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05-24
共享单车的出现及走红刮起一阵“共享旋风”,人们看到了共享的前景,紧接着共享KTV、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等都来了,现在最新的风口是共享雨伞。仅以共享充电宝为例,短短40天时间就获得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介入,融资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
共享充电宝会成为下一个共享单车吗?或是一场巨头和资本的游戏?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用户规模逐渐扩大,对充电宝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对于手机耗电快或长时间户外工作的用户而言,充电宝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共享用户规模或将增长225%
2016年中国移动电源市场达到236亿元,较2015年增长7.3%。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的风口从共享单车转移到共享充电宝上。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为0.32亿人。随着各大投资方的入局,中国共享充电器用户规模将呈现大幅度的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人,爆炸式增长22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共享充电宝运营模式
模式一: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来电科技”。人和充电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主攻大场景大设备,包括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台单机设备可放几十个充电宝。
模式二: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街电科技”。主攻小场景,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一般单柜有6个或12个充电宝。
模式三: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小电”。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
主流三种共享充电宝模式比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共享充电宝领域融资
2017年3月底以来,小电科技、来电科技、Hi电等相关企业相继宣布获得亿元级别的融资,行业火热的势头不亚于共享单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已有十余家创业公司入场。在投资层面,3月底至4月上旬,腾讯、鼎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超20家资本巨鳄机构入局。累计携大约3亿元资金涌入到共享充电宝领域。
2017年共享充电宝获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共享充电宝品牌影响力
伴随着共享充电宝市场火热,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是共享充电宝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用户快速增长的同时,共享充电宝品牌影响力也各不相同。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共享充电宝品牌影响力的排行中,来电科技以7.8的评分位居榜首,小电科技和街电科技则分别以7.2及6.8的评分位列第二、三名。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共享充电宝市场通过投入成本低、回本速度快等特点,吸引了投资方的青睐,但共享充电宝市场处于初步阶段,市场尚未成熟,盈利模式仍不明确,大量的资本投可能陷入与共享单车相同的状态,引发厂商之前的烧钱大战。
520深圳街头出现晴雨伞,是下一个风口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下雨天出门忘记带伞咋办?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弄得措手不及,心疼自己变成一只落汤鸡?或者刚出门却发现下雨了,还在犹豫要不要回去拿伞?别担心,以后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有网友爆料,5月20日,深圳街头出现了共享雨伞的身影!据说只要扫一扫解锁,免费带走,你遇到过了吗?
1.共享雨伞已经得到资本的认可
是的,就是那个下雨能挡雨,晴天遮太阳的雨伞。别以为这只是个跟风,现在可是得到资本认可了。5月21日,共享雨伞“春笋”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成为继共享充电宝之后的又一新兴共享经济体。虽然已经炒得火热,事实上这款产品尚未落地。
实际上,除了这次获得500万融资的春笋,目前已有3-4家有产品投入市场的共享雨伞公司,全国则有几十家宣称要进入共享雨伞行业的公司或团队。而另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现在除了春笋,深圳的共享e伞应该也得到了一轮投资。
共享e伞创始人赵书平处透露,近日,共享e伞已经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四野创投会(深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共享雨伞主要代表企业
春笋
据了解,春笋共享雨伞是一家主打雨伞租赁服务的共享经济模式创业公司,以晴雨伞和桩机匹配为主,准备以商超和酒店为线下投放点,用户通过小程序或公众号押金59元,即可享受24小时内免费,之后每日一元的雨伞使用权。
春笋表示,首批10万件产品将于6月份正式入驻上海和北京。
而春笋负责人则表示,他们将于7月份在杭州投放第一批设备,考察具体情况之后,再探索可行的方式。
共享e伞
共享e伞于5月20日正式落地深圳,由深圳市一伞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据创始人赵书平介绍,e伞雨天能遮风雨,晴天可遮阳,亦可给中老年人充当拐杖。e伞的开发和运营成本达到了90元一把,但目前收取的押金仅需19元,租金是0.5元每半小时。截至目前,e伞投放量已达3万支,注册用户达7万人。未来e伞也将结合共享经济环境,与当下发展迅猛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滴滴打车、出租车进行无缝对接。
魔力伞
一种只要用手机刷一下就能解锁完成租伞、用完了搜下附近伞点即可还伞的雨伞租赁产品,在广州地铁悄然上线,免费租赁雨伞15天,日后租用的价格是每24小时2元,此举将效调动存量市场,提升闲置雨伞使用效率。
这款产品叫做“魔力伞”,是由上海艺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共享雨伞,据了解,魔力伞以‘身边总有一把’为理念,致力于解决人们遮阳挡雨的问题。目前,魔力伞与芝麻信用达成合作,凡是芝麻信用评分65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免除押金使用魔力伞。魔力伞已经在广州地铁投入使用,并且准备走进校园,预计短期内魔力伞将在广州大规模铺张。作为与广州临近的深圳,则很可能成为魔力伞下一个进军的城市。“不过目前,我们还是会先在广州试点,预计今年将在广州投放50-100万把魔力伞”,魔力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近几个月来,魔力伞已经进行了成功的试运营,下一步,将计划在本月内于广州、深圳、福州、杭州等地增设150台雨伞租借设备。
jj伞
街借伞是国内首创的智能雨伞共享平台。依托物联网技术,秉承随借随还的共享经济理念,提供雨伞租赁服务,满足人们的雨季出行需求。以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实现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公共出行体验,为构建智慧城市贡献力量。
扫一扫,关注街借伞公众号,支付押金,马上取伞还伞时插入卡槽,自动上锁并结算费用的街借伞,目前,已在深圳地区与200余家大型商场、写字楼、科技园区、医院、酒店、KTV、影院等达成合作,并与深圳地铁集团积极接洽,未来将完成对深圳地铁线路所有重要站点的铺设。
随着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能分享的东西越来越多,共享雨伞的出现是市场的推动,未来的发展还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希望不要成为雷声大雨点小。
结语:对于共享类项目而言,依靠资本烧钱、在线下快速扩大规模似乎成了“通病”。尽管共享单车缔造了近百亿融资规模、共享充电宝撰写了40天内获得近12亿融资神话,但是盈利模式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作为刚刚起步的共享雨伞项目,在缺乏使用频次和丢失、损毁率、线下运营成本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是否能覆盖成本值得商榷。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可能就是看资本是否愿意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