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03-18 17;23

中商情报网讯:“十四五”时期,是上海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合作的关键五年。产业园区作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和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重要承载,是培育产业新动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载体和创新平台。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动本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上海产业园区聚焦国家战略,围绕本市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持续优化营商投资环境,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园区显示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1、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向产业园区集中,对提升全市产业竞争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2020年,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4万亿元上升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77.7%提升到81.1%;五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上缴税金达到2256亿元和5097亿元,同比增加193亿元和514亿元。国际汽车城、金桥开发区、康桥工业园和松江经开区等12个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比“十三五”初增加5个。

2、增强科技创新承载力

到2020年末,产业园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220家,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185个,累计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近11万个;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71 家,外资研发中心 481 家;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 14 家,众创空间 500 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37家。张江、临港、漕河泾、紫竹、市北等产业创新重要承载区发展各具特色,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一批细分领域创新主体和“隐形冠军”加快涌现。

3、打造要素资源高产田

到2020年末,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达76.3亿元/平方公里,较“十三五”初67.4亿元/平方公里,产出绩效同比提升13%,超额完成75亿元/平方公里的规划目标;园区单位土地上缴税金10.4亿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长29%。落实“四个论英雄”,建立以提质增效、集约利用为核心的产业用地要素资源高效率配置制度,实施差别化的政策供给,推动产业园区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和产出绩效。

4、展现特色园区显示度

强化载体建设,聚焦特定产业方向、特优园区主体和特强产业生态,面向全球发布首批26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工业总产值规模和营业收入分别超过3000亿元和4000亿元,集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近1000家,上市企业150家,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战略持续推进,发挥临港、漕河泾等品牌园区带动效应,提升全市产业园区能级水平。推动桃浦、南大、吴淞、吴泾、高桥以及金山二工区、杭州湾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加快转型步伐。

5、激活产业发展新空间

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为全市园区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土地减量化等工作形成重要支撑,累计创建20个绿色生态园区,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973项、成片调整重点区域51个,涉及土地82000亩,腾出的土地厂房为新兴产业导入提供高品质空间,为全市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做出引领示范。全市划定规划产业区块线,增量产业用地超过60平方公里,为实体经济优质项目提供充足的产业新空间。

在瞄准向世界一流产业园区目标迈进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变化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从管理模式看,产业园区已由传统空间开发和功能建设为主的模式,逐步向以产业生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运营商转型,园区主体应超越地域边界,在更大范围内链接整合产业资源;从资源要素看,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已由增量带动为主,转为更加依靠存量更新内生驱动的时代,产业用地储备和供需平衡面临压力,存量用地盘活更新亟需破局;从经济密度来看,产业用地开发强度、投资强度和建设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园区形态品质、产业导入能级和产出绩效的期待更高;从产城融合看,与人才对创新环境的需求相比,城市功能有待提升,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商业服务、文体医疗和租赁公寓等配套设施仍需加快改善。

二、 面临形势

1、全球经济发展格局面临新一轮变革,主动适应新产业格局成为战略选择。世界呈现竞争优势重塑、经贸规则重建、力量格局重构的叠加态势,新冠肺炎疫情使大变局加速演变,各大经济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安全,我国也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实体经济的主阵地,上海产业园区要借助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关键窗口期,以卓越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集聚更多产业链高端核心环节,加速创新链、价值链和生态链升级步伐,突出竞争重围。

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进入加速期,协同化、融合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伴随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未来长三角区域将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和创新链等经济要素端实现跨界无缝衔接,形成经济发展协同合作、资源要素高效联通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将给上海带来更广阔的产业经济发展腹地。作为上海实体经济的核心载体,产业园区要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

3、上海深化建设“五个中心”迈向关键期,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成为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作为上海实体经济的创新源,产业园区要围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好和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率先构建符合市场规律、与国际惯例规则充分接轨的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提高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

