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4-18 10:57
时间:04-18 10:45
时间:04-17 14:14
时间:04-17 14:09
中商情报网讯:2024年安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062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960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7452亿元,增长4.9%。工业增加值14171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3:38.8:53.9调整为7.0:38.7:5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694元(折合11612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8203元/人,比上年增加7069元/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5.9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1.7%;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7.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全省农民工总量2012.9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外出农民工1319.8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693.1万人,增长1.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1.3%。
202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 全省 | ||
城市 | 农村 | ||
居民消费价格(%) | 0.5 | 0.5 | 0.6 |
其中:食品烟酒 | 0.4 | 0.4 | 0.4 |
衣着 | 1.7 | 1.7 | 1.6 |
居住 | 0.3 | 0.2 | 0.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7 | 0.6 | 0.9 |
交通通信 | -1.9 | -2.0 | -1.8 |
教育文化娱乐 | 1.7 | 1.5 | 2.2 |
医疗保健 | 1.5 | 1.4 | 1.8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3.9 | 3.9 | 4.0 |
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21.3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992户,年末经营主体总数达831.6万户。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17.3万亩,比上年增加15.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998.1万亩,增加32.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184.3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夏粮1759.3万吨,增产1.1%;早稻99.9万吨,减产1.5%;秋粮2325.0万吨,增产0.7%。油料产量189.5万吨,增产0.3%。
2024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产量 (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4184.3 | 0.8 |
其中:夏粮 | 1759.3 | 1.1 |
早稻 | 99.9 | -1.5 |
秋粮 | 2325.0 | 0.7 |
油料 | 189.5 | 0.3 |
其中:花生 | 73.9 | 0.8 |
油菜籽 | 110.8 | 0.2 |
棉花 | 1.9 | -8.3 |
茶叶 | 15.1 | 3.0 |
蔬菜及食用菌 | 2717.4 | 3.3 |
水果 | 853.7 | 3.0 |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6.5万吨,比上年下降1.9%。禽蛋产量212.9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63.2万吨,增长17.9%。水产品产量261.2万吨,增长2.8%。年末生猪存栏1545.5万头,比上年末下降0.4%;全年生猪出栏2952.4万头,下降4.0%。
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720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52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9.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5%,制造业增长1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1%,汽车制造业增长26.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9%。工业产品中,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屏产量分别增长47.4%和12.9%,汽车产量增长43.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94.5%。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2.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6%。全年汽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1.5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卷烟 | 亿支 | 1230.8 | 0.3 |
合成洗涤剂 | 万吨 | 104.1 | -2.4 |
原煤 | 万吨 | 10559.6 | -5.8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3524.1 | 4.8 |
水泥 | 亿吨 | 1.2 | -8.1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3786.3 | -23.5 |
钢材 | 万吨 | 4040.4 | -3.7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282.7 | -3.6 |
工业机器人 | 套 | 30359 | 81.4 |
汽车 | 万辆 | 357 | 43.3 |
其中:新能源汽车 | 万辆 | 168.4 | 94.5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3537.1 | 4.3 |
家用洗衣机 | 万台 | 3346.3 | 10.4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3000.5 | 1.8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2974.3 | 8.8 |
集成电路 | 亿块 | 95.6 | 47.4 |
液晶显示屏 | 亿片 | 8.3 | 12.9 |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12404.5万千瓦,其中燃煤火电装机容量5613.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085.3万千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632.0亿元,下降1.8%;股份制企业1969.3亿元,增长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25.0亿元,增长8.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225.1亿元,下降15.5%;制造业1920.6亿元,增长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52.6亿元,增长2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08元,比上年增加0.4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7%,下降0.1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098家,比上年末增加447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808.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7960.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007.3万平方米,减少3458.3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296亿元,比上年增长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17亿元,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73亿元,增长5.3%;金融业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2835亿元,下降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406亿元,增长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226亿元,增长15.3%。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85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利润438亿元,增长4.8%。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分行业营业收入
行业 | 营业收入(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服务业 | 7858 | 8.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672 | 0.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946 | 12.6 |
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经营) | 258 | 10.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757 | 20.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12 | 10.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9 | -1.4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70 | 5.9 |
教育 | 53 | 23.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69 | 2.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11 | 4.5 |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工业投资增长1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民间投资增长1.7%,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1.7%。
2024年全省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 | 17.8 |
