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定位与产业基础 坪山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4-05-30 14:33


中商情报网讯: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全省工作大局和长远发展、破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产业振兴作为重要切入点抓牢抓实。在此背景下,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发展理念的深圳坪山,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做大做强做优“6+3”产业集群,以先进制造业带动城区全方位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在2023年度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中获评“优秀”等次。接下来,坪山还将持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抢抓全省“五大都市圈”建设新机遇,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贡献更多坪山力量。

一、坪山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和意义

坪山实施“百千万工程”,是积极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广度深度迈进的应有之义,是拓展自身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的关键一招。作为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深圳东部中心城区、深圳高新区核心园区和未来产业试验区”,坪山承载着“深圳未来工业看坪山”的殷殷期许,正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积极实施“6+3”产业集群建设计划,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为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两业融合”加速推进。“十四五”以来,坪山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2023年GDP达1329.89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跃居中国工业百强区第38位,首次入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五千亿元、同比增长34.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5%。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近61.3%,规上企业产值增速达61%。规上生物医药产业产值256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5%。集成电路制造环节产值占全市比重超60%,新型储能等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壮大,细胞与基因领域初步形成覆盖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免疫细胞疗法、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赛道。低空与空天产业领域,率先出台直升机固定航线的补贴政策,开通2条固定航线,重点发展低空感知系统与避障技术、飞控系统、轻量化材料、检测维修和关键零部件等赛道。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3年推动壳牌比亚迪、复星医药大湾区总部、宁德时代重卡换电等69个优质项目落地,其中百亿以上重大项目2个,十亿以上重点项目9个,亿元以上优质项目23个,签约投资额超千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持续赋能。坪山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12月,全区共有2万余家生产性服务机构,规上企业营收三年平均增长率达76%,连续突破多个千亿级关卡。2023年,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幅均在50%以上。占地645亩的大湾区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测试场于2023年8月26日正式投用。

(二)创新底色更加鲜明,高新区持续释放“强磁效应”。坪山聚焦产业科技互促双强,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65.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创新载体支撑引领。2023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46家、总数达17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22家、总数达9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累计达1223家。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坪山分中心成立,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深圳)加快建设。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深入实施“3+1+1”产业人才政策,持续推进“聚龙领军人才”“聚龙巧匠”等人才认定工作,2023年引进在坪山全职工作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17名,新增高层次人才145人。截至2023年12月,全区高层次人才总数达1030人,是行政区成立时的7.6倍。坪山工匠园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成立粤港澳(坪山)技能人才服务中心。高新区规划建设呈现“加速度”。深圳市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落地运营,片区整体统筹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环深圳技术大学创新产业带规划正加快建设,坪山高新区核心启动区规划正加快编制。2023年,坪山高新区火炬纳统企业新增97家,总数增至860家,同比增长12.7%。坪山高新区率先超额完成固投任务,完成率高达196.06%。

(三)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东部中心城区形象日益彰显。坪山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以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品质提升、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城区规划建设高质量推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创新实施“总设计师”制,开展坪山中心片区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实施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内整备优质产业用地52.39万平方米,2024年4月推出集中连片区域1821公顷。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成。开通地铁14、16号线和云巴1号线,南坪三期、坪西路等对外通道建成通车,外环高速三期开工建设,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全力打造“内畅外联”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趋向均衡发展。2023年,全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260个,小一公办学位保障率约89%,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近100%,小一、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连续三年全市领先;辖区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分别增至5.91张、3.85人,是行政区成立时的1.6倍、2.4倍;规上文化体育娱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50.3%,增速居全市各区(新区)第一。

二、坪山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

坪山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做好汕尾市陆河县、汕头市龙湖区对口帮扶工作,努力把自身发展和对口帮扶相结合,根据实际靶向施策,因地制宜找准新赛道,激活帮扶地区内生动力,有效助力对口帮扶地区汕尾市陆河县在2023年度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中获评消薄类县(市)优秀等次,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中作出坪山贡献。