4、新旧产业动能转换步入提速期,塑造特色园区品牌成为必要任务。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呈现出明显的承上启下阶段性特征,传统工业、房地产等“旧”动力将继续走向弱化趋势,新消费、新经济等“新”动力处于关键能量积累期。上海产业发展面临需求冲击“快变量”与转型升级“慢变量”相互交织的局面,长期和短期相结合、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结合的新旧功能转换有效机制亟待建立。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上海产业园区要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产金融合和产学融合发展,塑造特色园区核心竞争力,打响世界级园区品牌。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高举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旗帜,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创新引领、集聚卓越、绿色集约、共享融合”为原则,以园区数字化转型、产业能级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为抓手,全力集要素、兴产业、强功能、优生态,加快形成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代表上海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特色产业园区,打响世界一流园区品牌,成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发动机,助力塑造“上海制造”品牌的主阵地、创新源、增长极和载体核,打造上海新一轮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新篇章的亮丽名片。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高端化为重点、以品牌化为战略、以数字化为手段、以特色化为优势,加快园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集聚卓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全市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布局,培育支持园区开发主体做优做强,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向卓越科创园区迈进,实现从“制造区”到“智造区”的蜕变。

——绿色集约。将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更加强调底线约束和绿色低碳,集约高效配置产业用地资源,加快推动存量低效用地更新盘活,提升土地经济密度和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园区。

——共享融合。深化拓展“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战略内涵,发挥上海产业园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协的辐射带动作用,谋划区域更广、质量更高、协同性更强的产业园区发展道路,推动产业成链、园区成网,打造形成创新策源能力的园区集群。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稳固要素保障、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创新浓度、提高经济密度和产城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园区产业特色驱动、数字化赋能和服务化转型,建设一批高品质产业空间载体,聚焦主导产业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推进特色产业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响品牌,汇聚形成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品牌卓越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创新引领、环境良好的绿色产业园区生态体系。到2025年,全力打响5个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园区品牌、50家特色产业园区和50个精品微园,加快建设7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和5个数字新基建标杆园区,特色产业及关联产业产出规模占园区比重达到5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园区达到15个,完成10个重点产业发展区域整体转型升级,更新盘活产业用地50000亩,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0家。

上海“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主要指标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2025年
园区体系 1 特色产业园区 50左右
2 精品微园 50左右
3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0
数字化转型 4 数字新基建园区 5
5 智慧星级园区 50
6 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10
总量 规模 7 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万亿元 3.2
8 营收收入 万亿元 14.5
9 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园区 15
创新浓度 10 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 1500
11 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 12000
12 企业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 万件 15
经济 密度 13 单位土地产值 亿元/ 平方公里 80以上 力争85
14 单位土地营业收入 亿元/ 平方公里 210
要素 投入 15 新增产业用地 平方公里 50
16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 10
17 产业用地更新盘活面积 50000

四、发展导向

“十四五”期间,在全市现状产业园区基础上,优化布局提升园区能级水平,稳定空间保障园区持续发展,创新融合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形成“品牌园区引领、特色园区支撑、精品微园联动”的园区生态体系,推动上海产业园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布局,提升园区能级水平

服从服务国家战略,落实临港新片区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按照先进制造业“一极战略引领、三带集群支撑、五个新城发力、特色载体驱动”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提升能级、五区激发潜力、新城创增长极、长三角辐射联动”的布局导向,突出品牌园区与特色产业园区的节点作用,强化园区在全市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聚焦城市更新的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形成“一轴、三带、多节点”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

上海市产业园区“一轴、三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图

“一轴”:产业生态创新发展轴,形成临港新片区引领、张江科学城策源、虹桥商务区辐射的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要素集聚点和经济增长极,汇聚全球商务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提升创新浓度和经济密度,引领上海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不断跨越新高度。

产业生态创新发展轴

1、临港新片区

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以专业特色园区为载体,加快培育世界级“硬科技”企业,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生物医药四大特色世界级前沿产业新高地,摘取更多制造业的“皇冠明珠”,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聚焦386平方公里范围,以“一带多区”的产业整体空间布局为核心,增强高端产业聚集度和显示度,力争建设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东方芯港:围绕芯片全品类、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横向推动各类晶圆产线扩产提能,纵向扩充补全IC存储设计、特种装备材料、封装测试等产业链领域,前瞻布局光电子芯片产业,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和装备材料创新中心。

生命蓝湾:对标美国波士顿生命科技城,聚焦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建设涵盖诊断、药物、手术和健康服务的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大飞机园:依托大飞机总装基地,加速集聚航空发动机、机体结构、复合材料、内饰内设、工装设备、机载系统等配套产业,推动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快速建设,针对围网内先行启动区,同步开展航空产业项目投资和供地准备。

