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11-02
中商情报网讯:钛是一种常见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第九位,是铜的61倍。其中,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性,在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改善结构可靠性、提高机体寿命、满足高温及腐蚀环境等方面具有其他金属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用于材料化工、水利电力、航空航天、冶金钢铁等多个领域。钛产业因其优异的特性,成为《中国制造2025》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的重点。
钛合金产业链
我国是世界钛资源储量大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完整的钛产业体系。根据统计涉及显示,我国的钛材年产量约5万吨,总销量约为4.4万吨,其中内销3.6万吨。在我国,钛加工材主要被用于化工领域,其次为航空航天、电力等。近年来,我国的钛加工产业随下游需求高端化呈现结构升级,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钛材应用占比逐年提升。
钛合金的应用
钛正式成为工业性金属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1948年美国杜邦公叶成吨生产海绵钛(钛合金前级产品)为标准,其应用首先自军工和航空工业开始,后期逐步延伸至石油化工、能源工业等其他领域。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钛合金相关企业
我国钛加工产业整体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局面。在我国的“钛谷”宝鸡,存在着大小共计400家钛合金材加工厂商,其中,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和西部超导三家公司合计钛材加工年产能接近4万吨,足够支撑未来国内高端钛材市场需求。
三家公司钛材产品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宝钛股份
是我国钛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钛材产能全国第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公司产品广泛涵盖钛板材、管材、棒材、丝材,客户广布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多个领域。
2、西部材料
是我国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稀有金属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目前形成了以钛产业(含钛及钛合金加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有金属装备及管道管件制造等)为主业,覆盖金属纤维及制品、稀贵金属材料、钨钼材料及制品等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军工、核电、环保、海洋工程、石化、电力等行业和众多国家大型项目。
3、西部超导
公司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航空用钛合金棒丝材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国际上唯一的铌钛(NbTi)锭棒及线材全流程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