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04-10
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
上海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是服从国家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成“四个中心”、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内在要求,对上海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精神、推进经济转型以及建设健康城市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以下简称《健身休闲指导意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5〕2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条件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本市体育产业基础逐步加强,呈现出量质齐升、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一是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4年的767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910亿元,年增幅18.6%。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占比已达到60%,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健身休闲、体育旅游、运动康复等加快发展,产业内容日益丰富。
二是赛事品牌影响扩大。“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举办136次全国性以上体育赛事,其中,国际性赛事占40%。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国际滑联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和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汇丰和宝马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崇明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等品牌顶级赛事已成为重要的城市名片,赛事引领作用和国际影响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健身消费群体日益壮大,消费需求和水平不断提高。路跑、击剑、羽毛球、帆船、武术、航空运动等各类观赏性、体验式体育消费渐成时尚,特色体育项目快速发展。市民运动会和市民体育大联赛取得良好反响。群众体育赛事和体育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的运动兴趣和体育技能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已有体育场地38600多个,健身苑点10040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85%。
四是产业主体加速布局。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迅速。久事、上港、绿地、东浩兰生等一批国有骨干企业加速布局体育产业,赛事运作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阿里体育、虎扑体育、百视通、PPTV等各类产业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涌现出美帆游艇、盛力世家、飞扬冰上等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体育实体。体育经纪、公关、策划投资管理等体育中介公司不断涌现,体育培训项目不断丰富。
五是产业活力显著增强。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体育知识产权服务、体育咨询服务、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服务、体育中介、互联网体育、体育产品和衍生品设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体育与旅游、文化、金融等产业的融合趋势明显,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赛事活动等核心资源的开发运作步伐加快,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二)存在不足
上海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相比,仍面临诸多方面的不足。如,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产业主体不够丰富,骨干企业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总体不高,资源优势尚未充分释放;体育赛事的社会组织、运行机构仍需健全;健身休闲有效供给不足,大众消费激发不够;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形势展望
从全球范围来看,体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通过更多的产业投资、更广泛的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互联网+体育”加速产业融合,将打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固有模式和价值链条,激发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全球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上海作为我国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以及良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文化,为吸引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和组织机构落户,打造东西合璧、多元融合的体育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全国来看,《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有力地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身休闲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为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将成为民众追求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体育市场需求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本市来看,《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的战略目标,为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服务业将成为服务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先行先试,也将为体育产业开放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国家深化体育改革的精神,牢固树立“大体育”理念,按照本市“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既定目标,以提高公众参与度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育赛事活动为引领,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以体育科技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扩大体育供给、激活体育消费、完善体育设施及布局,推动体育成为市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为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做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创新、市场主导。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扶持培育新型体育业态,进一步释放各类体育资源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坚持融合发展、战略对接。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作用,推进体育产业各门类和业态全面发展,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深化战略对接,加强体育产业与“四个中心”、建设科创中心和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部署对接。
3.坚持重点突破、项目引领。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核心的体育服务业发展。聚焦重大项目和载体建设,落实一批重大赛事活动与场馆项目,培育一批体育产业园区、基地等特色集聚区。