信息飞鱼:深度融入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以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建设为核心,在探索建立安全高效的跨境数据流动体系上实现突破,打造集产业集聚、展示交易为一体的跨境便捷交互的“国际数据港”,建设“数字丝路”的国际枢纽口岸。

海洋创新园:以“海洋+智能制造”为产业链特色,构建“一平台、一中心、一试验区”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体现科技之力量的“产业会客厅”,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智能蓝色经济产业生态圈。

2、张江科学城

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科学城和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战略目标,依托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优势,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核主导产业集群,形成“创新源、产业核、联动廊”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成为引领全市高端产业的增长极和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引擎。总体规划面积由95平方公里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和特色产业园区,集聚一批领军型高科技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打造“两园、两谷、一岛、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两园: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联动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基地、中试产业区等平台载体,打造国家级全产业链的集成电路集群;张江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围绕在线技术、模式、业态、制度集成创新,成为上海在线新经济的产业首选地。

两谷:张江药谷,依托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际医学园(细胞与基因产业园)、张江总部园、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打造医学医药医械医疗“四医联动”的世界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张江机器人谷,按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模式,搭平台、聚企业、建场景、造基地,打造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一岛:张江人工智能岛,实施人工智能岛空间拓展计划,构建全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形成面向全球、引领全国的张江人工智能新地标。

多基地:依托张江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构建国际化、高能级的民营企业总部枢纽;着力提升上海浦东软件园能级和品质,打造世界级软件产业创新社区;依托银行卡产业园打造金融数据港,联动龙阳路区域,加快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3、虹桥商务区

聚焦高端赋能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支撑“3+6”新型产业体系,探索新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示范应用,成为全球高端总部机构集聚、国际人才交流密切、高端商务活动频繁的功能复合型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联通国际国内综合交通新门户、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高品质的国际化新城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规划面积151平方公里,形成“一核、四片区”的总体格局,布局若干个有竞争力、有规模的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

核心区:商务区核心功能主要承载区,依托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综合交通枢纽两大功能性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动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集聚发展,提升完善交通枢纽功能,营造创新先行的发展氛围。

南虹桥片区:以强化发展国际化公共服务功能和高端服务经济为特色,围绕前湾地区培育产业生态,建设多元功能融合的中央活动区,加快生命健康、文创电竞、集成电路设计、在线新经济、特色金融及专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东虹桥及机场片区:以突出发展枢纽经济为特色,重点聚焦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智能互联网、智慧出行、时尚创意、人工智能、数字贸易、金融科技、大健康等产业发展。

西虹桥片区:以聚焦发展会展商贸为特色,突出“科创+商务”的核心功能定位,放大北斗导航和会展商务等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会展经济带来的流量优势,加强高能级商贸主体的对接与引进,促进会展商贸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北虹桥片区:以重点发展创新经济为特色,依托制造业基础和土地资源二次开发,高水平建设北虹桥科创中心、北虹之云,集聚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领军企业,重点发展总部研发、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三带”:沿江、沿湾、沪西三条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增强产业辐射的影响力,探索产业动能转换与空间提质增效,推动园区物业形态、产业能级、区域功能、产出效益升级,努力打造区域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典范。

沿江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由金桥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大飞机总装基地、宝武钢铁基地、宝山高新园、长兴海洋工程及船舶制造基地等组成,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布局高端芯片、大飞机、船舶海工等战略领域。

沿江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

金桥开发区:聚焦5G产业生态园,围绕5G+未来车、5G+智能造、5G+大视讯三大主导产业,坚持做大存量与做快增量相结合,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首发制造、示范制造、智能制造转型,打造世界“智造城”。

外高桥保税区:以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为承载,聚焦功能复合和产业升级,深化“保税研发+功能运营”,发挥保税区片区制度创新的先导模式,打造国际一流保税区,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资源配置重要节点和开放枢纽门户重要前沿。

南大智慧城:围绕“环上大科技创新园”建设,聚焦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和科创体系,形成“数字+科创+产业”多维度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双链”协同发展的“数字科创”新地标,打造上海“北转型”标杆示范区。

