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节能减排的概念界定及战略意义
第二章 中国节能减排严峻形势
2.1 经济环境分析
2.1.1 宏观经济概况
2.1.2 对外经济分析
2.1.3 工业运行情况
2.1.4 固定资产投资
2.2 社会环境分析
2.2.1 碳减排压力
2.2.2 系统性节能
2.2.3 双控目标难度
2.2.4 生态文明建设
2.3 中国环境质量整体情况
2.3.1 空气质量
2.3.2 土地质量
2.3.3 地表水质量
2.3.4 地下水质量
2.3.5 湖泊(水库)质量
2.3.6 海洋水质分析
2.4 中国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分析
2.4.1 化学需氧量(COD)
2.4.2 空气质量指数(AQI)
2.4.3 细颗粒物(PM2.5)
2.4.4 可吸入颗粒物(PM10)
2.4.5 二氧化硫(SO2)
2.4.6 二氧化氮(NO2)
2.4.7 臭氧(O3)
2.4.8 一氧化碳(CO)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总体成效分析
3.1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工作发展成就
3.1.1 节能总体概况
3.1.2 单位GDP能耗
3.1.3 万元GDP能耗
3.1.4 工业增加值能耗
3.1.5 公共机构人均能耗
3.2 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分析
3.2.1 二氧化碳减排状况
3.2.2 SO2、NOX排放量
3.2.3 细颗粒物减排状况
3.3 企业节能减排状况分析
3.3.1 企业节能减排进展
3.3.2 企业节能减排问题
3.3.3 企业节能减碳建议
第四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环境分析
4.1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发布动态
4.1.1 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意见
4.1.2 “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工作方案
4.1.3 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源头防控意见
4.2 中国工业节能相关政策
4.2.1 工业节能技术装备目录
4.2.2 节能减排税收减免优惠
4.2.3 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计划
4.2.4 工业节能监察管理办法
4.3 工业细分行业节能减排政策
4.3.1 煤炭工业
4.3.2 钢铁行业
4.3.3 冶金建材
4.3.4 石化化工
4.3.5 造纸工业
4.4 2019-2021部分地区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规
4.4.1 北京市
4.4.2 云南省
4.4.3 山东省
4.4.4 浙江省
4.4.5 吉林省
4.4.6 新疆自治区
4.5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4.5.1 总体要求和目标
4.5.2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4.5.3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4.5.4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4.5.5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4.5.6 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4.5.7 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五章 2019-2021年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分析
5.1 2019-2021年工业节能减排概况
5.1.1 工业节能概况分析
5.1.2 工业节能特点分析
5.1.3 工业能源消耗情况
5.1.4 工业节能企业情况
5.1.5 工业节能经营模式
5.2 2019-2021年中国重点工业企业减排进展
5.2.1 华能集团
5.2.2 鞍钢集团
5.2.3 吉林石化
5.2.4 上海石化
5.3 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进展面临的问题
5.3.1 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长
5.3.2 西部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5.3.3 信息化绿色化协同仍要加强
5.3.4 工业节水环节亟需高度重视
5.4 中国节能减排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建议
5.4.1 工业节能行业建议
5.4.2 工业节能降耗对策
5.4.3 工业转型节能减排措施
5.5 中国工业节能未来发展趋势
5.5.1 工业单位能耗下降
5.5.2 行业用能结构优化
5.5.3 工业节能空间压缩
5.5.4 绿色制造全面发展
5.5.5 产业节能技术融合
第六章 2019-2021年中国重点领域工业节能减排进展分析
6.1 2019-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1.1 能源替代水平
6.1.2 污染物排规模
6.1.3 技术节能途径
6.1.4 行业发展目标
6.1.5 相关有效措施
6.2 2019-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2.1 能源消耗规模分析
6.2.2 钢铁能源能耗对比
6.2.3 废钢铁的循环利用
6.2.4 行业绿色发展建议
6.3 2019-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3.1 行业发展特点
6.3.2 行业能耗状况
6.3.3 企业发展情况
6.3.4 能效领跑企业
6.3.5 节能减排目标
6.3.6 相关应对措施
6.4 2019-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4.1 单位产品能耗
6.4.2 污染减排挑战
6.4.3 行业发展技术
6.4.4 行业发展趋势
6.5 2019-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5.1 火电减排政策环境
6.5.2 煤电减排放量分析
6.5.3 煤炭节能减排措施
6.5.4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6.6 2019-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6.1 汽车排放标准分析
6.6.2 汽车污染排放情况
6.6.3 新能源车节能减排
6.6.4 汽车节能减排途径
6.7 2019-2021年中国造纸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7.1 废纸回收情况
6.7.2 行业环保政策
6.7.3 绿色制造技术
6.7.4 行业减排约束
6.7.5 行业发展趋势
6.8 2019-2021年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6.8.1 行业发展现状
6.8.2 节能减排进度
6.8.3 节能减排目标
6.8.4 行业发展措施
第七章 2019-2021年中国建筑行业节能减排进展分析
7.1 2019-2021年中国建筑行业运行现状
7.1.1 政策扶持分析
7.1.2 行业运行现状
7.1.3 市场发展规模
7.1.4 行业经营情况
7.1.5 市场发展风险
7.1.6 行业趋势展望
7.2 2019-2021年中国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综述
7.2.1 行业发展标准
7.2.2 市场能源消耗
7.2.3 建筑节能建设
7.2.4 节能减排方式
7.2.5 装配式建筑节能
7.3 2019-2021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全面分析
7.3.1 行业扶持政策
7.3.2 行业补贴标准
