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双循环”战略专题: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附图表)

观产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2-02

中商情报网讯: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新发展格局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提及。其中重点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等。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内循环稳步发展、在外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之一。其中,光伏作为目前大力推广发展的一种能源,在“双循环”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双循环”光伏行业发展地位

(1)一方面是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可以保障内循环下的能源安全。

光伏发电情况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持续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为1172.2亿千瓦时。另外,据最新数据显示,1-9月我国太阳能发电量累计达1070.6亿千瓦时。

注:2020年数值为1-9月累计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全国光伏发电量2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全国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916小时,同比增加6小时;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1141小时,华北地区1010小时,其中蒙西1264小时、蒙东1240小时、黑龙江1170小时。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装机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87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00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866万千瓦。截至2020年9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23亿千瓦。从新增装机布局看,华北地区新增装机800万千瓦,东北地区新增装机127万千瓦,西北地区新增装机为197万千瓦,华东地区新增装机为350万千瓦,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204万千瓦,华南地区新增装机193万千瓦。

(2)另一方面是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技术、规模和成本均领跑全球的完整产业链,将在外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产业链来看,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的生产。多晶硅料是信息产业和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基础原材料,由石英砂加工的冶金级硅精炼而来,用于制造基于晶体硅的电池组件。多晶硅材料可以先被铸成硅锭,然后切割成片,加工成多晶硅硅片。光伏产业链中游主要环节为电池片、光伏组件等。

多晶硅

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多晶硅产业历经产能过剩、淘汰兼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部分先进企业的生产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产品质量多数在太阳能级一级品水平。2018年,全国多晶硅产能超过万吨的企业有10家,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产量超过25万吨。

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光伏市场的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呈爆发性增长,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32%,多晶硅产量达到34.2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45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单晶硅

硅料同时也可以熔炉后植入单晶硅籽晶,拉伸为圆柱晶棒,再被切割成片,加工成为单晶硅硅片。单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硅在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排列成许多晶核,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平行结合起来便结晶成单晶硅。

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发展,高效电池将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未来几年单晶硅电池市场份额逐步增大,2018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0%,2019年超过一半,其中N型单晶硅片的市场规模也将逐年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硅片

硅片是在多晶硅锭和单晶硅棒基础上进一步经过线切割机加工制成,是制造太阳能晶硅电池的基础材料。我国是硅片生产大国,国内产量占全球产量超90%。2018年我国硅片产量超过100GW,同比增长约19.1%。目前,全球前十硅片生产企业均位居中国大陆,我国硅片产量进一步扩大,2019年约为135GW。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池片

将硅片加工成为太阳能电池片,是制成光伏组件的中间工序。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效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更新换代。近年来新发展的PERC、MWT、黑硅、切半、MBB等技术不断推高转换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支撑了晶硅电池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其中,以目前所有高效电池片的技术来看,PERC电池技术是投资成本最低、产线兼容率最高、效率提升最明显的技术之一。

2019年,尽管在政策调整下,我国光伏应用市场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我国光伏各环节产业规模依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截至2019年底,我国电池片产量108.6GW,同比增长27.7%,PERC单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22.3%。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是基于电池整合的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2019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98.6GW,同比增长17.0%。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对外贸易来看,光伏产业出口量额实现“双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消息,2019年,我国光伏产业出口表现亮眼,实现出口额、出口量“双升”。光伏产业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创下“双反”以来的新高。这其中,组件出口增长最为突出,出口量超过65GW,出口额为173.1亿美元,超过2018年全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

具体来看,在海外市场的拉动下,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约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双反”以来首次超过200亿美元。其中,硅片出口额为20亿美元,出口量51.8亿片(约27.3GW),单晶硅片出口量约占70%;电池片出口额为14.7亿美元,出口量约10.4GW;组件出口额为173.1亿美元,出口量约66.6GW。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均超过2018年,创历史新高。多晶硅进口方面,虽然国内多晶硅供应大幅提升,但随着国内硅片产能的持续扩大,对海外多晶硅的需求量仍未减弱。2019年,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量约为14.1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额约为11.7亿美元;多晶硅进口单价约为8.3美元/Kg,同比下降38.9%。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总体来看,无论是内循环中的能源保障还是外循环中的出口作用,光伏无疑将是未来“双循环”发展下的一股重要、坚实力量之一,投资前景明朗。

二、“双循环”下光伏行业投资前景

由于光伏发电技术革新不断涌现、光伏产品成本持续降低,平价上网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指日可待,光伏发电成为各国重要的能源结构改革方向。根据预测,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55GW,到2022年或将达到65GW。

“双循环”时期,光伏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在发电量、装机量稳步增长、平价上网落地等因素利好下,投资前景广阔。

(1)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稳步增长,产业链将加快布局。其中,分布式光伏具有安装灵活、投入少、方便就近消纳的优点,有利于解决我国发电与负荷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大幅降低传输损失,减少对大电网的依赖,并缓解电网的投资压力。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优化太阳能开发布局、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要占到太阳能发电装机55%左右。

(2)平价上网加快产业升级

随着2021年的临近,光伏平价上网时代也即将到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我国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发电成本也在不断降低。2019年,光伏组件方面,单晶PERC组件成本降至1.31元/W左右,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降至4.55元/W左右,度电成本降至0.28-0.51元/kWh;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光伏发电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仍然有望下降至4.30元/W左右,度电成本有望下降至0.27-0.48元/kWh。

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将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目前电池、组件如大硅片、PERC+及双面等技术的发展,将有效提升组件产品功率及发电效率,跟踪支架应用、运维能力的持续提高都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同时在政策上,合理性的平价项目数量规划、优化项目布局保证消纳、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和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

(3)产品性能持续提升

技术进步仍将是光伏产业发展主题,预计产业化生产的主流高效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将超过20%,单晶硅电池有望达到22.5%-23%,主流组件产品功率将分别达到285W和320W。单晶连续投料生产工艺和大容量铸锭技术持续进步;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到30%,单晶硅片将完成金刚线切割的替代;PERC电池、N型电池规模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组件叠片、半片等先进封装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4)光伏应用进一步多样化

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水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应用模式不断推广。预计2020年及未来,随着光伏发电在各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以下几个领域的关注度也将逐步提高。

一是光伏+制氢。光伏+制氢,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实现两种新能源之间的有效应用。随着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制氢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新选择。

二是光伏+5G通信。据规划,随着5G技术的应用普及,国内至少有1438万个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同时,按照各运营商5G规模和数量计算能耗总量,5G基站全网功耗将是4G的4.62倍。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在5G领域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

三是光伏+新能源汽车。截止2019年底,我国纯电动车保有量达310万辆,随着光伏充电站/桩建设业务逐渐扩大,光伏+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将逐渐普及。

四是光伏+建筑。随着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节能水平绿色建筑逐步应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电建筑”,将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契机。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