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及中国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2-01-26 15:56

中商情报网讯:肿瘤细胞与正常的人体细胞具有极为相似的生理属性,传统的化疗方法大多数无法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人体细胞,在杀灭肿瘤细胞时也会杀伤正常人体细胞,导致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如能有针对性的开发药物抑制该类细胞信号通路或人体激酶,即可在尽量不影响人体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即俗称的靶向药物。

小分子靶向药通常指分子量小于1000的靶向药物,有效成分来自化学合成或天然提取物。分子量大于1000的靶向药物通常称为大分子药物,较具有代表性的为各类大分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Fc融合蛋白、抗体片段等。与大分子药物相比,小分子药物结构简单、穿透性较好、研发难度较低,是包括靶向药在内的各类药物研发重点。

市场规模

2001年FDA批准全球首个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将慢性粒细胞患者的10年生存率提升至83.3%,从此肿瘤治疗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8年全球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为414亿美元,预计2022年全球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将达到640亿美元,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2.66%。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8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为114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将达224亿元,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7.53%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融资情况

小分子药物领域由于新技术的兴起和Licencein模式的出现,在近几年增长明显。新技术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分子药物研究上的应用逐渐成熟;PROTAC、分子胶等新作用方式则还在较早期的阶段。另一方面,Licencein模式由于本身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也进一步促进了小分子药物领域的吸金能力。2021年,我国小分子药物领域投融资事件达204起,较2020年增加71起,投融资金额达352.58亿元,较2020年减少19.94亿元。

数据来源:动脉橙、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发展前景

1.国家发布系列政策支持抗肿瘤药物创新研发

近年来,国家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变更对医药行业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将治疗恶性肿瘤药物企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创新药审批新政对创新药企业新药研发具有积极作用;国家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创新药企业的融资能力。

2.肿瘤治疗药物开发和治疗方法的重大突破

肿瘤靶向药和肿瘤免疫疗法,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种药物的组合治疗,将是未来治疗癌症及其他重大慢性疾病的发展方向。精准医学包括伴随诊断试剂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均将有力的促进国内国际上新药研发的进展。

3.多种抗肿瘤药物新纳入医保目录,销量有望逐步增长

随着中国患者对抗肿瘤药需求的迫切性日益显现,政府部门亦采取多项措施应对中国肿瘤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2016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牵头与多家公司进行了多轮药品价格谈判,旨在寻求可平衡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患者承受能力及医药企业合理利润的采购方案。未来预计会有更多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被纳入基本医保目录,将带动相关药物销量的增长,前景看好。

4.患者需求增长,带动行业发展

中国癌症患病人群规模庞大,随着生活水平以及支付能力的提高,人民对疗效确切、能提升生活质量的新药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许多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不断上市并在临床上显示了显著疗效,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靶向药物往往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疗效,近年来已成为抗肿瘤新药的主流。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