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表现分化加剧: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全方位对比分析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4-05-23 11:43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重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成长前景。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市场也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一、中国动力电池竞争格局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呈现出高集中度和激烈的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头部企业引领市场,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67.10GWh、105.48GWh,占总装车量的70.32%;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总装车量为66.07GWh,占总装车量的17.0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第二阶梯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对比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组成,第二梯队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市占率在1%-10%之间。第三梯队企业如多氟多、捷威动力等,市占率在1%以下。而同处于第二梯队的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竞争又是怎样的呢?

1.企业基本情况对比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中创新航是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全国第三;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拥有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储能、输配电设备等业务板块,建有独立成熟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国轩高科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全国第五。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企业经营情况对比

从近几年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的总营业收入来看,两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都在逐年上涨,2023年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270.06亿元和316.05亿元,同比增长32.54%、37.1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两家企业近年来各自的总营业成本情况来看,中创新航的总营业成本在逐年增加,从2021年的64.39亿元上涨至2023年的234.94亿元;国轩高科的总营业成本也逐年增长,由2021年的84.29亿元上涨至2023年的262.5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两家企业2021-2023年的净利润对比来看,中创新航2023年的净利润达2.94亿元,同比下降57%;国轩高科的净利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净利润达9.39亿元,同比增长201.2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比2021-2023年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的毛利率情况,中创新航的毛利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21年的5.50%上升到2023年的13.00%;国轩高科的毛利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21年的18.61%下降到2023年的16.9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企业业务布局对比

中创新航是中国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致力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和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等市场。

国轩高科系国内早期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拥有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储能、输配电设备等业务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轻型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时为储能电站、通讯基站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企业地区布局对比

中创新航目前已经设立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江门、眉山等产业基地,构建长三角,西南、中部和大湾区等产业集群,实现全方位国内产业布局;设立欧洲产业基地,筹备泰国产业基地,大力拓展海外产业布局。

国轩高科在中国合肥、中国上海、美国硅谷、美国克利夫兰、德国哥廷根、日本筑波、等地建立了八大研发中心;在合肥(标准电芯工厂、新站二期、合肥三厂、经开工厂、庐江电池)、南京、南通、青岛、唐山、柳州、桐城、宜春、滁州、金寨等地成立十四大电池生产基地,并在德国、印度、越南、泰国、美国等国布局海外生产基地。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战略布局对比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调查及市场前景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报告、行业白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查评估、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项目包装策划、产业招商&推介会等咨询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