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新型储能产业现状及布局分析:持续向好发展(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3-06-07 09:18

中商情报网讯: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型储能产业进入风口区。江苏推动新型储能的发展,发展电源侧储能,建立“新能源+储能机制”。

一、江苏省新型储能总体情况

江苏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和区外来电的不断增多,江苏面临的新能源消纳和系统调峰压力不断加大,加快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两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2年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的通知》《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最新政策指出,江苏将推动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规模化应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江苏新型储能持续向好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攀升,储能技术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首创了基于通信的逆变器动态无功快速控制技术,自主开发省级储能监控与互动平台,2022年5月,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常州投产。预计到2025年,江苏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260万千瓦左右。

二、江苏省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

1.锂电材料产业布局

江苏省锂电产业呈强劲增长趋势,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功能辅材、制造装备、测试认证等关键领域已积聚了一批国内细分市场“TOP5”企业,产业链条完整度达到92%。江苏省锂电材料布局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锂离子电池重点企业

江苏省工信厅数据显示,江苏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共计160余家,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占比“TOP10”企业中的8家均在江苏设有研发中心或产业基地。江苏涌现出一批如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中天储能、沃太能源等各环节的优质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分布

2022年上半年,江苏锂电池产业总产值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84.6%;电池产销分别为84.80GWh和79.72GWh,同比增长77.9%和82.0%。随着各项目的落地投产,江苏锂电产业集群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锂电生产基地26个,其中,盐城8个,南通5个,常州4个,苏州3个,南京、无锡各2个,泰州、镇江各1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盐城:盐城拥有江苏最长海岸线和最大海域面积,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可开发总量占江苏风电可开发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盐城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年平均光照时间在2280小时左右。在强大的资源优势下,盐城已经集聚了一批行业的领军企业,新能源规上企业达到了107家。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链是盐城市重点打造的地标性产业链。

南通:南通市储能产业起步较早,集聚了中天科技、沃太能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南通市重点储能企业约20家,产品范围涵盖从上游电池材料、电子元器件到中游系统集成再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领域,其中在电池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等)、电芯、电池组以及电子元器件等细分领域企业数量较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江苏省钠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

1.钠离子电池重点企业

近年来,新型储能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并进一步带动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江苏逐渐布局钠离子电池,涌现出了众钠能源、传艺科技、中科海纳等重点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4个,其中,扬州2个,常州、南通1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江苏省氢能发展现状与布局

1.氢能重点企业

江苏着力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加快氢能低成本高效制备、低温和高温燃料电池堆、关键材料等技术攻关,推动制氢和氢能储输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动氢能检测服务及应用示范。初步形成了涵盖上游氢气制备、储运,中游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行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江苏省集聚了弗尔赛、江苏清能、金通灵、国富氢能等一批骨干企业,燃料电堆、空压机、加氢站成套设备等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显著。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氢能生产基地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氢能生产基地10个,其中,苏州4个,南通3个,无锡2个,常州1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苏州:发展氢能产业是苏州前瞻谋划和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目前,苏州从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企业超过70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钢铁冶金、能源化工、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基本覆盖了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等环节。国富氢能、华昌能源、中车氢能、重塑科技等一批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重点氢能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苏州。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江苏新型储能将商业化应用

到2025年,江苏新型储能将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左右。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和灵活调节能力,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实现规模化应用,积极支持其他型式的新型储能示范应用。未来发展规划如下:

1.重点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

建立“新能源+储能”机制。市场化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按规定比例配建调峰能力。鼓励存量新能源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燃煤电厂配置新型储能调峰能力。在项目布局方面,电源侧新型储能原则上应在风电光伏电站、火电厂等电源场站内部建设,或根据需要集中共建共享。

2.有序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

电网侧新型储能重点发展方向为电网事故应急备用、延缓或替代电网工程投资。项目布局方面,在变电站或专用站址建设,直接接入公用电网,宜布局在常规输变电设施建设难度大、代价高的区域,以降低电网建设成本。应对特高压直流故障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宜布局在特高压直流落地端近区。

3.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

鼓励具备条件的用户利用分时电价政策、容量电费机制配置新型储能,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响应。用户侧新型储能应在用户内部或邻近场地建设,接入用户内部配电系统。

4.推进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

研究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系统集成与控制方案,加强数字化运维,推动高安全、低成本、长时储能发展。促进技术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规模化发展,支持液流电池、热储能、氢储能等技术路线试点示范。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

5.探索新型储能商业模式

鼓励新能源电站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鼓励发电企业、独立储能运营商联合投资新型储能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合理分配收益。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协调运营、利益共享机制。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