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2-07 08:42
时间:02-07 08:42
时间:02-07 08:42
时间:02-07 08:32
中商情报网讯: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储能方式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新型储能作为破解能源存储难题的利刃,正以迅猛之势崛起,为构建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注入全新活力。
一、新型储能定义
新型储能是指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储热、储冷、储氢技术等。具体分类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政府相继出台《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行业现状
1.累计装机规模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新型储能可调节平抑新能源并网的波动性,缓解调峰压力,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同比增长126.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1.3GW。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区域装机情况
当下,多地加快新型储能发展,11省(区)装机规模超百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是:山东398万千瓦/802万千瓦时、内蒙古354万千瓦/710万千瓦时、新疆309万千瓦/952万千瓦时、甘肃293万千瓦/673万千瓦时、湖南266万千瓦/531万千瓦时,这些省份装机规模均超过200万千瓦。宁夏、贵州、广东、湖北、安徽、广西等6省区功率装机规模均超过100万千瓦,能量装机规模均超200万千瓦时。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市场结构
近年来,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众多技术路线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3年底,在不同技术路线市场占比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出海订单分布
从储能出海看,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GWh,主要市场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应用场景分布
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应用最多的场景是发电侧,占比60.1%;其次是电网侧,占比34.8%;用户侧占比最小,仅有5.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重点企业
1.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
根据宁德时代公司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收2590亿元,归母净利润360亿元。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收中,67.55%由动力电池系统创造,17.28%由储能电池系统创造。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汽车及相关产品。
根据比亚迪公司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5023亿元,归母净利润252.4亿元。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中,75.82%由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创造,24.17%由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创造。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鹏辉能源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锂铁电池、锂锰电池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钴酸锂系列产品、磷酸铁锂系列产品、三元材料和多元复合锂材料系列产品、锂铁电池、锂锰电池、锌空气电池等。
根据鹏辉能源公司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鹏辉能源实现营收56.48亿元,归母净利润0.6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派能科技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储能电池系统和电芯。
根据派能科技公司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派能科技实现营收14.12亿元,归母净利润0.3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瑞浦兰钧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25日。公司是中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公司专注于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包括用于储能包的电池插箱、电池簇及储能集装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瑞浦兰钧公司财报,2024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实现营收75.97亿元,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在2024年上半年瑞浦兰钧营收中,42.23%由储能电池产品销售创造,37.63%由动力电池产品销售创造。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发展趋势
1.钠离子电池储能有望落地
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大规模运用不断取得新进展。2024年,全国首座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建成投运,大唐湖北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一期工程也顺利投运,广州发展的自建大型钠电储能项目进行了首批电池交付。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钠离子电池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商业化进程也会加速,有望在储能、交通等多个领域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有力补充。
2.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
人工智能行业正取得重大发展,在应用方面,生成式AI广泛用于内容创作,自动驾驶在多城市开展服务,医疗AI在诊断和药物研发等方面进展显著,工业AI优化生产,语言理解与跨语言AI提升沟通效率。2024年11月工信部公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在新型储能制造业广泛应用。在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储能有望加速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
3.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得以拓展
当前新型储能在发电侧和用户侧应用场景占比较小。2024年11月,工信部公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实施示范应用场景拓展行动。随着政策的推动,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有望拓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时间:02-07 08:42
时间:02-07 08:42
时间:02-07 08:42
时间:02-07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