吴淞创新城:构建“产业+特色+服务”相结合的功能业态体系,形成“四新双创两高”产业集群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精品钢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打造碳中和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区域发展新引擎。

宝山高新园:发挥南北园区比较优势,形成协同倍增效应,建设成为“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的重要承载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链接点”。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聚焦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医疗器械装备生产等领域,加快生物医药创新产业资源集聚。超能新材料科创园,构建以新材料牵引、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为支撑、平台总部经济加持的产业体系,打造具有较高品牌标识度与影响力的“国际超能谷”。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以“制造+应用”为产业发展重点,建设成为长三角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引领区、中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标杆区、全球重要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造中心。

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围绕“船海港”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全生命周期需求,推进临港长兴科技园、长兴海洋科技港二期建设,加快上海交大海洋装备研究中心、北斗海智产业园、长兴海洋芯片区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世界级海洋装备岛。

沿湾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沿杭州湾北岸延伸到奉贤、金山,形成以上海化工区、东方美谷、金山工业区、金山二工区为主体的园区集群,发挥产业用地空间优势,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重要“增量区”。

沿湾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

上海化工区:围绕化工主体生产项目核心区域,合理规划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等功能板块,打造精细、绿色、高附加值的化工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发挥电子化学品专区品牌优势,延伸发展先进制造特色工艺、关键材料、核心装备,形成具有一流水平的关键产品系列。依托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营造化工行业优良创新创业生态,形成化工新材料成果转产业培育及技术交流的平台。支持奉贤分区打造化工新材料特色园区,重点发展高分子复合、高性能水性、高性能膜、高端医疗等材料和化工生产性服务业。

东方美谷:赋能“未来新城”建设,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检测检验、展示体验、平台交易”功能为一体的美丽大健康全产业链平台,成为全球时尚前沿的新高地,打造世界级美丽健康产业的“硅谷”。

临港南桥智行生态谷: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智能连信息安全研发服务平台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核心功能设施建设运营,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集聚区。

金山工业区:聚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成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上海湾区经济增长强引擎,力争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湾区生物医药港,重点围绕细胞免疫和基因治疗、疫苗和大分子抗体药物等领域,培育CRO研发和CDMO代工平台,发挥张江基地合作平台优势。华东无人机基地,围绕“华东无人机空港”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目标,打造全域开放的低空综合应用场景及规制标准首发地。新型显示产业园,围绕面板龙头企业打造完整AM-OLED产业链,依托功能平台建设,推动上游材料、装备和下游企业,加快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链集聚发展。

金山二工区:形成以节能环保、绿色材料、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3+1”产业格局,提升碳谷绿湾产业园品牌价值,成为全市工业园区“二转二”整体转型发展的示范区,打造环杭州湾经济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高地。

沪西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包含国际汽车城、嘉定工业区、青浦工业区、松江经开区、莘庄工业区、闵行经开区、紫竹高新区等优势园区,强化与长三角区域的联动发展,成为体现本市高端制造业实力的重要区域。

沪西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

国际汽车城:打造汽车文化卓越、城市形象一流的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和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汽车新能港合理有序推进基地二期规划开发,打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特色引领示范区;嘉定氢能港构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体系,融入“长三角氢走廊”建设计划。

嘉定工业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等产业领域,建设为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和产城融合样板区。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向2.0版本发展,率先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打造传感器及智能硬件的战略高地。

青浦工业园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前沿产业,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氢能、生物医药和保税加工贸易等特色领域,培育高端产业集群。青浦生命科学园聚焦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打造全市重要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

北斗西虹桥产业基地:强化基地创新孵化作用,加快赵巷分园建设,促进北斗导航及相关产业实现集群规模化发展,形成产值过百亿的“北斗+智能信息”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产业集聚高地。

松江经开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存量工业用地转型为突破,提升经济密度、产业高度和创新浓度,打造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高地。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构建特色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聚焦企业培育、产业链精准招商、前沿技术突破、关键要素集聚等任务,打造长三角协同发展、接轨全球的生物医药创新示范基地。

G60电子信息国际创新产业园:围绕松江综保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五大中心”的产业定位,形成涵盖制造、研发、销售和检测维修的全方位电子信息产业链。

