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双循环”战略专题:中国外循环现状浅析及发展路线前景展望(附图表)

观产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2-09

中商情报网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外部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内部环境来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在此背景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利于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其中,在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外循环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对外开放现状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加大外循环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态势,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在外贸市场的地位不断加重,在对外开放的多个领域去的不俗表现。

进出口情况来看,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这是继1至9月外贸进出口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正增长。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3.22万亿元,增加24.6%。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17万亿美元,增长0.6%。其中,出口2.31万亿美元,增长2.5%;进口1.86万亿美元,下降1.6%;贸易顺差4599.2亿美元,增加23%。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3.09万亿元,增长7.8%。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增加92.6%。按美元计价,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4607.2亿美元,增长13.6%。其中,出口2680.7亿美元,增长21.1%;进口1926.5亿美元,增长4.5%;贸易顺差754.2亿美元,增加102.9%。

新业态来看,跨境电商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达到9万亿元,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约为10.66万亿元。

跨境电商行业利好不断,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发展和海外仓建设等,跨境电商行业再度迎来利好政策。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增加,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有望将近12.8万亿元。

注:上述图表中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指的是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加强,跨境电商迎多重利好,资本看好跨境电商行业,纷纷布局电商行业。据企查查数据,近十年来,跨境电商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仅309家,2014年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2015年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2136家,同比增长88.4%。随后的四年时间,年注册量均保持在2000-2500家之间。2019年,全年新增企业3191家,同比增长30.1%,比十年前数据增长9.3倍。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外协同合作来看,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它是由东盟国家首次提出,并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根据目前达成的协议来看,RCEP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统计,RCEP成员国贸易额全球占比30%。我国签署该协议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可以助力于我国将外循环链条进一步打通。

吸引外资来看,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上海是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同时也是中国首个外资独资的海外车企项目。据悉,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即将完工。

此前,特斯拉公布2020财年第三季度报。据报告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总营收为87.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1%。据特斯拉表示,为了维持今年交付50万辆汽车的目标,上海工厂的Model3产能已增加至25万辆/年。三季度,Model3/Y的产量为128044辆,季环比增长69%,同比增长60%;ModelS/X的产量为16992辆,季环比增长169%,同比增长4%。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特斯拉的产能,同时也利好特斯拉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特斯拉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涉及的产业链复杂,相应的供应商也包含不同厂家。根据特斯拉目前对国内供应链开放的情况来看,国产化速度最快的部件包括车身、底盘结构件、内外饰、动力电池、热管理、中控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在吸引外资打通外循环的同时,国产化的推动也将加快内循环发展,国内外循环相互促进。

二、外循环线路浅析

外循环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从外循环的开放路径来看,“一带一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0.4亿美元,同比下降3.8%,占同期总额的13.6%,主要投向新加坡、越南、老挝、印尼、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柬埔寨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2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6944份,新签合同额1548.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9.5%,同比增长23.1%;完成营业额979.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6.7%,同比增长9.7%。另外,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已经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30个国际组织和138个国家建立合作,涉及公路、铁路、空运、水运、服贸、能源、金融等各方面。沿线共设立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与40余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900亿美元。“一带一路”的开放路线可以进一步打通国际循环,便利投资贸易流通,建立自由贸易区域网,同时利用沿线优质要素扩大内需,带动国内循环。

自贸区、自贸港是另一重要开放路径之一。近年来,我国自贸区发展快速。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随着山东、江苏、河北新设自贸区,我国沿海省份自贸区实现全覆盖;而广西、云南、黑龙江新设自贸区,则让自贸区在沿边地区首次落地生根。至此,我国的自贸试验区达到了18个。

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算起,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我国拥有自贸试验区的省份已达18个。这18个省份,GDP总量占全国的78.7%,人口占全国的71.77%。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东北大地到西南边陲,随着这一轮自贸区方案的公布,意味着沿海省份全部打通,沿边新一轮开放也首次以自贸试验区的方式开启,制度创新的星星之火点亮全国超过一半的省份,未来将以燎原之势推动各地高质量发展。

同时,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建设利于吸引先进外资进入,便利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国内供应链建设,推动技术要素聚集发展,助力了国内外循环相互促进。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外循环的推动措施来看,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发挥我国市场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实现技术沿着从可用到好用的路径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要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出口质量,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要用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循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化深入发展机遇和成果。

三、外循环发展前景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错综复杂变化下国际环境中,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即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在此背景下,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加深外循环,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双循环”战略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