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2017年1月13日晚间可能影响股价重要财经资讯汇总一览

看财经

证券时报2017-01-13

网宿科技:拟H股IPO 发行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9.99%

网宿科技(300017)1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H股IPO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议案获董事会审议通过,提交公司将于2月6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网宿科技拟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9.99%,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海外并购项目、云计算项目建设及推动公司云计算业务发展及补充营运资金。网宿科技同日披露,2016年度净利润预计11.64亿至13.3亿元,同比预增40%-60%。

中国中冶2016年新签合同额5024亿元同比增长25.1%

中国中冶(01618)发布公告,该公司2016年1-12月份累计新签合同额502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为573.1亿元。

2016年12月份,该公司新签单笔合同额在3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承包合同有深圳市空港新城启动区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工程,合同金额68.6亿元;印尼巴布亚省130万亩天然莎谷林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合同,合同金额41.2亿元;石家庄顺吉农产品电商物流中心项目,合同金额30亿元。

金字火腿实控人及一致人累计减持近6000万股 完成减持计划

金字火腿今日晚间公告称,从2016年12月3日至今,施延军与其一致行动人薛长煌一共累计减持58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59%。施延军与薛长煌减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毕,实际减持数量未超出减持计划。

金字火腿称,本次减持后,实际控制人施延军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4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10%,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均不发生变化。

据了解,金字火腿曾于2016年12月3日披露称,实际控制人施延军与其一致行动人薛长煌计划自 2016年12月3日起两个交易日后六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7036.17万股,占公司股本的11.51%。

宁波银行:2016年净利78.1亿元 同比增19%

宁波银行(002142)1月13日晚间披露2016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34.01亿元,同比增长19.91%;实现净利润78.10亿元,同比增长19.35%;不良贷款率0.91%,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大华股份:2016年净利18.3亿元 同比增逾3成

大华股份(002236)1月13日晚间披露2016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33.29亿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净利润18.30亿元,同比增长33.37%。

明天控股回应未参与万家文化股权投资

1月13日消息,明天控股有限公司就有关万家文化被收购报道发出声明称,没有参与对万家文化收购,和西藏银必信也无任何股权和投资关系,并不是明天下属或者关联公司。同时强调,肖建华和赵薇也无业务合作。

2017年国产AGV机器人销量或增超四成

国产AGV机器(又称“自动导引运输车”)正步入快速增长期。GGII(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昨日发布2017-2020中国移动机器人(AGV)行业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国产AGV机器人销量为6340台,较2015年同比增长33.7%。GGII预计,2017年国产AGV机器人销量将达到9500台,同比增速超40%。

GGII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现有的AGV中,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工厂生产物流端的比例约为55%,用于仓储物流端的比例约为30%左右,用于电力巡检的AGV占比约为5%。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据人民网13日消息,有接近中国中车的人士透露,美国马萨诸塞州捷运署(MBTA)决定,将与中国中车签订总价约2.7亿美元的新订单,增购134辆新地铁列车。中国中车已于2016年12月和MBTA签署合同,本次属于2014年波士顿地铁列车增购项目,且只有中车提供的列车符合MBTA采购要求,因此MBTA此次没有启动招标程序,本次采购程序完全合法。

本次增购列车将在中国中车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该生产基地于2015年9月3日奠基,预计2017年内建成。届时,波士顿项目两笔订单共418辆地铁将全部在这里生产。

外汇局:外汇管制消息不实 支持贸易投资便利化

外汇局微博1月13日消息,近日,个别媒体发布“外汇管制”的不实消息,扰乱外汇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外汇局对这种违背新闻职业操守、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严厉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外汇局表示,外汇管理部门积极支持贸易投资便利化,严厉打击外汇市场违规违法行为。商业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应切实履行展业原则,加强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引导市场主体合理使用资金,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深交所香港子公司负责人:深港通开通首月跨境资金净流入99.22亿元

“深港通开通首月,深股通累计资金净买入为163.50亿元,港股通累计资金净买入为64.28亿元,跨境资金净流入99.22亿元,显示香港资金对于深股通标的配置意愿较为强烈。”

备受市场瞩目的深港通已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开通,截至2017年1月4日,深港通开通“满月”。论坛上,王一萱介绍了深港通首月的交易情况及特点。她指出,整体而言,深港通开通首月,业务运作平稳,工作开展有序。首月深股通累计交易金额288.66亿元,港股通累计交易金额88.49亿元。

下一步,深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将ETF纳入深港通投资标的,并将依托监控系统和跨境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交易监管和风险监测,切实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一是要防范中小市值股票炒作风险,快速从严采取自律监管措施;二是要防范借道违规交易风险,依托跨境联合监管机制来实现;三是要防范市场异常波动和资金跨境流出风险,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四是要防范“老千股”风险,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