临港松江科技城:深入推进G60科创走廊桥头堡建设,持续拓展园区空间布局,全面推进要素集聚和生态打造,高质量推进云廊二期、G60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科技绿洲三期等地标载体建设。

莘庄工业区:在智能汽车、卫星应用等领域形成2-3个具备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退二优二”转型,打造成为上海西南部产业融合转型发展的示范引领园区。

闵行开发区:以世界500强企业集群为核心,以智慧研发和智能制造“双智联动”为支撑,加强存量资源盘活利用,推动西区开发建设,打造集总部、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紫竹高新区:形成以信息软件、数字视听产业为主导,生命科学、智能制造、航空电子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加快研发基地二期、数字创意港三期和信息数码港改造等载体建设,通过校企互动合作,打造“东方硅谷”。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以建设浦江创芯之城为契机,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2+1+1”特色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浦江基因未来谷、东方智媒城、B地块等建设,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新标杆。

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重点发展智能运载、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和智能新硬件等“四智”产业,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建“智生产、智生活、智生态”的产城示范区。

“多节点”:以漕河泾开发区等品牌和特色园区为支撑,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推进城市更新提升经济密度,加快滨江水岸经济发展带等重点区域核心产业和要素集聚,打造活力四射的产业创新生态圈。

品牌与特色园区多节点

漕河泾开发区:以园区数字化转型、产业能级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为抓手,促进“五型经济”融合发展,探索园区二次更新有效范式,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转型示范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区。

西岸智慧谷:瞄准人工智能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以AITower西岸智塔为旗舰,打造集总部办公、国际交流、应用展示、研发转化为一体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建设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策源、产业集聚和应用示范“上海高地”。

长阳秀带:加快推动头部企业产业功能落地,加速军工路地区转型升级,通过数字赋能加快制造业转型发展,推动有条件的地块实施存量更新,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在线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的试验场、先导区。

中以(上海)创新园: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等领域,构建以以色列创新署授牌孵化器、高等院校、创新资源库为切入点的国际协同创新网络,成为中以创新合作示范区和国际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地。

虹桥临空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枢纽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三大产业生态,形成数字健康、数字出行、数字创意和人工智能新地标,打造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和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桥头堡。

(二)稳定空间,保障园区持续发展

稳定产业发展空间规模。优化产业集聚区边界范围,将工业用地作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守住工业用地“底线”,严格控制“退二进三”土地用途转变。突出产业地图的指引作用,合理安排产业用地储备计划,力争实现“地等项目”,推动土地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确保重大产业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坚持“四个论英雄”理念,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存量用地更新盘活,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用地开发强度和产出绩效。

打响“一城一名园”品牌。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契机,按照打造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实现新城品牌、产业品牌、园区品牌的有机统一。坚持产业在新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高起点布局高端产业,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产业体系,新增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着力将五个新城建设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区。

打响“一城一名园”品牌

嘉定新城打响“国际汽车智慧城”品牌,以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为依托,建设“汽车智造领跑+智能传感领航+精准医疗领先”的特色产业体系,打造发展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

青浦新城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承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和国家进口博览会战略,承接虹桥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市西软件信息园创新辐射,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形成最具活力的数字经济发展带。

松江新城打响“G60科创走廊”品牌,构建“一廊九区”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全力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

奉贤新城打响“东方美谷”品牌,形成生命健康、美妆日化、食品保健“三品”协同引领的特色产业格局,成为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国际企业布局首选地和全球时尚前沿新高地。

南汇新城打响“数联智造”品牌,以数字赋能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特色,推进数据便捷联通,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端前沿产业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端产业基地。

(三)创新融合,发挥特色园区载体功能

打造园区特色化发展新体系。通过园区目录管理,构建以产业生态为核心的品牌园区,以聚焦产业链为载体的特色产业园区,以打造产业链细分环节为节点的精品微园,突出产业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五个百亿规模的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育精品微园,围绕产业链协同配套和补链强链,增加产业园区科创空间,形成十个具有国内领先的特色产业创新生态圈。

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水平。服务全市“3+6”重点产业需求,打造一批高品质空间载体,全面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个“上海方案”,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提升产业引领功能,增强未来发展动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叠加各类要素、政策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高地”和综合政策“洼地”。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分布图