(一)实施“产业链+”引导先进制造业上下游协作。近年来,坪山与帮扶地区持续开展交流互动和考察调研,研究发挥坪山“资金+技术+园区管理”优势和帮扶地区“土地+劳动力+政策+交通区位”禀赋,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一是探索“双向飞地”发展模式。坪山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等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探索“双向飞地”模式。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已签约入驻91家企业,2023年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8.7%。龙湖现代产业园初步划定约124.8万平方米地块用于飞地产业合作,挂牌深圳市坪山区-汕头市龙湖区“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区。同时,“反向飞地”的建设也如火如荼。截至2023年,陆河创新岛(坪山)已入驻企业8家,龙湖(坪山)协同创新交流中心也已挂牌成立,成为面向深圳和大湾区的展示交流平台、招商推介平台、企业对接服务平台。二是“链主”企业积极引导产业链布局。在产业协作过程中,坪山“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在引导产业链布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比亚迪集团于2015年10月在陆河设立汕尾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充产能,支持汕尾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陆河比亚迪生产基地累计的新能源大巴产值超过450亿元;储能业务稳步上升,全年产值达130亿元。

(二)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实现“以文兴产”。坪山支持帮扶地区借助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特色节日和生态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文旅、公益赛事等活动,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一是举办深圳街超巡回赛助力文体产业繁荣。坪山组织发起深圳街超“百千万工程”公益巡回赛,以足球为媒介,与各地开展非遗文化、产业协作、人才互动等全方位的交流互通。30余场巡回赛足迹遍布广东省内以及北京、香港、江西等30多个县镇村,着力打造“体育赛事+休闲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的特色文体旅生态,推动体育与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挖掘帮扶地区特色文化助力旅游市场繁荣。坪山依托陆河红色文化和特色节日,支持举办“油柑节”“世界蜜蜂日”“梅花节”等12场大型特色文化活动,策划2条亲子游线路和红色研学线路。依托生态优势,引进碳汇交易公司到陆河开发,促成省内首笔碳汇交易约732万元。引进金雄集团开发梯田和温泉资源,开发特色景观,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型农文旅产业带。

(三)构建“链上山河湖”联合招商新模式。坪山将陆河、龙湖纳入区统一招商引资版图,组织两地企业参加展会论坛、产业互动、“链上坪山”等活动,以联合招商等形式予以重点推介,共建常态化联合招商工作机制,推动“山河湖”成团“双招双引”。一是成功招引优质企业落户飞地园区。2023年,坪山联合陆河、龙湖在上海、杭州举办3场招商推介活动,吸引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共150多家单位参与。通过对坪山及“河湖”两地的产业政策、产业基金、产业空间的深入了解,鹏拓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表达了实地考察的强烈意愿,目前已成功引进16家企业。二是搭建起坪山与帮扶地区的企业合作渠道。坪山区以政府信用“背书”,搭建起坪山企业与帮扶地区企业合作的渠道,打通流通渠道、开拓销售市场,推进两地企业优势互补,支持企业共同做大做强,激发协同发展的勃勃生机。如,2024年3月,坪山区与龙湖区联合组织开展“链上坪山”对接会,由辖区龙头链主企业比亚迪、光弘科技等与龙湖区相关代表企业展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沟通,有力提升两地产业协作水平。

(四)政务服务、惠企助企改革助力帮扶地区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坪山在政务服务、惠企助企等方面改革中积累的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在帮扶过程中,有效助力龙湖、陆河明确以“重商、亲商、商业、安商、护商”为重点,着力优化提升本地营商环境。一是政务服务改革经验助力龙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坪山推出的“免申即享”“精准推送”“上门服务”等服务举措,有效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这一改革举措启发龙湖区创新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使得企业办事流程有效简化,审批事项速度明显提升。坪山区政数局还通过与龙湖区政数局建立“跨域通办”合作关系,助推龙湖区实现近100项办理事项异地代办,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二是惠企助企举措助力帮扶地区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坪山推行企业落地“全代办”,服务涵盖代办企业开办、项目立项、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4个审批流程涉及的审批事项。“全代办”服务助力陆河推动工程建设审批改革,环节由24个压缩至6个,行政审批流程有效简化。坪山还主动将“干部助企行”与龙湖“暖企服务大走访”活动联动,推动两区先进经验互相学习借鉴,通过加强企业服务提升营商环境,助力推动龙湖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坪山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2023年12月,我省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五大都市圈协同联动将进一步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坪山应立足自身功能定位与产业基础,抢抓全省“五大都市圈”建设新机遇,积极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联动省内其他都市圈,聚焦“产业共兴”“要素共享”“服务共融”“多方共建”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推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贡献更多坪山力量。

