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2-12 09:35

中商情报网讯:AI芯片是专门为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计算任务而设计的硬件,也被称为AI加速器或计算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市场对AI芯片的需求正不断增加,无论是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还是物联网等领域,都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AI芯片来支持AI算法的运行和数据的处理,AI芯片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AI芯片的定义及分类

AI芯片是专为人工智能计算任务设计的芯片,通过软硬件优化加速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算法,广泛应用于视觉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AI芯片主要包括GPU(图形处理单元)‌、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专用集成电路)‌、类脑计算芯片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AI芯片行业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将AI芯片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国家科技战略重点。通过《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以“自主可控”为核心,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攻关和产业链整合,推动国产芯片在性能、生态和应用场景上的突破。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AI芯片行业发展现状

1.AI芯片市场规模

AI芯片作为专门为人工智能计算设计的集成电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41.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至153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AI芯片市场结构

从细分市场来看,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GPU‌仍然是AI芯片的主力军,特别是在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中表现出色,市场占比达到89.0%。NPU、ASIC、FPGA等市场份额正在快速增长,市场占比分别为9.6%、1.0%和0.4%。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AI芯片行业投融资

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AI芯片行业投融资热度升高。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芯片行业投融资事件达88件,总融资金额高达1383.31亿元。从投融资轮次来看,近几年中国AI芯片行业的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B轮及前期阶段,中国AI芯片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AI芯片企业注册量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AI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企业注册量平稳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当前中国AI芯片相关企业共计9.98万余家。从企业注册情况来看,2021-2024年中国AI芯片相关企业注册量从1.47万家增长至2.06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AI芯片企业布局

当前,中国AI芯片行业已形成以华为、寒武纪、地平线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覆盖云端、边缘端、终端等多个市场。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及生态建设方面表现突出,推动了中国AI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增长,这些企业有望在全球AI芯片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AI芯片行业重点企业

1.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旗下海思半导体是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在AI芯片领域,华为通过昇腾(Ascend)系列芯片布局云端与边缘计算市场,同时结合华为云、鲲鹏服务器等生态,构建了完整的AI计算解决方案。昇腾芯片已在中国AI芯片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尤其在智慧城市、安防、医疗等领域表现突出。华为与多家车企合作,推动昇腾芯片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

2024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营收5859亿元,较去年的4522.6亿元增长29.55%,归母净利润为628.70亿元,较去年的728.86亿元下降了13.7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寒武纪

寒武纪是中国首家专注于AI芯片设计的上市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以“端云一体”战略为核心,覆盖云端、边缘端和终端AI芯片市场,致力于为AI计算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寒武纪在AI芯片领域技术领先,尤其在云端训练芯片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与多家互联网巨头、车企合作,推动AI芯片在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利润亏损7.2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0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6.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22%;云端产品线收入0.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77%;边缘产品线收入0.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地平线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AI芯片企业,专注于边缘AI计算。公司以“AI芯片+算法”为核心,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覆盖自动驾驶、智能摄像头、机器人等领域。地平线是中国自动驾驶AI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与理想、长安、上汽等车企达成深度合作。公司在智能摄像头市场也占据重要份额,广泛应用于安防、零售等领域。

4.平头哥

平头哥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设计。公司以“普惠AI”为理念,推动AI芯片在物联网领域的普及,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智慧城市等场景。平头哥在AIoT芯片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尤其在RISC-V生态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与多家智能家居、工业控制企业合作,推动AI芯片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5.燧原科技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云端AI训练与推理芯片,是中国高性能AI芯片的代表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为数据中心提供高算力、低功耗的AI解决方案,覆盖互联网、金融、医疗等领域。燧原科技在云端AI芯片市场表现突出,已成为中国高性能AI芯片的重要供应商。

五、AI芯片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加速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国内芯片企业。国产化进程的加速降低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提高了国家的信息安全水平,并促进了国内芯片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针对AI芯片的制裁措施,虽然短期内对国产AI算力建设和大模型进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中长期而言将有助于AI算力芯片产业的国产替代加速。

2.技术创新与迭代加速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AI芯片在算力、能效比、灵活性等方面将得到显著提升。异构计算、小芯片技术、封装技术等将成为未来AI芯片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这些技术创新将推动AI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3.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AI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安防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芯片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新兴领域,AI芯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例如,在医疗领域,AI芯片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疾病诊断等方面,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