五、重点任务

(一)提质增效专项

1、提高产业质量优势。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提升项目优选标准,对新增项目实施分区分类引导,严把土地供应和产业准入关,引导产业链价值与土地价值区位合理匹配。培育100个本土“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支持园区企业创建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智能工厂车间,加强上下游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互补共生的园区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2、实施园区服务赋能。支持园区培育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联盟、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的集群服务组织,建立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流程的产业服务体系,强化对技术研发、投融资、产业链资源、创新创业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的资源链接与服务供应。打造30个园区集成服务商和200个园区专业服务商,进一步提升园区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水平。

3、建设“双碳”生态园区。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聚、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理念,推动产业园区向循环生态园区转型,建设10个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绿色园区、零碳园区试点创建。发挥中国宝武生态圈碳中和技术核心产业、相关延伸产业集群等优势,打造碳中和产业示范园。打造集成性高、覆盖面广的“双碳”园区服务平台,实现园区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

(二)载体提升专项

4、强化新城产业支撑。坚持产业在五个新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创新驱动、错位协同的产业体系。打响嘉定新城国际汽车智慧城、青浦新城长三角数字干线、松江新城G60科创走廊、奉贤新城东方美谷、南汇新城数联智造品牌。加大在产业空间、财税资金、产业人才支持力度,着力将新城打造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5、建设特色园区载体。按照符合市级产业地图规划指引、具备优秀园区开发运营主体、特色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空间的标准,开展特色产业园区和精品微园甄选和培育工作,建立统计制度和综合评价办法。聚焦特定产业方向、特优园区主体、特强产业生态,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构建园区特色化发展体系。精品微园以更集约用地方式,集聚企业和功能要素,形成特色产业链节点,成为园区特色化发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6、推进园区高端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打造专业化产业招商和市场化园区运营团队。开展园区品牌提升行动,建立园区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提升园区的认知度、竞争力和影响力,探索形成园区差异化开发建设标准和运营管理体系。推动特色产业园区成为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服务首站”、优势产业集群的“核心节点”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高地”。

(三)转型升级专项

7、加快重点区域城市更新。落实上海城市更新条例要求,建立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产业用地更新机制,以“工业转工业”为主攻方向,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双向发力、一二级市场双轮驱动,鼓励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共享,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和园区更新转型,形成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有效提升土地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水平,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促。

8、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成片区域调整转型,加快低效产业退出,盘活存量空间资源,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对涉及生产运行、城市保障、应急安全等方面的产业进行调整,确保产业链配套完整和城市安全。对本市重点控制的化工、建材、四大工艺、有色金属、传统机械加工、危化品生产储存等行业进行总量排摸,参照国家政策对有条件的行业实施产能等减量置换,结合本市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实施。

9、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全环节政策覆盖:鼓励对建筑物、设施进行调整或拆除,支持原有空间资源改扩建;重点推进整治淘汰类并列入关停计划的项目;加快盘活调整腾出的载体空间,对已实现存量资源再利用、符合产业导向的,亩均产值或税收达到各区平均水平的,给予后补贴和奖励;对列入各区计划和减量化的予以支持推进。

10、完善差别化工具政策。动态更新修订《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科学设定存量企业调整筛选标准,制定“严于过去、高于全国”的行业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装备、产品等限制和淘汰类条目体系。衔接“差别电价”、“超定额累进水价”等差别化价格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等分区管控要求指引,依法依规利用综合手段推进转型发展。

(四)创新强产专项

11、强化创新策源能力。瞄准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形成具有创新策源功能的园区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成果迸发的新高地。建设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联盟,培育一批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的标杆企业,集聚一批领军型高科技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推动园区建立多元主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共建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12、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新增10个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引领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中央研究院,鼓励研发机构开放协同,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利用园区或闲置厂房、楼宇等加快建设集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投融资对接、成果转移转化、技能培训等功能的双创平台。

(五)品牌联动专项

13、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全面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定统一的产业用地分类标准、出让制度和管理政策,探索统一的产业准入、投资促进和政策扶持,鼓励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跨省域调剂。通过产业链环节优势互补、协同合作,提高产业园区的产出和经济密度,推动形成10个区域合作标杆园区。

