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2016年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看财经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02-25

一、2016年武汉市经济平稳增长

据初步核算,2016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9%。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2016年,武汉市努力克服洪涝灾害和高温热害天气影响,实现农业总产值669.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茶叶产量3512吨,增长16.5%;瓜果产量56.97万吨,增长6.0%;蔬菜产量774.91万吨,增长4.4%;油菜产量11.85万吨,下降0.3%;粮食产量110.01万吨,下降13.4%。

(二)工业生产总体平稳

2016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11大工业重点行业增加值“八升三降”,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制造、建材等产业分别增长18.1%、13.4%、12.4%、10.2%和9.5%,食品烟草、钢铁及深加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8.2%和8.1%。两大开发区保持较快增长。东湖开发区增加值增长14.0%,武汉开发区(含汉南区)增长10.1%,共拉动武汉市规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

(三)投资规模高位回落

2016年,武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村私人投资)7093.17亿元,比上年下降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4.83亿元,增长31.4%;第二产业2263.36亿元,下降13.1%,其中,工业投资2117.05亿元,下降16.3%;第三产业4731.6亿元,增长2.8%,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763.59亿元,增长14.6%;房地产开发投资2517.44亿元,下降2.5%,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点。分资金来源看,民间投资3839.49亿元,下降10.3%。从商品房销售看,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255.66万平方米,增长23.9%。商品房销售额3271.20亿元,增长45.5%。商品房待售面积445.93万平方米,下降28.8%。2016年,武汉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98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增速明显高于2015年3.0%的增长水平,高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97.59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四)消费市场保持活跃

2016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077.23亿元,增长9.7%;住宿餐饮533.36亿元,增长12.2%。分商品类别看,传统消费增长平稳,日用品增长14.9%,化妆品增长12.1%,粮油、食品增长3.9%。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势较好,通讯器材增长56.1%,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4.1%,中西药品增长13.6%,汽车增长9.9%。随着油价回升,石油及制品下降3.6%,但降幅比上年收窄9.5个百分点。分业态看,新兴业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无店铺零售额327.67亿元,增长55.4%,占社零额比重5.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社零额增长2.3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增长较快

2016年,武汉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达到24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2.1亿元,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1091.9亿元,增长7.5%,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6%。截止12月末,武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196.21亿元,增长14.5%;本外币贷款余额20754.87亿元,增长21.1%。

(六)进出口出现回落

2016年,武汉市完成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额1570.1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进口总额664.3亿元,下降17.5%;出口总额905.8亿元,下降4.1%。实际利用外资85.23亿美元,增长16.1%。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6年,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83元,比上年增长8.9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37元,增长9.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2元,增长8.07%。

(八)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2016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4%,涨幅比上年扩大1.0个百分点,高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上涨4.3%,居住上涨3.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9%,衣着上涨2.2%,医疗保健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

二、武汉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趋势

(一)转型升级有效推进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6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增长比第二产业快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上年的3.3∶45.7∶51.0调整为3.3∶43.9∶52.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结构改善优化。工业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传统高能耗行业比重不断下降,落后产能淘汰加速。2016年,武汉市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能源及环保、生物医药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8.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2016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增速较上年回落5.2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19.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2016年,武汉市消费升级持续加快,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汽车类分别增长56.1%、30.5%、14.1%和9.9%。

四是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31.60亿元,增长2.8%,快于第二产业投资1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2%,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先行指标持续向好。2016年,武汉市全社会货物运输量49981.81万吨,比上年增长3.7%,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全年制造业用电量179.61亿千瓦时,增长3.6%。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20754.87亿元,增长21.1%,新增贷款3619.08亿元。

二是企业效益继续提高。2016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6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增长30.5%,提高19.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4.8%。

三是能源能耗不断下降。在产出增加的情况下,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3.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8%。

(三)新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新主体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4.61万户,比上年增长12.3%,其中新登记企业6.95万户,增长20.9%。累计市场主体98.79万户,增长13.6%。全市新增入库“四上”单位863家。

二是新动能增长较快。2016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2177家,比上年增长31.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446.11亿元,增长12.6%。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9.0%、17.0%、19.0%。

三是新业态发展迅速。2016年,武汉市无店铺零售额32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增速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个百分点,占社零额比重5.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以“互联网+”为主的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迅速。2016年1至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3.87亿元,增长43.6%。

四是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16年,武汉市引进“城市合伙人”116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7名。建成各类孵化器220个,孵化器面积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发明申请专利2.06万件,增长36.9%;发明专利授权6514件,增长8.5%;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504.21亿元,增长7.0%。在创业带动就业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下,2016年,武汉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94万人,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

(四)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一是去产能有深化。2016年,武汉市生铁、钢材、水泥、卷烟、乙烯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1.8%、2.9%、5.0%、12.1%和14.6%。宝武钢铁武汉公司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

二是去库存有力度。从房地产看,库存快速下降,武汉市商品房待售面积445.93万平方米,下降28.8%。从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0.3%。

三是去杠杆有进展。2016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继续保持下降势头,分别下降23.6%和11.5%。

四是降成本有成效。税收减负红利不断释放。自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服务业税收减负明显。1至11月,规上服务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完成税收(营业税、增值税、管理费中税金)2.94元,较1至5月下降0.28元。2016年,武汉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降低0.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30.5%。

五是补短板有突破。2016年1至11月,武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其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7.5%,高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6.8个百分点。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