4.坚持着眼当前、对标全球。立足本市体育产业现状,把握未来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本市体育产业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形成本市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标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借鉴成功经验,提升产业规模和实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赛事引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融合发展、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体系,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具体目标是:
——产业规模。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左右。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带动就业超过50万人。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显著增强,在本市生产总值中比重进一步提高。
——产业特色。赛事引领效应显著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行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在体育传媒、体育金融、体育服务贸易等领域引进或培育一批领军企业,体育产业比较优势和核心特色彰显。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一核两带多点”的体育产业总体布局,落实一批体育产业重大设施和项目。重点建设体育产权交易平台、体育赛事资源平台、智慧体育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依托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打造5-10个大型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环境。在“三大球”、大型体育设施建设运营、赛事组织推广、青少年体育、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体育产业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加快建设,鼓励并吸引各类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立足体育产业发展规律,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中介、体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式发展,创新发展体育智能制造,培育壮大体育新兴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
(1)竞赛表演
基本思路: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公司合作,精心打造一批与国际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国际顶级赛事,巩固培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体育赛事,支持各类主体引进或开发各类特色体育赛事并形成品牌,构建顶级赛事表演、职业赛事表演、群众体育赛事表演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多层次的体育竞赛表演格局。争取每年举办140次左右高品质、高效益、高辐射力的体育赛事活动。到2020年,形成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基本框架。
发展重点:提升顶级品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已有网球、田径、马拉松、马术、赛车、斯诺克、自行车等品牌赛事的溢出带动效应,加大世界顶级赛事培育和引进力度,力争形成“一月一个代表性精品赛事”的良好局面。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加大世界顶级赛事培育和引进力度,提高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
专栏1“一月一赛”发展路线图
到2020年,形成“一月一个代表性精品赛事”的良好局面。重点落实“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已有八大赛事运营能力和综合效益。即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汇丰和宝马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崇明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
二是提升本土品牌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重点围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打造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上海国际皮划艇马拉松赛、“上海杯”帆船赛等2-3项原创性品牌体育赛事。
三是提升国际顶级商业赛事落户上海的吸引力。鼓励国内外体育组织和企业将其申办或购买版权的世界顶级体育赛事落户上海。到2020年,力争新增1-2项顶级赛事。
加大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培育力度。积极吸引更多拥有自主版权的重大赛事落户上海。扶持水上运动、铁人三项、智力运动、电子竞技、击剑、航空、射击、射箭、搏击等具有前沿、时尚和消费引领特征的单项体育职业赛事,打造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上海国际皮划艇马拉松赛等2-3项原创性品牌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继续办好市民运动会、国际大众体育节、市民体育大联赛、学校体育联赛等系列群众性赛事。
培育上海特色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加强职业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宣传、训练,支持足球、篮球等职业及半职业俱乐部的建设,提升上海职业体育赛事的整体实力。以足球为突破口,率先完善足球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形成中超、中甲、中乙及市、区职业、半职业足球竞赛体系;探索建立“上超”“上甲”“上乙”准职业联赛机制,探索上海市城市足球联赛、各区足球联赛、校园足球联赛等有序衔接的竞赛体系;引进国际高水平足球邀请赛、对抗赛,着力打造上海足球赛事品牌。
运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提升赛事体验。把握新消费和新技术的动向,立足现场观赏、电视媒体、智能设备等虚拟现实多层次平台,全面提升体育赛事的观赏性。积极开展赛事的在线传播与推广、在线票务等,提升赛事运营的效率。吸取上海马拉松等示范赛事的经验,推动赛展结合,加强赛事的人文关怀,积极营造上海独特的赛事文化。
(2)健身休闲
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健身休闲的社交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身休闲服务领域,加强健身休闲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到2020年,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争取达到45%左右。健身休闲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场地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加快集聚,市民参与健身休闲的意识和素养普遍增强。
发展重点:发展体现城市特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加快发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路跑、游泳、自行车、徒步、健身舞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鼓励发展极限运动、花色足球、电子竞技、棋牌、地板球、波沙球、彩弹游戏、3对3篮球、飞盘、跑酷等新兴健身休闲项目;大力发展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户外休闲项目。
弘扬代表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体育项目。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推广太极拳、气功、武术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体育项目;依托黄浦江及苏州河的区域特色,传承龙舟文化,发展龙舟运动;积极发展风筝、珍珠球、舞龙、舞狮等趣味性强的民间体育项目。
扩大健身休闲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健身设施,全面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和满意度。加快中小型、社区型健身场馆建设,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推动各区构建“15分钟体育生活圈”,形成多样化的健身休闲圈层体系。
