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电力高速公路”迎利好 特高压行业前景分析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2-03-01 11:34

中商情报网讯:特高压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可以多能互补+跨区域输电,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两大难题。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特高压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一、中国积极推进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特高压铸就碳中和之路

特高压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技术,具备输电距离远、输电功率大、线路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的优点,能够有效解决能源供应不安全、现有电网不安全、生态环境不安全等问题,提高电网运输能力,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三、碳中和背景下特高压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特高压行业发展

特高压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特高压有利于我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建设特高压是带动电工制造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机遇,是研究和掌握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的依托工程,对于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占领世界电力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特高压有利于我国煤炭产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合理分工,缩小区域差距,为煤炭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对此,国家异常重视特高压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延长

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成“14交16直”共计30条在运特高压线路,累计线路长度35868公里,2016年-2020年线路长度复合年增速为20.63%,发展迅猛。从项目周期来看,特高压线路建设周期为2年-3年,因此随着新核准线路建设的陆续推进,到2025年我国特高压线路长度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有望突破4万公里。

数据来源:国家电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特高压跨区输电能力提升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特高压建设的主力军。据国家电网数据统计,2016-2020年国家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逐渐增长,增长幅度有所加大,2020年国家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达20764.13亿千瓦时。持续优化电网发展布局,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国家电网曾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4、特高压投资加速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其中,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根据对过往特高压项目梳理,交流线路平均投资规模为115亿元,直流线路为232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开工涉及的特高压项目规模将超6000亿元。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特高压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