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2024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方向等)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4-02-22 17:53

中商情报网讯:未来产业是由原创新技术、交叉融合技术推动,能够创造新需求和新场景,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具备在未来5到15年成长为千亿规模潜力的产业。当前,北京市规划布局了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二十个未来产业,到2035年,北京市将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一、北京市二十大未来产业

为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北京市锚定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领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等20个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到2030年,北京市将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产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到2035年,北京市将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基础良好。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4%,扭转年内下降态势。同时,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建立了“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2023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全部突破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产值突破三万亿,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突破五千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高度关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持续支持本市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大模型、类脑智能、具身智能、价值与因果驱动的通用智能体等方向开展研究,产出悟道大模型、通用智能体平台等多项重大原创成果,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北京市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优势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出紫东太初、文心一言、ChatGLM、CPM、孟子等大模型产品,并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从空间布局来看,当前北京市人工智能重点发展区域包括中关村(首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聚集区等。

北京市人工智能重点发展区域:

资料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类人机器人领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机器人企业110家,已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2023年11月在经开区成立了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大模型等企业共同组建,瞄准国际前沿,将构建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生态。同时北京市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中关村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同步建设北京市机器人创新展示中心、机器人检验检测平台、机器人打样中心、机器人精加工中心,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产业链配套服务。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资料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北京经开区正在着力构建“1+N”政策体系,其中“1”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普适性政策,“N”是细分领域的专项政策。2023年北京市出台了普适性政策和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两项专项政策,支持了56家企业的71个项目建设,吸引集聚了近20个一类创新药、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品种落地。北京市政府将围绕合成生物制造、精准医疗等更多细分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重要环节,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资料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未来能源领域,北京市鼓励新型储能企业面向长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材料部件、重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新型储能示范产业园区,支持昌平区发挥“能源谷”优势,打造产教融合、央地融合的融合创新区;支持房山区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央地合作、京津冀协同的协同发展区。北京市氢能技术研究在我国起步最早,经过近二十年持续研发和企业孵化培育,现基本掌握氢能产业体系各技术路线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全产业链基本贯通,在科技创新、产业基础、支撑要素和市场应用方面具有全国领先优势。

三、北京市未来产业空间布局

北京市将挑选优势区域建设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分区打造未来产业核心承载区,优化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提升全市未来产业发展能级,各区也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力未来产业。

在未来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北京市下辖16个区,其中,海淀、朝阳、石景山、通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

海淀、石景山、通州、昌平、大兴、平谷、密云、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

石景山、房山、顺义、昌平、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

房山、通州、昌平、大兴、怀柔、延庆、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细分产业。

海淀、房山、顺义、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

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医药健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支撑北京产业发展的“双发动机”,北京市未来产业中有近半数都是来自信息和健康领域。

在未来信息领域,北京将开展6G网络架构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网络与应用融合试验平台,前瞻探索布局典型应用场景。元宇宙产业方面,将聚焦突破高性能算力芯片、虚拟现实操作系统等前沿底层技术,推进元宇宙关键技术在智慧城市、影视娱乐、数字创意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面向未来生命健康和医疗需求,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基因技术方面,将支持先进基因诊疗技术和药品在患病风险筛查、预防以及靶向治疗等领域开展临床试验和应用推广。

此外,传统产业也将向“未来”转型。北京市政府明确在未来制造领域,将面向未来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需求,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其中,类人机器人产业重点支持机器人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发展,推动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改变市民出行方式的智慧出行产业,聚焦新能源飞行汽车载运工具及无人化驾驶技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等产业技术融合。

未来能源领域围绕新型能源系统建设需求,将重点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细分产业。未来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未来空间领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北京市未来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咨询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