扶持各类健身休闲市场主体。实施健身服务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优秀健身休闲俱乐部、场所和品牌活动。支持引导健身俱乐部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健身休闲”市场,鼓励各类健身休闲企业、俱乐部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休闲消费,引导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性健身休闲服务。
(3)场馆服务
发展思路:统筹场馆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优化运营管理模式,丰富经营服务内容。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新模式,着力增加场馆设施的有效供给,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力争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
发展重点:完善场馆服务体系。鼓励场馆进一步健全完善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体系,增强体育场馆的智能化、信息化开发利用水平。鼓励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发展体育会展、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
创新场馆运营机制。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场馆运营,积极探索发展PPP运营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利用老厂房、商业、文化等载体设施,兴办各类经营性体育场馆和健身场所。
加强场馆资源开发。进一步处理好体育场馆公益性与市场化综合开发利用的关系,充分挖掘利用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鼓励体育场馆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水平。
专栏2体育场馆升级为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
政府投资建设的场馆,可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委托社会机构运营。运营机构在保证向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激发场馆活力,提高场馆资源利用效率。大型体育场馆可结合体育消费、健身休闲等发展趋势打造成为重要的“未来生活方式目的地”。
(4)体育中介
发展思路:以提升体育资源配置功能为核心,聚焦竞赛表演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发挥上海服务业综合优势,激发体育中介服务的市场活力,大力培育上海本土的品牌体育经纪公司。到2020年,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运作等手段形成若干家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中介组织。
发展重点:完善体育中介专业服务。围绕竞赛表演,大力开展赛事推广、活动策划、体育赞助、体育广告、体育票务等中介服务;以运动员教练员为核心,积极开展合约经纪及商业赞助经纪等中介服务。依托上海在金融、法律及仲裁方面的资源,探索推进体育保险等跨部门的体育专业服务。
推动体育中介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体育中介资源的市场化,健全完善体育中介机构和主体的监管机制,开展有效的资格管理、机构管理、职业操守检查评估,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体育中介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5)体育培训
发展思路:大力扶持体育培训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引导更多的市民群众爱运动、会运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根据体育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创新体育培训业态和模式。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国内外一流的体育培训机构。
发展重点:重点支持发展“三大球”、网球、马术、武术、游泳、轮滑、击剑、围棋等项目培训市场。加深与国际体育机构、著名职业体育联盟、俱乐部和体育明星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有品牌效应的国际体育学校,发展高端体育培训业。加强培训服务的合格供应商制度建设,构建培训服务标准及课程规范,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完善培训项目教练员队伍建设,鼓励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开展体育培训业务。积极发挥本市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体育培训市场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2.创新发展体育用品业
发展思路:结合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体育用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引进各类体育用品总部,聚焦发展体育智能制造的研发、设计、销售等高端环节,发挥上海在市场、技术、人才和开放等方面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体育用品智能制造总部基地。
发展重点:推动体育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变。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智能化的体育产品,包括智能服饰、智能器械、智能场馆、智能运动装备、可穿戴设备等。积极发展高端运动装备制造及销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运动装备知名品牌。支持体育用品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鼓励体育用品企业进行市场拓展。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实现垂直、细分、专业方向发展,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个性化的运动需求,进行专项领域的运动品类深度开发,拓展B2C/C2C服务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发展拆装式游泳池、移动场馆等新兴领域。引导企业与运动项目协会、体育组织等开展合作,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业、用户单位、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等组建跨行业产业联盟。鼓励企业与各级各类运动项目协会等体育组织开展合作,通过赛事营销等模式,提高市场影响力。
积极扶持体育用品总部经济。加快吸引各类国际体育用品企业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鼓励国内体育用品龙头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设计、销售中心。引导体育用品制造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支持企业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体育用品的附加值和软实力。
3.培育壮大体育新业态
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体育+”,拓展体育新业态,促进康体结合,推动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把握上海金融中心及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体育金融、体育服务贸易等领域,提升上海体育资源配置功能。
发展重点:体育传媒。大力发展形态多样的体育传媒,传播体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体育精神、城市精神。加快推动体育赛事版权和转播权市场化,加强体育节目制作包装运营、品牌栏目及活动创新、衍生开发等,鼓励体育传媒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加强电视与数字媒体的结合,建立体育互联网服务平台,探索形成“平台+内容+应用+终端”产业闭环,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线下等多种渠道平台联动,促进体育赛事推广、版权运营的模式创新。
体育金融。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鼓励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基金投资中小体育企业和初创期体育企业。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发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和金融产品。完善抵质押品登记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体育科技。打造国内外领先的体育研发平台,重点开展体育大数据分析、数字健身、运动检测、电子竞技等领域的研发创新,鼓励发展“集体育、科技、娱乐于一体”的智能科技体育、体育粉丝社交网络、视频训练平台、体育游戏等初创公司。积极推进虚拟现实科技与体育结合,支持体育企业推广航模、野战运动等体育科技项目。推动体育科技和科技体育成为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特色。