7.3.3 行业评价指标
7.3.4 绿色建筑面积
7.3.5 项目发展情况
7.3.6 行业竞争现状
7.3.7 市场规模预测
7.4 中国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主要任务
7.4.1 引导建筑面积合理增长
7.4.2 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7.4.3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7.4.4 消纳更多可再生能源电力
7.4.5 优化区域建筑能源系统
7.4.6 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发展
7.5 中国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机遇
7.5.1 公共建筑节能机遇
7.5.2 建筑节能发展前景
7.5.3 建筑节能发展目标
7.5.4 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第八章 2019-2021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进展分析
8.1 2019-2021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8.1.1 行业运行情况
8.1.2 行业投资分析
8.1.3 碳排放情况
8.1.4 绿色发展成果
8.1.5 行业能耗概况
8.1.6 发展前景展望
8.2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案例
8.2.1 发展ETC促进节能减排
8.2.2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示范
8.2.3 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
8.2.4 河南省公路预防养护措施
8.3 共享出行在中国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作用分析
8.3.1 共享出行总体绿色发展
8.3.2 共享单车节能减排成效
8.3.3 网约车节能减排成效
8.3.4 顺风车节能减排情况
8.4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分析
8.4.1 多式联运发展
8.4.2 水运节能技术
8.4.3 智能化分析技术
8.5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措施
8.5.1 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目标任务
8.5.2 关注并且统筹相关生态环境要素
8.5.3 推进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第九章 2019-2021年中国部分地区节能减排状况
9.1 京津冀
9.1.1 节能减排现状
9.1.2 能源消耗情况
9.1.3 空气质量情况
9.1.4 减排行动方案
9.1.5 推进协同发展
9.2 长三角
9.2.1 节能减排现状
9.2.2 能源消耗情况
9.2.3 减排行动计划
9.2.4 降耗相关措施
9.3 辽宁省
9.3.1 能源消耗现状
9.3.2 污染物排放量
9.3.3 节能减排技术
9.3.4 节能减排机遇
9.4 山东省
9.4.1 节能减排现状
9.4.2 生态环境状况
9.4.3 建筑节能发展
9.4.4 节能减排目标
9.5 四川省
9.5.1 节能减排现状
9.5.2 生态环境状况
9.5.3 全省能源装机量
9.5.4 节能减排发展举措
9.5.5 节能减排发展规划
9.6 贵州省
9.6.1 能源消耗现状
9.6.2 节能减排成效
9.6.3 生态环境状况
9.6.4 节能减排目标
9.7 广西自治区
9.7.1 节能减排机遇
9.7.2 节能减排成效
9.7.3 节能减排对策
9.7.4 节能减排目标
第十章 2019-2021节能减排背景下能源产业调整现状
10.1 2019-2021年中国能源利用现状
10.1.1 能源生产规模
10.1.2 能源消费规模
10.1.3 能源消费结构
10.1.4 能源价格走势
10.1.5 能源利用效率
10.1.6 能源消费趋势
10.2 2019-2021节能减排背景下中国新能源发展综述
10.2.1 新能源消费需求
10.2.2 新能源装机量
10.2.3 新能源发电量
10.2.4 能源消纳状况
10.2.5 节能减排优势
10.3 中国“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转型方向
10.3.1 智慧能源系统特点
10.3.2 智慧能源节能方式
10.3.3 能源物联网节能
10.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成效
10.4.1 行业产销规模
10.4.2 行业积分政策
10.4.3 快速发展原因
10.4.4 商业销售模式
10.4.5 碳减排情况
10.5 中国节能减排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10.5.1 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转型
10.5.2 清洁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10.5.3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产业价值链之——循环经济
11.1 2019-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综述
11.1.1 社会价值及作用
11.1.2 总体发展情况
11.1.3 总体发展目标
11.1.4 重点发展任务
11.1.5 重点工程建设
11.2 2019-2021年中国固废循环经济发展
11.2.1 一般工业固废
11.2.2 工业危险废物
11.2.3 城市生活垃圾
11.2.4 城市医疗废物
11.2.5 电子产品固废
11.2.6 大宗固废利用
11.2.7 建筑垃圾处理
11.3 中国园区循环化改造现状
11.3.1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
11.3.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目标
11.3.3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方向
11.3.4 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11.4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的借鉴经验
11.4.1 垃圾处理借鉴经验
11.4.2 污水处理借鉴经验
11.4.3 循环农业借鉴经验
第十二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经济价值链之——节能环保产业
12.1 2019-2021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行现状
12.1.1 产业发展形势
12.1.2 行业发展现状
12.1.3 产业运营状况
12.1.4 产业市场结构
12.2 中国节能环保行业细分产业规模分析
12.2.1 污水处理行业规模
12.2.2 垃圾处理行业规模
12.2.3 大气治理行业规模
12.2.4 土壤修复行业规模
12.2.5 环境监测行业规模
12.3 智慧环保行业发展情况
12.3.1 发展驱动因素
12.3.2 行业市场规模
12.3.3 行业竞争格局
12.3.4 行业发展前景
12.4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2.4.1 产业项目市场转化难
12.4.2 政企合作地位不对等
12.4.3 产业价费机制不健全
12.4.4 企业技术创新力不强
12.5 促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12.5.1 完善政策体系
12.5.2 强化技术支撑
12.5.3 拓宽融资渠道
12.5.4 规范市场管理
12.6 中国节能环保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2.6.1 污水治理领域
12.6.2 土壤修复领域
12.6.3 生产治理领域
12.6.4 VOCs治理领域
12.7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12.7.1 政府投资环保业规模