采矿业 | 5.6 |
制造业 | 13.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7.6 |
建筑业 | 202.6 |
批发和零售业 | 12.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3.6 |
住宿和餐饮业 | 45.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9.7 |
金融业 | 16.0 |
房地产业 | -12.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3.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1.3 |
教育 | -3.7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4.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3.5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0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016.1亿元,比上年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841.1万平方米,下降17.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703.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1.6%。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87.7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增长4.8%,餐饮收入增长4.2%。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9.9%,日用品类增长12.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9%,中西药品类增长2.7%,通讯器材类增长10.5%,汽车类增长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
全年网上零售额4925.5亿元,增长12.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228.9亿元,增长11.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8648.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5797.5亿元,增长10.8%;进口2851.0亿元,增长1.0%。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3.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0%。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合计出口490.1亿元,增长23.6%。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632.6亿元,增长6.3%。其中,出口3063.0亿元,增长11.0%;进口1569.6亿元,下降1.7%。
2024年全省出口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
指标 | 绝对数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出口额 | 5797.5 | 10.8 |
其中:机电产品 | 4079.1 | 13.9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1374.6 | 14.0 |
其中:一般贸易 | 4567.4 | 10.1 |
加工贸易 | 903.8 | 43.6 |
其中:对亚洲 | 2353.8 | 14.2 |
对欧洲 | 1592.9 | 6.3 |
对北美洲 | 828.6 | 7.1 |
对非洲 | 276.2 | 6.4 |
对拉丁美洲 | 627.4 | 17.6 |
对大洋洲 | 118.6 | 14.2 |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6个,比上年增长0.7%;合同利用外资235亿元,下降14%;实际使用外资123.7亿元,下降15%。截至2024年底,9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皖设立外资企业203家。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33.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7%;完成营业额23.0亿美元,下降15.8%;当年外派劳务人员6729人,下降4.5%。全年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62个,实际对外投资26亿美元,增长12.3%。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货物运输量44.2亿吨,比上年增长4.4%。货物运输周转量12723.3亿吨公里,增长5.2%。港口货物吞吐量6.9亿吨,增长3.4%。旅客运输量2.8亿人次,增长7.8%。旅客运输周转量1120.6亿人公里,增长7.6%。全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1591.5万人次,增长6.9%,其中合肥新桥机场旅客吞吐量1248.1万人次,增长11.7%。
2024年全省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增速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运输量 | 亿吨 | 44.2 | 4.4 |
其中:铁路 | 亿吨 | 0.8 | -3.8 |
公路 | 亿吨 | 27.1 | 3.9 |
水运 | 亿吨 | 16.3 | 5.8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2723.3 | 5.2 |
其中:铁路 | 亿吨公里 | 784.5 | -5.9 |
公路 | 亿吨公里 | 3922.1 | 3.4 |
水运 | 亿吨公里 | 8016.5 | 7.3 |
2024年全省主要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增速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旅客运输量 | 亿人次 | 2.8 | 7.8 |
其中:铁路 | 亿人次 | 1.7 | 11.2 |
公路 | 亿人次 | 1.1 | 2.8 |
水运 | 万人次 | 217.0 | -2.8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1120.6 | 7.6 |
其中:铁路 | 亿人公里 | 947.9 | 7.3 |
公路 | 亿人公里 | 119.2 | 3.9 |
水运 | 万人公里 | 2927.6 | -11.9 |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1257.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1125.5万辆、增长5.9%。民用轿车拥有量703.7万辆、增长4.6%,其中私人轿车674.4万辆、增长4.7%。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里程615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73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2773公里。
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69.6亿件,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快递业务量62.7亿件,增长24.8%。电信业务总量656.6亿元,增长12.9% 。年末电话用户总数7317.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825.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11.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81.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34.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3016.5万户,增加212.1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21.5亿GB,增长8.3%。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税收收入2601.2亿元,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95.2亿元,增长4.1%。重点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增长2.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0.2%。
全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827.1亿元,比上年减少2060.3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12014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721.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18.0亿元,增长10.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260.9亿元,增加8270.5亿元,增长10.6%。
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标 | 年末数 (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
各项存款 | 91721.5 | 10.1 |
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 | 19731.4 | 4.6 |
住户存款 | 54429.4 | 13.1 |
机关团体存款 | 10845.8 | 0.3 |
各项贷款 | 86260.9 | 10.6 |
其中:境内短期 | 20518.3 | 10.2 |
境内中长期 | 58934.2 | 10.0 |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 | 55794.0 | 13.8 |
住户贷款 | 30159.9 | 5.0 |
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85.0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7只(含3只首次在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筹资22.3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26.4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公司债筹资36.3亿元。年末有A股上市公司182家,比上年末增加7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9487.0亿元、增长4.9%。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692.4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49.1亿元,增长4.4%;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43.3亿元,增长4.9%。赔款和给付816.8亿元,增长23.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386.7亿元,增长10.2%;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430.1亿元,增长39.4%。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8万人,出生率为6.17‰;死亡人口51.5万人,死亡率为8.4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57%,提高1.06个百分点。
