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4-05-24 08:33

中商情报网讯: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人,是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尤其特指具有和人类相似肌体的种类。如今,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已经开启,多家公司如特斯拉、优必选、宇树科技等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系统及零部件,包括执行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及其他零部件;中游为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医疗服务、仓储物流、高校科研、工业制造、教育培训等。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1.减速器

(1)市场规模

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机构,具有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已成为高精密传动领域广泛使用的器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21亿元,同比增长5.01%,2023年约为1387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减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4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减速器相关上市企业,前50家中,浙江省分布的最多,共12家。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别为8家和6家,排名第二第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轴承

(1)产量

轴承是数控机床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起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的作用。轴承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我国轴承产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中国主轴轴承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3年中国轴承产量约275亿套,较上一年增长6.1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轴承产量将达到296亿套。

数据来源: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轴承市场中,斯凯孚(SKF)、舍弗勒(Schaeffler)、恩斯克(NSK)、捷太格特(JTEKT)、恩梯恩(NTN)、铁姆肯(TIMKEN)、日本美蓓亚(NMB)、不二越(NACHI)八大国际轴承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且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场。本土轴承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行业集中度低,人本集团、万向钱潮、浙江天马、瓦房店轴承、洛阳LYC轴承、五洲新春六家企业合计占比24.1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传感器

(1)市场规模

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096.9亿元,2019-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6%,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324.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732.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在我国传感器企业中,大立科技是少数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传感器业务占比高达90%以上,主要生产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华工科技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AI芯片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AI芯片受到广泛关注,不断涌现出新的生产设计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94.6%,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12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AI芯片行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主要代表性企业有华为海思、寒武纪、地平线等。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激光雷达

(1)市场规模

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应用渗透率提升、以及机器人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75.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2026年将达到431.8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国内多数厂商在境内、境外均有布局,产品销售范围较广。目前禾赛科技、图达通在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力较大。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控制器

(1)市场规模

智能控制器是集成通讯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而成的核心控制部件。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3.06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7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到2024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3.87万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竞争格局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以拓邦股份与和而泰为主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两者市场份额分别占比77%和13%。此外,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器厂商还包括朗科智能、振邦智能、贝仕达克等,市场份额分别占比4%、2%、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人形机器人是信息、制造、材料、能源、生命等技术的集大成者,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其创新发展蕴含巨大生产力潜能,有望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7.6亿元,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9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人形机器人专利分布情况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占比达27.3%。广东排名第二,占比达18.9%。其次分别为浙江、江苏和上海,占比分别为14.7%、9.7%和5.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人形机器人创新机构分布情况

北京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新机构数量大幅领先,包括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具有雄厚研究积累的高校院所。江苏、山东等地虽然当前开展深入研究的机构有限,但具有人形机器人研究潜力的创新机构数量较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情况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全球正迎来人形机器人与通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热潮,国内外科技龙头包括华为、小米、腾讯、三星、特斯拉纷纷入局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迎来新高,投资数量达21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54.31亿元。2024年1-4月投资数量达4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14.1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人形机器人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共14家。江苏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1家和9家,排名第二第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人形机器人企业热力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智慧医疗

人形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扩大,它们能够协助医护人员执行一系列任务,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关怀。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2.85亿元,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3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37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智慧物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人形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领域可以提高物流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903亿元,较上年增长12.9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8546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制造

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涵盖了物品搬运、拾取与放置、质量检测、贴标、装配、智慧巡检以及高危作业等多个方面。近年来,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分析及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达到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4%,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2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将达3.4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