12.7.2 环保PPP项目投资规模
12.7.3 节能环保行业投资价值
第十三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经济价值链之——环保设备行业
13.1 2019-2021年中国环保设备行业发展综述
13.1.1 环保设备行业概况
13.1.2 总体市场规模分析
13.1.3 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13.1.4 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13.2 中国环保设备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13.2.1 污水处理设备
13.2.2 大气治污设备
13.2.3 噪声控制设备
13.2.4 环境监测设备
13.3 中国环保设备行业重点研发领域
13.3.1 大气污染防治装备
13.3.2 水污染防治装备
13.3.3 固体废物处理装备
13.3.4 土壤污染修复装备
13.3.5 污染应急处理装备
13.3.6 环境监测专用装备
13.3.7 污染防治专用材料
13.3.8 噪声振动控制装备
13.4 中国环保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3.4.1 技术优化路径
13.4.2 行业发展趋势
13.4.3 未来发展前景
第十四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经济价值链之——节能服务产业
14.1 2019-2021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综述
14.1.1 行业概念简介
14.1.2 产业发展特点
14.1.3 行业发展规模
14.1.4 企业数量规模
14.1.5 项目投资规模
14.1.6 节能减排能力
14.2 2019-202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分析
14.2.1 行业发展概述
14.2.2 行业发展背景
14.2.3 行业商业模式
14.2.4 项目投资规模
14.2.5 节能减排成果
14.2.6 优秀项目发展
14.3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4.3.1 宏观环境风险
14.3.2 资金需求压力大
14.3.3 节能服务能力不均衡
14.4 中国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
14.4.1 完善相关政策
14.4.2 拓宽融资渠道
14.4.3 建立配套制度
14.5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14.5.1 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
14.5.2 节能服务市场产值将会变得更大
14.5.3 综合性能源服务成为发展新趋势
14.6 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4.6.1 行业前景展望
14.6.2 行业政策机遇
14.6.3 产业投资机遇
14.6.4 企业发展趋势
第十五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经济价值链之——碳交易市场
15.1 碳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15.1.1 产生背景
15.1.2 战略意义
15.1.3 市场机理
15.1.4 体系架构
15.2 2019-2021年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15.2.1 全球碳排放情况
15.2.2 碳交易市场规模
15.2.3 碳交易市场特点
15.2.4 碳市场区域分布
15.2.5 碳交易市场进展
15.2.6 碳市场价格走势
15.2.7 碳市场经验借鉴
15.2.8 碳交易市场前景
15.3 2019-2021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5.3.1 碳排放的目标
15.3.2 市场交易机制
15.3.3 市场交易规模
15.3.4 试点市场状况
15.3.5 市场建设特点
15.3.6 市场分布状况
15.3.7 市场成交价格
15.3.8 市场体系建设
15.3.9 市场建设建议
15.4 中国全国碳市场主要建设方向
15.4.1 科学设定碳目标
15.4.2 尽快明确煤电定位
15.4.3 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
15.4.4 合理修订发电行业基准值
15.4.5 进一步协调完善市场机制
15.4.6 完善市场风险防控机制
15.4.7 制度设计尽可能减少交易成本
15.5 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15.5.1 市场前景展望
15.5.2 市场发展趋势
15.5.3 市场发展机遇
15.5.4 市场投资方向
第十六章 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16.1 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
16.1.1 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现状
16.1.2 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建议
16.1.3 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要点
16.2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6.2.1 建设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6.2.2 建设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16.2.3 提高建设技术质量的方法
16.2.4 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应用
16.3 农机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与应用
16.3.1 农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现状
16.3.2 农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分析
16.3.3 农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措施
第十七章 2019-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典型案例分析
17.1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案例——苏州工业园区
17.1.1 工业园区概况
17.1.2 工业园区建设背景
17.1.3 低碳发展战略举措
17.1.4 低碳战略推进成效
17.2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案例——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园区
17.2.1 工业园区概况
17.2.2 低碳发展战略举措
17.2.3 低碳发展经验总结
17.3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案例——内蒙古鄂托克经济开发区
17.3.1 工业园区概况
17.3.2 低碳发展战略举措
17.3.3 低碳发展经验总结
17.4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案例——青海省格尔木昆仑经开区
17.4.1 工业园区概况
17.4.2 低碳发展战略举措
17.4.3 低碳战略发展成效
17.4.4 低碳发展经验总结
17.5 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项目——新中港
17.5.1 项目基本情况
17.5.2 项目建设价值
17.5.3 项目实施进展
17.5.4 项目投资概算
17.5.5 环境保护情况
17.6 污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项目——金科环境