14、园区品牌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在品牌、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人才等方面优势,通过品牌输出带动资本和产业联合,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鼓励国家级、市级开发区与乡镇工业区,通过品牌、管理、股权等多种合作方式实施联动发展。发挥企业集团的产业规模优势,支持加强园区和企业集团之间的市场化联动合作。

15、释放园区主体活力。强化对园区平台赋能,支持其建设和运营定制厂房、标准厂房和研发通用类物业,进一步释放国资平台招商活力和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认定一批特色明显的园区开发区主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园区运营监管激励约束机制,对承担园区整体发展功能的园区开发主体及经认定的园区平台主体,制定考评激励制度,落实属地责任。

六、数字化转型

主动拥抱数字时代,紧抓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以“数字底座、数字运营、数字经济、数字示范”为重点,将园区打造成为以全面感知和泛在联接为基础,具备主动服务、智能进化等能力特征的有机生命体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一)筑牢园区数字底座

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数字底座。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万物互联、数据可感”的原则,系统部署园区物联感知体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园区要素全面AIoT化。以园区数字孪生平台为基础,构建园区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园区高效运营。

加快推进园区新基建建设。建设千兆光网、5G、IPv6、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资源,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数字化支撑能级。规划建设智能建筑、智能化园区公共设施,实现建筑及公共设施状态可感、精细管理、开放共享。

完善园区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搭建大数据资源平台,融合区块链、零信任等数字信任基础设施,推进园区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形成与数据资源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技术架构、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及应用场景,构建全闭环、系统性的“云网端边数安”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二)赋能园区数字运营

搭建园区智能中枢。实现基于“一张图”的可视化一网统管和基于数据的决策革命,打造“轻量化、集中化、智慧化”的数治园区新范式。聚焦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应急管理、园区安全、能源环境等领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主动精准服务等功能,实施基于大数据的可持续高效运营。

打造智慧投资促进平台。倡导实施面向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鼓励园区建立企业库,形成园区产业链画像和企业画像,利用大数据实施智慧精准招商。基于访客、能耗、企业经济税收等数据支持,科学实行重点帮扶、政策制定、产业变更、腾笼换鸟等园区决策。

实现园区服务一网通办。创新“一码通”服务数字化示范场景,实现“数字服务零距离”,实施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营造便捷、舒适、高效、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构建开放的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体系,配置双创空间、科学家社区和共享实验室等,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利用。

(三)做强园区数字经济

加速数字产业链集群集聚。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领域产业水平。疏通数字产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贯通发展,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聚区,形成数字产业生态链强大吸附力。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支持“上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鼓励“用数”,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推进“赋智”,打造数字化生态。发展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培育壮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形成园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以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支持关键数字技术先试先用,发挥产业图谱对于固链、强链、补链的赋能效应。鼓励园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联动体系。培育规范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主体,探索园区大数据交易流通机制,构建具有活力的数据运营服务生态。

园区数字化转型专项

智慧园区:完成《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地标修编,编制《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构建智慧园区星级评价体系。持续推进智慧园区星级评定,提升园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水平。

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发挥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试点示范园区辐射效应,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协同生态,发挥园区对于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创新发展的载体性作用,推进“工赋上海”建设。

数字新基建园区: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倡“云网边端”布局,融合应用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网络、物联网、IPv6、卫星互联网、云计算、存算数据中心等信息基建技术。

平台+园区:强化工业互联网功能性平台赋能作用,围绕监测监管、综合管理、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等应用场景方向,形成面向园区的资源整合共享、产业链分工协作、企业协同创新、转型升级服务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四)创建园区数字示范

创建数字化转型特色示范区。围绕未来出行、智慧生活等特色功能,支持各区创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重点聚焦嘉定未来·智慧出行示范区、市北数智生态园、普陀海纳小镇、杨浦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张江数字生态园、临港数字孪生城、松江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等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以数字经济生态化发展为核心,打造面向国际的创新转型先导区。

探索“未来城市”区域标杆实践。以“数字维度”引领“空间之变”,打造数字江海、嘉宝智慧湾等特色突出、功能集聚的三生融合示范区域。促进园区新场景应用,引导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推动数据赋能百业,鼓励企业加大场景开放力度,发展场景驱动型产业,实施全面、整体、特色、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