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及构成
指标 | 年末数 (万人) | 比重 (%) |
常住人口 | 6123 | |
其中:城镇 | 3831.2 | 62.57 |
乡村 | 2291.8 | 37.43 |
其中:男性 | 3125.2 | 51.04 |
女性 | 2997.8 | 48.96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1099.1 | 17.95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3675.0 | 60.02 |
60周岁及以上 | 1348.9 | 22.03 |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 960.1 | 15.68 |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2元,比上年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人均消费支出24996元,增长5.9%。恩格尔系数为33.7%。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39元,增长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9%;人均消费支出29323元,增长5.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7元,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人均消费支出20154元,增长6.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3%。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7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86.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18.4万人,全年为20.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25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96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807.1万人。年末24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2.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8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全省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2730个,床位32.7万张,收养救助人员13.4万人;不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和设施1.1万个。全年50项民生实事累计统筹各类资金567.2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2.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4.8亿元。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28.6万人,新增高层次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以上)3.2万人。全省从事研发活动人员39.0万人。
全省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等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3个,省重点实验室271个;省产业创新研究院28家,其中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8家。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个,其中国家级8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3.5万家、居全国第5位。
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9305项,其中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1355项。授权专利14.8万件,比上年增长4.0%。年末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9.6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0件。全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43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5929.9亿元,增长25.3%。
年末全省获得有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780家,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8个;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92个(包含在皖分部、分公司),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1520个。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94项、国家标准5583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4390项。累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94个、有效注册商标145.9万件。
年末全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125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232所,普通高中683所,初中2727所,小学5739所,幼儿园10363所。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
2024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 招生数(万人) | 在校生数(万人) | 毕业生数(万人) |
研究生 | 4.3 | 12.6 | 3.3 |
普通本专科 | 48.8 | 156.6 | 48.6 |
中等职业教育 | 21.9 | 62.6 | 22.1 |
普通高中 | 44.6 | 128.7 | 38.7 |
初中阶段 | 81.7 | 236.1 | 76.8 |
小学 | 70.4 | 460.3 | 81.7 |
学前教育 | 42.0 | 155.8 | 71.1 |
十二、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拥有文化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33个,博物馆252个(含非国有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项,省级名录626项。
年末全省广播电视台78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5%。有线电视用户781.7万户。全年出版报纸83种,总印数4.56亿份;期刊(杂志)183种,总印数0.28亿册;图书10671种,总印数3.66亿册。年末全省有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25个,馆藏档案资料7332.0万卷(件、册),档案馆总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
年末全省有医疗卫生机构32600个,其中医院135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55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92个、其他卫生机构19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130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26个,村卫生室1555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4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52.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0万人,注册护士24.6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4.8万张,其中医院34.5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4.0亿人次。
全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共获得56枚金牌、43枚银牌、52枚铜牌。全年共举办体育赛事活动7542场,参加活动680万人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67.3亿元。
十三、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全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28种。查明资源储量已上表统计的矿种114种,其中能源矿种3种,金属矿种27种,非金属矿种82种,水气矿种2种。全年省级财政出资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省级)44项,新发现矿产地10处。
年末全省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3个。当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8.2千公顷。
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85个。全省PM2.5、PM10、SO2、NO2、CO、O3六项指标均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全年16个省辖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82.2%,均优于年度目标,其中7个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淮河干流安徽段总体水质为优,主要支流总体水质为良好。长江干流安徽段总体水质为优,主要支流总体水质为优。巢湖湖区整体水质轻度污染,主要环湖支流整体水质为优。新安江干、支流总体水质为优。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达标率为99.5%。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31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1231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813起。
时间:04-18 10:57
时间:04-18 10:45
时间:04-17 14:14
时间:04-17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