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11-27
中商情报网讯:2018年前三季度,广州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工业、商业、投资、营利性服务业等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708.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06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4648.66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1697.0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0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工业生产来看,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分别增长6.3%和5.3%。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5.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8.0%;电子产品制造业逐渐回暖,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8%;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长3.3%。先进制造行业中,医药、电气机械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1.1%和11.5%。传统优势行业中,符合需求升级方向和顺应智能化、个性定制等转型方向的行业增势较好,食品、酒饮料、家具、化妆品等行业产值均实现8%以上的增长。
从消费市场来看,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6736.39亿元,增长11.9%,比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89.67亿元,增长7.6%,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吃、用”刚需类消费保持热度,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1%、22.5%和13.1%。同时,消费需求的品质化趋势增强,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27.2%,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4%和11.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投资结构来看,稳步调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占比50.9%的建设改造项目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7%,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回落2.7个和1.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在高位增长的基础上有所放缓,增长45.1%,比上半年回落9.2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4.2%,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6.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3倍。大项目发挥引领作用,前三季度完成投资额超50亿元的项目共5个,合计完成投资增长3.0倍。
产业结构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州产业经济包括工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业、金融业、农业、交通运输与邮政业、信息业、建筑和房地产业以及对外经济贸易。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广东与香港将在广州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
据《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显示:广州市将优先承接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新兴行业,涉及十六大产业。产业的支持与限制一览无遗: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广州市:
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
一、电子信息
1.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
2.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显示、电子纸等新型显示器及配套材料和专用设备
3.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封装载板、微型通信电声器件、小型精密无刷电动机、新型硅微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
4.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等电子产品用材料,高性能新型电子专用生产、检测设备
5.数据处理平台类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管理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文化教育等应用软件
6.人工智能芯片、模组、软件,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慧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产品
7.射频识别(RFID)标签、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和网络设备等物联网核心产品
8.5G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下一代互联网等通信网络终端设备、新一代无线基站、数字接收终端产品及零部件
9.北斗应用产品、量子通信系统设备
10.计算机及服务器、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耗材、工控计算机、超大容量存储系统及设备、物联网应用类产品
11.可信计算、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信息安全产品
12.微纳电路的3D打印设备
13.锂离子电池
14.工业领域的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行业大数据系统安全可靠软件
15.工业互联网系统及应用
二、医药
1.化学药品制剂
2.中成药
3.生物药品
4.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
5.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
三、航空航天
1.水上飞机、无人机、地效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
2.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增材制造
3.北斗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
4.微小卫星
四、机械
1.精密轴承、齿轮、变速箱、紧固件
2.大型精密模具
3.数控注塑机
4.大型先进制浆造纸机械及零配件
5.自动化包装设备
五、轨道交通
1.大功率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制造修理
2.城轨车辆制造及维修
3.轨道交通专用装备关键系统及零部件
4.轨道交通专用装备
六、汽车
1.节能汽柴油乘用车
2.新能源车整车
3.汽车用发动机
4.传统变速器总成
七、化工
1.汽车轻量化用高分子材料等,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及配套专用材料
2.弹性体新材料
3.绿色农药新品种、新制剂
4.高纯化学试剂和化学气体
5.绿色涂料、油墨、建筑结构密封胶、特种压敏胶
八、钢铁
1.高端汽车、造船、航空用高品质钢材
2.模具钢、工具钢、高温合金、高性能不锈钢等特殊钢材
九、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1.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2.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
3.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设备与系统
十、轻工
1.钢琴、电子乐器
2.表面活性剂、助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
十一、食品
1.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
十二、生产性服务业
1.产业金融
2.第三方物流、保税物流、国际物流等现代物流服务
3.研发设计、节能环保、质量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
4.3D打印分散式服务
5.信息服务
十三、智能制造装备
1.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
2.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3.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
4.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
5.工业用增材制造设备
十四、新能源
1.陆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风电场相关系统与装备
2.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及设备
十五、节能环保产业
1.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装备
2.环保检测及监控设备
十六、新材料
1.稀土功能材料
2.化工新材料
引导逐步调整退出的产业
一、钢铁
1.炼焦项目
2.烧结机(铁合金烧结机除外)
3.炼铁项目
4.炼钢项目
5.球团设备(铁合金球团除外)
6.锰铁高炉
二、有色金属
1.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硅等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不包括铜、铝再生利用
2.钨钼、稀土,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冶炼
3.金、银,以及其他贵金属冶炼
三、建材
1.普通平板玻璃生产线
四、轻工
1.《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规定的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含汞荧光灯、高压汞灯
五、船舶
1.船舶分段出口建造项目
引导不再承接的产业
一、医药
1.大宗化学原料药
二、钢铁
1.焦化
2.炼铁
3.炼钢(符合规模要求的电炉短流程炼钢项目除外)
4.铁合金
未来定位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
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把广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国际商贸中心:广州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市场消费亮点活跃。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国际采购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未来,广州加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为商贸业辐射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枢纽型网络城市:广州正在努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是适应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传承广州城市发展脉络,实现国家赋予广州的城市定位,巩固提升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的内在要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属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以历史文化名称为名片,吸引更多全球各地的游客。
总的来说,广州的经济正在稳步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完善。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及国家有关行业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对《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目录中提出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此《目录》的推出,将加快推动广州市产业转移、优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