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09-04
中商情报网讯 快速消费品(FastMovingConsumerGoods,简称FMCG/快消品),主要是指那些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商品。按照商品的使用领域可以分为个人护理行业、家庭护理行业、包装食品饮料行业和烟酒行业。2016全年,在商品零售额维度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内所指涉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化妆品、日用品、中西医药、文化办公用品等七大类快速消费品零售额度共计40985亿元人民币,保守估算,我国快消品市场容量会在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进一步根据2016年我国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计算,可以估算出快消品网上流通规模在6300亿元人民币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2017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6953亿元,增长8.7%。
2017年1-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2010-201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随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在逐年扩大(虽然增速在过去的七年间连续下降),它已经成为了中国GDP增长的主体力量。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4.6%,几乎接近了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除了消费增长在本国国民经济占比中处于重要位置外,在世界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也变得重要。比如当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5年超过了30万亿元人民币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全球零售市场销售总额比重的20%,而且增速(10.7%)远高于全球零售市场整体增速(5.6%,数据来源于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根据这种现象推测“中国零售市场具有相对更强的活力和增长潜力,并有望在2019年成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托比研究也认为,虽然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的增速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连续下滑局面,但总体市场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同时,网络消费无疑是拉动整个消费经济回稳的重要把手。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747亿元,增长28.6%。
2016-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及增长速度比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过去的几年间,网络零售的增长率从2010年的2.9%持续上涨到2016年的15.5%,网络零售销售额增速在过去七年间整体保持在25%以上,远高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网络购物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比也一直保持着上升的状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7%。随着移动技术不断成熟及普及,网络购物比例会进一步保持快速上升状态。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6月份,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
正是在社会消费品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购物增速持续上升的双轮驱动下,快速消费品的在线流通增速继续保持了高位增长。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快消品市场温和增长2.6%,较2016年增速有所下降,总体表现趋紧,例如乳制品销售额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增幅从去年的8.9%下滑至今年的2.6%,不过个人护理品牌反而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销售额增速为8.3%,凸显口红效应。
数据来源:解读电商
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区总经理虞坚指出,中产阶级消费能力很强,是快消品、新品、小众品类的支持者,例如小众品类的漱口水增速70%,很大部分就是这一部分人群的贡献所致。另一个品类——气泡水与高端饮用水也已经成为中产生活方式的标志,据CTR的数据,这两类水产品上半年销售获得了29%的增速。
数据来源:解读电商
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创新力时期,“互联网+”理念推动了中国经济市场走向了百业触网的时代。“衣、食、住、行”等民生行业在互联网的经济浪潮中快速推动了我国消费品行业升级之路。同样,快速消费品网上零售的增速与我国整个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我国整个民众网络购物的习惯养成以及当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普及完成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关联。网民规模的扩大成功刺激了网络购物消费的快速增长。网络零售的增速也成功维稳了中国零售市场增速整体下滑的趋势。据《中国零售市场增速及网络零售增长贡献》数据显示,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放缓以及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增速持续下降的同时,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