(一)深化坪山与帮扶地区产业链对接,共绘产业共兴新图景。一是深入实施“产业链+”布局。聚焦“6+3”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内发展势头迅猛且产能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进行摸排,深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重点推介、引导、保障企业向帮扶地区拓展。在新能源产业,支持比亚迪带动上下游企业落地陆河,引导坪山新能源企业与龙湖输配电产业对接,同时借鉴中山“工业微改造”经验,聚焦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在帮扶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商贸综合体和主题公园。在生物医药产业,为龙湖医药企业与坪山科研机构牵线搭桥,以“坪山研发+龙湖制造”在龙湖打造医药高端制造核心承载区及成果转化基地。二是持续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生态深度融合。发挥陆河等帮扶地区生态环境和文旅资源禀赋,发掘两地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方面的关联性,携手布局精品文旅路线,打造特色文旅IP。发挥好坪山“深圳街超”的品牌效应,创新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产业”新模式,强化资源、技术、投资等方面合作,探索以公益捐赠吸引扶贫资金,以公益比赛促进城乡区域交流。支持陆河扩大碳汇开发交易、零碳产品推广规模,实现绿富双赢。三是创新产业互助合作机制。创新共建产业园区管理模式,支持坪山城投、产投公司与帮扶地区投资开发企业联合组建相对独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公司,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园区经营、开发、融资、管理人才。优化联合招商机制,持续开展“链上山河湖”等活动,探索“山河湖”抱团共赢新模式。

(二)加大关键生产要素保障,探索跨区域要素共享新模式。一是支持“双向飞地”创新发展。加快陆河震雄工业园、深圳市坪山区-汕头市龙湖区“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共建园区。协助帮扶地区推进老旧工业园集中连片改造,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创新“反向飞地”发展模式,支持帮扶地区在坪山高新区内增设园中园、研发中心及招商展示平台,探索帮扶地区企业在坪山注册法人。聚焦反向飞地“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优化管理权限、项目转移等关键性问题,做实做细企业服务的同时,做优做好引智生态链。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统筹利用。保障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成立坪山“百千万工程”专项投资建设基金。支持坪山“腾笼换鸟”后的制造业投资企业与共建产业园加强投资合作。引导辖区四大银行、人保、产业创投中心等社会资本参与帮扶地区产业规划建设,制定专项信贷计划,探索信贷新产品和融资服务新模式,推动金融工具与先进制造业产供销精准对接。三是开展多层级人才交流。实施“研发人才”“技能人才”交流行动,引导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遴选人才向共建产业园区派驻,与帮扶地区共建众创空间、科技小院、产学研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并与当地政府协调在住房、医疗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比亚迪、荣耀等企业,以及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和职业院校与帮扶地区企业结对联动,“订单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服务共融新体系。一是加快跨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调加快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建设,推动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完工通车。持续协调深河高铁纳入上位规划,增强枢纽辐射能级。推动丹梓北路、临惠路、金联路等深惠跨界道路衔接,配合推进惠坪高速一期工程建设,争取省级主管部门加快批复深惠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方案,稳妥处置深惠边界土地遗留问题。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围绕教育、医疗等薄弱环节,在现有帮扶成果基础上,探索跨区域办学、医疗联合体或专科联盟合作,加强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将教育、医疗合作经验逐步向住房、生态等领域合作复制推广,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为产业、科研人员跨区域有序流动打下基础。试行打造深惠汕融合发展示范带,加快深惠汕深度一体化进程。三是做好政务服务跨区域衔接。利用好深圳、坪山在政务服务、惠企助企、基层治理、民生诉求等领域的改革经验、创新做法,助力帮扶地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简化行政办事流程,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提升治理效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拓展坪山与帮扶地区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事项,进一步促进两地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全面接轨。

(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多方共建参与的新格局。一是创新企业参与产业协作的形式。借助坪山与帮扶地区同属客家文化聚集地优势,号召海内外乡贤回乡在坪山与帮扶地区同步投资。引导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创新采用资金、技术、股权、管理、品牌等形式参与产业协作。支持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加大在帮扶地区项目布局,鼓励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从事检验检测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业机构推动服务功能向“反向飞地”和帮扶地区“外溢”。二是支持科研院所助力帮扶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坪山辖区高校、科研机构在产业赋能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通过科研项目合作、派驻科研团队、成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补齐帮扶地区研发短板,助力当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深圳技术大学参与省“双百行动”,支持学校在结对地区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暑期、实习等机会,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当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三是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专项帮扶。充分利用辖区生物医药产业协会、高层次人才协会等专业性社会组织在资本、技术、市场和人才优势,引导其积极参与帮扶地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事项,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政策研究室)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现代服务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