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新能源行业回顾总结及“十四五”期间规划前瞻(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1-01-19 17:45

中商情报网讯: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碳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增大,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成效。目前,在新能源行业中受到关注最多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氢能。

一、“十三五”期间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氢能源作为来源广泛、低碳环保、符合我国碳减排的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上的问题。氢的能源地位不断提升,氢能产业发展也正在迎来爆发期。此外,太阳能具有储量大、永久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就地可取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可利用的最佳能源选择之一。同时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光伏产业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实现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新能源应用情况

1.太阳能

太阳能因此便于采集、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不会污染环境、能量大等优点在新能源行业中最得以活用,同时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太阳能的利用分为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主要的应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以27.1%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太阳能发电量累计达到1307.6亿千瓦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

光伏发电市场情况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光伏发电不需要任何机械运转部件,除了日照外,也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工作;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十分方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因此,近年来,光伏发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光伏组件是基于电池整合的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十三五”期间,在2019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98.6GW,同比增长17.0%。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预计将达240吉瓦,是2015年末43.2吉瓦装机的5.6倍。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双循环专题——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从发电量来看,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2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全国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916小时,同比增加6小时;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1141小时,华北地区1010小时,其中蒙西1264小时、蒙东1240小时、黑龙江1170小时。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双循环专题——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2.风能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的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其它发电机。由于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同时也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据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风能发电量大体呈现上涨趋势,截止到2020年11月,风能发电量为3731.0亿千瓦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风电市场情况

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风电装机量达到236.2GW,新增装机量为24.6GW。自2008年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量的32.24%。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水能

水能是一种能源,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力发电是主要电力来源之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能发电量以3.1%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水能发电量达到11378.2亿千瓦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核能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是清洁能源,目前我国已建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核电站,运行情况良好。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核能发电量以17.9%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核能发电量达到3309.7亿千瓦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氢能

氢能源作为二次能源,不仅可以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重整、生物质热裂解或微生物发酵等途径制取,还可以来自焦化、氯碱、钢铁、冶金等工业副产气,也可以利用电解水制取,特别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结合,不仅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清洁,更拓展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氢气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8年中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未来,我国氢能产量也将维持增长趋势,成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国内形成京津冀、华东、华南以及华中四个区域性产业集群。四大氢能产业集群覆盖了氢能的制氢、储运及应用等领域。其中,氢燃料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车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以此形成各自的产业配套、商业应用模式等。而美锦氢能小镇位于华东氢能产业集群中,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当地的产业链。

                                                         我国四大氢能产业集群地图以及相关企业汇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十三五”期间,中国已掌握了部分氢能基础设施与一批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制定出台了国家标准86项次,具备一定的产业装备及燃料电池整车的生产能力。截至2018年底,累计入选工信部公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燃料电池车型接共计77款,并在上海、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实现了小规模全产业链示范运营,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前瞻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共60条,涉及新能源规划要点本网梳理如下: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2.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3.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4.加快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

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将得到更快发展。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表示,到2020年年底,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争取实现接近万辆的规模。氢能被视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近年来,氢能产业的热度逐年攀升。而此前国家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及要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00万辆的目标。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