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2017年上半年厦门经济运行情况分析:GDP增长8%

看财经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07-27

中商情报网讯 2017年上半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65.82亿元,增长8.0%,增幅较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比上年底提高0.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48.97亿元,增长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07.09亿元,增长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1%和56.9%;三次产业结构为0.5:45.5:54.0,与上年同期(0.6:46.1:53.3)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一、主要行业稳中向好

工业重要性显著提升。实现增加值722.9亿元,增长7.7%,高于去年底2.2个百分点,占GDP的38.7%,直接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0%,较去年底提高13.2个百分点,工业拉动经济增长力度显著增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业增速加快。实现增加值133.43亿元,增长11.2%,高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9.5%,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1-5月规上重点交通运输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1.14亿元,增长36.3%;今年全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增速呈持续提高趋势,1-6月分别增长8.2%、10.9%;,1-5月邮政业务总量20.85亿元,增长18.7%;交通运输业企业用电量增长14.4%,较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平稳发展。实现增加值201.92亿元,增长8.6%,与一季度持平,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2.0%,高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自贸区提振跨进电商蓬勃发展影响,第三方面受新兴产业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扩展,使得全市批零商贸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9955.02亿元,增长10.5%,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46亿元,增长9.8%,增速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住宿餐饮业低速增长。实现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3.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住宿业较去年好转,营业额增长3.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但增速逐月放缓,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餐饮业企业营业额增长2.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今年整体增速平稳。

金融业贡献率显著提升。实现增加值212.8亿元,增长12.8%,高于GDP增幅4.8个百分点,增速今年呈逐月提升趋势,占GDP的11.4%,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7.8%,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1-6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1.7%,增幅位居全省各地市第4位。

房地产业“负”重前行。实现增加值111.23亿元,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缩窄6.3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6.0%,较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一方面由于去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基数较高,导致增幅仍为负数;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厦门市政府改善民生,大力推出经济适用保障房项目,提高商品房销售面积,使得降幅逐步缩减。

其他服务业增速放缓。实现增加值300.78亿元,增长10.8%,低于去年同期3.8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20.6%,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后劲略显不足,实现增加值163.67亿元,增长10.8%,1-5月营业收入增长26.3%,增幅逐月放缓;非营利性服务业“添砖加瓦”,实现增加值137.11亿元,增长10.7%,随着厦门会晤的临近,厦门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基础设施及安保等方面的投入,财政八项支出增长31.5%,位居全省首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为38.6%,较上年提高25.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3.0个百分点。


二、三架马车齐头并进

从消费角度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领跑全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19.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

从进出口角度来看,进口大力拉动进出口增长。上半年进出口2820.94亿元,增长16.4%,其中,进口大幅增长41.1%,有力拉动进出口增长,而进口中,来料加工量微速降,总量仅占进口额的4%,增速下降0.2%,一般贸易占进口贸易的69%左右,增长49.2%,说明厦门市在调整贸易结构及工业生产结构,逐步摆脱来料加工工业的发展模式,随着自贸区的跨境电商的发展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影响,进口额大幅增长。国有企业占比37.7%,增长83.9%,三资企业占比36.9%,增长23.8%,有效拉动进口额增长。

从投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助力金砖。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1234.86亿元,增长12.3%,较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由于今年厦门会晤在厦门召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36.2%,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00.6%。房地产投资逐步回暖,增幅较一季度提高15.3个百分点。

三、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工业企稳基础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1.新增工业企业数偏少,2015、2016年全市仅分别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和10家,今年上半年入库仅2家,工业新增长点开源不足;2.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对全市工业拉动作用减弱,增加值增长慢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产规模较大,上半年减产企业共61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5.9%;4.工业相关指标放缓,工业用电增长4.1%,比一季度减少6.5个百分点,工业用水仅增长0.6%;5.PPI指数小幅提升,上半年全市PPI指数为102.9,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PPI上行将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产生较大影响;6.工业投资缺乏新的大项目,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大幅减少19.2个百分点,部分工业大项目已接近收尾阶段。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面临趋缓压力。1-5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3%,比一季度减少7.8个百分点,受部分大企业以及下半年基数增大影响,增长面临趋缓压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但上半年该行业增加值增长10.8%,比一季度减少7.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比一季度减少0.9个百分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厦门经济发展主要趋势:工业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总产值增速回升,但由于PPI指数中厦门增产行业价格剧烈上浮,导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仅能保持平稳发展;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增幅不断提高,比重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加大;商贸业转型换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自贸区提振跨进电商的同时,新兴产业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扩展促进商贸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业由于厦门市惠民政策施行,大量建设保障性商品房,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明后年有望再次摆脱“负重发展”的现状;全市GDP在结构优化调整中动态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扩大,互联网与零售业深度融合,“分享经济”带动传统行业释放活力,全面推进“营改增”及减负政策使企业轻装上阵、小步快跑,推动厦门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