体育旅游。大力宣传推广本市体育赛事,促进体旅融合联动。结合各种新兴的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等项目,开发体育休闲游、赛事观摩游、活动参与游等多种体育旅游种类,满足体育旅游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发挥重大体育旅游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发展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体育设施。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旅游度假村等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体育旅游设施。
体育服务贸易。以职业体育和体育赛事为核心,加强资本与优质体育服务贸易项目间的高效对接,扩大本市体育服务贸易行业与国际间的合作,鼓励本市体育服务贸易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健身休闲产业政策试点,培育建立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
体育健康服务。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普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运动干预,建设“慢性病运动干预”示范站。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逐步建立体质测定数据与市民健康档案数据共享机制。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其在市民中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三五”期间,编制《上海市体育产业布局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多点”的体育产业布局体系,推动体育产业项目落地、功能集聚、能级提升。
1.一核:打造中心城体育资源配置功能核心区
范围: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市化地区
主要功能:依托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好、资源配置能力强以及重点功能区、大型文体设施、品牌赛事活动集聚等综合优势,着力打造一批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专栏3“十三五”时期布局体育产业功能核心区
2.两带:黄浦江与苏州河产业融合发展带
范围:黄浦江与苏州河及沿江、沿河区域
主要功能:鼓励沿黄浦江、苏州河岸各区体育设施沿江沿河集聚,嵌入滨江开发重大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大体育”发展轴线。挖掘沿黄浦江、苏州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资源,依托特色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创意、体育文化、体育展示类项目集聚。
专栏4“十三五”时期布局两大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带
布局 | 主要功能 | 主要区 |
黄浦江滨江体育融合发展带 | 举办摩托艇大奖赛、帆船体验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做好滨江重大体育赛事项目空间预留,推动滨江重点区域转型升级;探索嵌入长三角体育产业整体格局。 | 黄浦江沿江各区 |
苏州河滨河体育融合发展带 | 举办赛艇、皮划艇、龙舟等体育赛事活动;依托特色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创意、体育文化类项目集聚。 | 苏州河沿河各区 |
3.多点:多个体育产业园区、基地等特色集聚区
布局思路:依托本市各区现有大型体育功能性设施、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交通轴线以及湖泊、绿地、水系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一批体育产业发展特色集聚区。结合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服务为核心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加快推进徐汇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工作,推进浦东新区和崇明区市级体育产业联系点工作。
(三)实施一批专项工程
立足更好体现政府引导作用,实施专项工程带动战略:
1.改革创新工程
落实好促进职能转变的改革创新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梳理、依法清理本市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定,建立体育行政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体育产业提供良好的准入环境。
落实好体育组织机构的改革创新任务。加快推进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加快体育单项运动协会改革,进一步落实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降低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加强分类指导和业务指导。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营造氛围、组织活动、服务消费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落实好试点先行的改革创新任务。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优势,积极探索体育产权交易、重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贸易等改革创新试点,为探索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积累经验。
2.赛事引领工程
创新体育赛事管理制度。建立市级重大体育赛事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赛事举办环境,降低赛事举办成本。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体育赛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为主的办赛机制。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赛事组织推广模式,着力提高赛事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明确申办赛事的机构及策略。在原有赛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申办体育赛事的策略,选择更能传递运动精神、提升上海城市活力、激发市民参与热情的体育项目作为申办目标。丰富赛事的衍生产品,提升赛事的娱乐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加大各类办赛主体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承办国际国内重要赛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推动赛事主体“引进来”和“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主体的交流合作,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国内外赛事运营公司将大型商业赛事及衍生活动落户上海,积极开创上海赛事知名品牌和项目精品。发挥本市企业承办国际顶级赛事的经验优势,鼓励引导上海赛事品牌走出去,扩大上海赛事的品牌影响力。
3.主体培育工程
引进国际体育机构。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帮助下,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各类国际体育组织机构在上海设立区域组织或分支机构。
壮大体育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体育产业公司总部、区域总部、运营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支持在沪体育企业跨区域、跨境经营,不断提升发展能级。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体育企业。开展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到2020年,力争打造2-3家大型体育产业集团,培育或吸引3-5家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上市体育企业。
扶持体育中小企业。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购买、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有效对接。鼓励设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支持小微体育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水平。