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嘉定未来·智慧出行示范区:以打造国家智慧交通先导实验区为引擎,率先形成智慧车列、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丰富公共交通出行模式,推动企业数据和政府数据的融合互通,打造数据共享、实时互动的MaaS平台,形成“共享+智能”的城市智慧出行网络,探索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出行体系。

市北数智生态园:以“数字化产业社区运营商”为定位,形成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为特色的数智产业集群,围绕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构建数智创新赋能体系,成为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的标志性区域,在全市率先打造“块状化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静安样板”。

普陀海纳小城:依托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以联动畅通长三角循环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长三角沿线城市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路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良性互动,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共同构建创新驱动、数字引领、三镇链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杨浦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围绕大创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地标,以城市交通轴、生态景观轴、创业成长轴三大轴线为基点,建设数字孪生、数字IP、数字健康、云原生、智慧出行等数字化特色场景链,打造以互联网领军企业为引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生态链。

张江数字生态园:打造产业数字底座,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区,依托丰富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先进的硬核科技,实现产业赋能,打造上海在线新经济的产业首选地、人才蓄水池、业态创新炉、集成应用场、制度先行区,形成在线技术、模式、业态、制度集成创新。

临港数字孪生城:聚焦国际创新协同区,充分融合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数字孪生试验区建设成为集原创技术、应用技术和开发实体为一体的自完备区域,建设创新魔方、创新晶体等数字化地标,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产城融合自循环样板。

松江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以“数字+生态”为核心、“基地+基金”为着力点、“供给+需求”为切入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率先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先导区和国家级数字产业创新集群区,打造“创新平台引领、应用场景示范、产业集群汇聚”的研用产一体化数字经济新格局。

七、保障措施

(一)市区统筹联动

1、建立统筹推进机制。更好发挥全市产业园区和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市、区两级专项工作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抓好政策顶层设计、服务托底支撑和产业生态培育。加强市区投促联动,指导园区制定出台投资促进专项政策,提升精准招商和精细服务水平。

2、完善园区评价考核。完善产业园区统计体系和评价考核办法,开展园区综合评价。将园区产业的集聚度、成长性、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特色产业园区先建后评、分类指引、动态调整的基础和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园区,支持重大项目布局,保障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指标需求。

3、加强园区规范管理。切实做好产业园区产业用地供应和流转情况的跟踪监督,加强产业准入管理,加强对园区平台认定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全链条绩效管理体系,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市重大项目,加大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力度,优化产业用地供地流程方案。

(二)优化营商环境

4、支持园区扩权赋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事项审批、规划调整和土地供应等机制,逐步下放园区开发主体的自主决定权,引导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向园区聚集。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助力上海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5、形成园区标杆示范。园区作为“产业生态服务商”,是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鼓励特色产业园区在开发建设标准、产业生态培育、招商运营管理、企业服务规范、产城融合配套等方面积极探索,强化政策集聚政企协同,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丰厚土壤,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三)市场资源配置

6、优化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益,探索公募REITs等新型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更新转型,探索设立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形成“基金+基地”综合优势。支持园区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创新融资、并购咨询、境外并购贷款等服务。

7、拓宽市场融资渠道。优化“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的融资贷款联动服务机制,为园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补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动园区与银企战略合作,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园区主体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政策宣传

8、完善园区服务配套。鼓励园区主体通过引进优质医院、合作办学等方式,提升区域医疗教育配套水平,优化园区商业娱乐、文体休闲等功能。打通园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合理布局地铁站点规划、公交接驳路线和快速路出入口,加快停车场、加油站、充电桩等公共设施建设。

9、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园区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将产业类项目的配建比例集中统一建设。拓展打通多种类型人才租赁住房的筹措和衔接渠道,满足不同类型产业人才不同生活、发展阶段的居住需求,促进五个新城和特色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职住平衡和产业发展。

10、做好政策宣贯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全方位政策宣传,加强面向园区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政策及时精准推送,开展政策的系列宣贯和解读,提高政策的普及率、覆盖面和知晓度。建立政策跟踪评估和反馈机制,结合市场主体反映,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优化,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特色服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