17.6.1 项目基本概述
17.6.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7.6.3 项目投资情况
17.6.4 项目选址情况
17.6.5 项目环保情况
17.6.6 项目实施计划
17.6.7 项目投资风险
17.7 节能环保产业案例——天地环保公司
17.7.1 项目基本概况
17.7.2 项目投资价值
17.7.3 项目投资概算
17.7.4 项目实施进度
17.7.5 项目土地情况
17.7.6 项目环保情况
17.7.7 项目审批情况
第十八章 2018-2021中国节能减排行业优势企业运营分析
18.1 双良节能
18.1.1 企业发展概况
18.1.2 经营效益分析
18.1.3 业务经营分析
18.1.4 财务状况分析
18.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1.6 公司发展战略
18.1.7 未来前景展望
18.2 中材节能
18.2.1 企业发展概况
18.2.2 经营效益分析
18.2.3 业务经营分析
18.2.4 财务状况分析
18.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2.6 公司发展战略
18.2.7 未来前景展望
18.3 隆华科技
18.3.1 企业发展概况
18.3.2 经营效益分析
18.3.3 业务经营分析
18.3.4 财务状况分析
18.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3.6 公司发展战略
18.3.7 未来前景展望
18.4 龙净环保
18.4.1 企业发展概况
18.4.2 经营效益分析
18.4.3 业务经营分析
18.4.4 财务状况分析
18.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4.6 公司发展战略
18.4.7 未来前景展望
18.5 龙源技术
18.5.1 企业发展概况
18.5.2 经营效益分析
18.5.3 业务经营分析
18.5.4 财务状况分析
18.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8.5.6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九章 中国节能减排行业的投资前景分析
19.1 中国节能减排投资环境分析
19.1.1 能源结构优化提速
19.1.2 绿色制造水平提升
19.1.3 行业集聚持续增强
19.1.4 市场结构迎来变革
19.2 中国节能减排投资方向分析
19.2.1 节能减排投资领域
19.2.2 节能环保投资动态
19.3 融资渠道及模式分析
19.3.1 主要特点简述
19.3.2 融资方式分析
19.3.3 融资模式创新
第二十章 2022-2027年中国节能减排的前景趋势分析
20.1 中国细分行业下节能减排发展潜力分析
20.1.1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潜力
20.1.2 核电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20.1.3 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潜力
20.1.4 工业机械节能减排潜力
20.1.5 有色金属节能减排潜力
20.1.6 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20.2 2022-2027年中国节能减排行业预测分析
20.2.1 2022-2027年中国节能减排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20.2.2 2022-2027年中国节能环保行业总产值预测
20.2.3 2022-2027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预测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6-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3 2016-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4 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5 2020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6 2020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7 202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8 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9 2020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0 2016-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1 2020-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12 2020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13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14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15 2020-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16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图表17 2020年33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
图表18 2020年33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19 2020年337个城市六项污染物各级别城市比例
图表20 2020年337个城市六项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图表21 2020年337个城市六项污染物超标天数比例年际比较
图表22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23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图表24 2020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
图表25 2020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前/后30位城市
图表26 2020年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水质状况
图表27 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当月)
图表28 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累计)
图表29 2021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当月)
图表30 2021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累计)
图表31 2020年中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
图表32 2020年中国管辖海域水质分布图
图表33 2020年沿海省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海域面积比例年际比较
图表34 2012-2020年中国GDP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对比情况
图表35 2012-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
图表36 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电耗变动情况
图表37 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