4.平台建设工程
打造体育产权交易平台。拓展赛事举办权与承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的登记交易功能,争取通过部市合作等形式推动国家体育产权交易平台落户上海。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经纪公司等到上海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开设交易席位,提升本市体育产权交易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运行模式。建立健全研发生态系统和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完善体育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打造体育赛事资源平台。依托体育产业集团、社会组织等机构,探索建立集成赛事资源、有机连接政府与市场、合理界定公益与商业边界的体育赛事功能性平台,提升赛事综合效益和运营能力。培育赛事申办承办和赛事研发培育两大核心功能,并逐步拓展赛事营销、资本运作、项目组织、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等延伸功能,构建赛事运营的综合保障服务链。
打造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体育”与“体育+互联网”发展平台。拓展体育运动大数据应用,推动政府体育数据资源开放应用,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对政府数据资源进行增值业务开发。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体育生活云平台”,集成体育设施、赛事及活动的相关信息和潮流资讯。
5.消费激活工程
倡导体育消费理念。鼓励通过体育明星公益性广告或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大力倡导健康生活。加大体育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体育知识,宣传健身效果。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激发大众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标准、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健身休闲消费粘性。
促进人群体育消费。激励各类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全面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推动青少年体育领先发展,实施国家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大力推进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发展模式,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加强体教结合,促进文化和体育课程体系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校园体育文化。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发展职工体育,加强政企合作,以体育运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个性化发展。探索建立全新的老年人体育健身系统,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培育国际体育消费。依托国际门户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培育全球体育旅游消费中心。运用国际赛事、体育会展、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综合联动,鼓励与周边国家(地区)联合开发国际体育旅游线路,带动体育与文化娱乐、旅游等相关消费。
6.融合发展工程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体育与文化、旅游、会展、商贸产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本市体育与文化、旅游、会展、商贸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体文旅会商协同发展的凝聚力。布局一批体文旅会商融合发展的项目,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上海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创建一批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或基地,围绕赛事活动、体育出版、体育影视、体育传播、体育展会、体育文化演出等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完善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实现人才、场地、资金、信息和项目层面的整合与共享,联合申报国家级区域体育产业重点示范项目,联合申办或打造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加强长三角“主题+体验”体育休闲产品的推广,打造若干条体育休闲旅游带。探索举办“长三角体育用品博览会”等活动,引导和支持体育产业主体相互合作,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合理布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依托“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重点加强在体育产业战略目标和任务确定、政策和规划制定、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强化各区政府在体育产业政策保障落地、规划布局落地、平台建设落地、重点项目落地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国家级和市级体育产业联系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二)制定配套政策
制定《体育赛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体育赛事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足球改革发展意见》和《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等配套政策,形成“1+X”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
(三)完善体育产业统计
建立本市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完善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统计数据,形成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的工作机制。加强体育产业标准制定,提升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
(四)完善财税扶持政策
完善上海市促进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支持职业体育、品牌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等进行改革。创新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等方式,按照规定予以扶持。切实落实现行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按照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照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五)完善用地政策
实施体育用地支持,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供应,实行“点供”制度。在全市范围内,体育产业项目用地可实行异地占补平衡。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关规划的重大体育项目,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供应体育项目建设用地。
(六)加强无形资产保护
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和活动的名称、标志、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制定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体育广告赞助、体育中介等经营活动的管理办法,保护体育无形资产合法权益。
(七)完善体育人才相关政策
编制和发布体育产业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着力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体育产业经营人才、体育产业研发人才和体育经纪人队伍。研究制定引进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配套政策,不断优化各类体育人才引进机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具备较好市场基础的运动项目试点运动员、教练员商业权和所有权分离。制定退役运动员安置办法,研究鼓励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