯钛铸锭产量8.1万吨,钛合金锭产量6.3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钛锭产量将达到17.1万吨,2024年将达到20.2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钛材产量
得益于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的突破,以及下游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领域需求的带动,近年来我国钛材产量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钛材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钛材产量达15.10万吨,同比增长11.0%。未来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工业4.0等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国内钛材高端应用场景及潜在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钛材产量将达到18.76万吨,2024年将达到23.3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钛材产品结构
按形态分类,钛材主要包括板材、钛棒、管材、锻件、箔带材、丝线材、铸件等。从各类钛材产品产量占比来看,2022年板材、钛棒、管材产量合计占比达到90.07%。其中,板材产量8.5万吨,占钛材总产量的56.29%;钛棒产量3.3万吨,占钛材总产量的21.85%;管材产量1.8万吨,占钛材总产量的11.92%;其余产品产量1.5万吨,占钛材总产量的9.93%。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钛材进出口情况
我国钛材加工工艺不断提升,在国际中的认可度有所提升,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已能实现自给自足。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年,各类钛材进口数量为7479吨,进口金额为5.52亿美元;钛材出口数量为26313吨,出口金额为7.59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钛材相关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企查查数据统计,当前我国钛材相关企业数量约895家,以中小企业为主,具备规模化效应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陕西、广东、江苏、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等省份。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钛材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钛加工材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宝钛股份、西部超导、西部材料、金天钛业等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33.32%,其中宝钛股份市场份额为21.55%,位居第一。在高端钛材市场,西部超导和宝钛股份两家合计占据超过95%以上的市场份额,已经形成较为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行业企业热力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下游用量占比情况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我国钛材用量最大的领域为化工,其次为航空航天。2022年,化工领域用钛量为7.3万吨,占比50%;航空航天用钛量为3.3万吨,占比23%。医药、船舶领域用钛量依然相对较低,但增速都在30%以上。冶金、电力、制盐、体育休闲、海洋工程等领域由于下游行业周期波动,用钛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化工领域
钛材在化工行业应用广泛,包括氯碱工业、纯碱工业、真空制盐、石油化纤、精细化工、无机盐等。其中,氯碱工业是化工工业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也是国内使用钛材的大户。随着上海天原化工厂氯碱生产系统带头应用钛材以来,钛材在氯碱工业中的用途日渐扩大。目前,国产化工设备中,用钛数量多的是换热器、钛阳极和容器等。
3.航空装备
航空装备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领域,是指任何用于航空运输、军事航空或民航的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和附件等。近年来,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达1275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将达1390亿元,2024年将达到154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钛材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时间:12-07 17:21
时间:12-07 17:03
时间:12-07 15:53
时间:12-07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