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0-15
中商情报网讯: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水务行业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计划、防治水污染、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支持,保障国家水安全。
主要财务指标
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逐年增加,2017年度资产总额为20,127.69万元,2018年度资产总额为25,489.63万元,2019年资产总额为40,489.37万元,2020年资产总额为40,606.74万元;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908.96万元,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5,892.21万元,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6,942.92万元,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194.51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一)物联网新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风险
随着NB-IoT通讯技术的推出、物联网智能终端的爆发性增长,物联网行业发展的速度加快、技术不断突破,市场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亦不断增强;同时,物联网行业已逐渐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物联网行业的技术升级迭代周期缩短。公司若不能根据市场变化持续创新、开展新技术的研发,或是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不成功,或是由于未准确把握产品技术和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而未能将新技术产业化,将导致公司所提供的应用方案竞争力减弱,从而影响公司业务拓展。
(二)核心技术泄露风险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积累,公司自主研发了水力模型在线校核算法、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运行异常监测技术、面向水务运营的海量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基于多路复用的高性能水务物联网通讯技术等14项核心技术。上述核心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机密,并且公司目前尚有多项未对外发布的产品和技术正在处于研发阶段中。若出现公司核心技术机密泄露,即使公司通过法律途径寻求保护,仍需为此付出大量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可能导致公司的竞争优势遭到削弱,将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新产品的研发带来不利影响。
(三)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业务规模增长迅速,新产品不断推出,与此同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积累技术骨干,并通过技术人员持股的方式保证人员的稳定性,高效稳定的技术团队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若未来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缺乏竞争力,可能会影响技术团队的稳定性,产生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的技术研发进程放缓、产品升级受阻、产品竞争力削弱,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技术产业化风险
公司在技术的应用、产品的落地上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先后开发出了基于微功耗技术的智能终端、基于多源异构水务数据融合技术的大数据平台、基于声音处理技术的噪声监测仪等核心产品,但是市场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变化,技术创新的速度和维度亦在不断变化,如果掌握的核心技术无法形成产品落地,或者技术产业化的速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或满足客户需求,则公司将面临技术成果转化不充分、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一)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在水务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华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水务信息化领域展开布局。发行人在水务信息化业务发展中,以水务管理软件平台为基础,逐步实现在水务物联网领域的业务拓展。发行人与上述企业相比,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综合实力不足,研发投入规模存在差距,公司与上述企业在更为综合性业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公司存量客户的维护及新增客户的拓展,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原材料包括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视频监控类、电池、结构件等。报告期内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在60%左右,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的营业成本。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将面临着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
(三)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风险
作为一家水务信息化服务企业,人员薪酬一直是公司的一项重要支出。报告期内,公司职工薪酬分别为4,406.70万元、6,806.63万元、8,198.06万元、4,215.4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82%、41.80%、34.82%和42.51%。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所在地区人员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使得公司的人力成本、人员相关费用不断增加。经测算,如果公司人员薪酬上升5%,则公司利润总额2017年至2020年1-6月分别下降8.78%、27.57%、11.73%和20.03%。如果未来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将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安全供水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度量云、智慧水务SaaS平台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营销及服务网络强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所做出的安排,若项目实施时市场环境或技术状况出现突发变化,或是行业政策出现不利转向,将会导致发行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前景发生不利变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布局速度、经济效益不及预期,募集资金使用进度放缓、效率降低,造成募投项目投资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五)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6.57%、11.50%、16.49%和3.59%。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6,848,290股,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总股本及净资产均将大幅增加。同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且预期产生的效益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存在短期内下降风险,公司即期回报面临被摊薄的风险。
三、内控风险
(一)公司规模迅速扩张引起的管理风险
公司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员工数量快速增长,客户、项目也迅速增加,这些因素都对公司在研发管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服务保障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不能在快速扩张过程中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人员稳定及发展速度。
(二)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实际控制人郭军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3,825.21万股,占股份总数的47.49%。虽然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际控制人仍能够通过所控制的表决权控制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形成有利于实际控制人但可能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决策。如果相关内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四、财务风险
(一)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368.38万元、6,696.61万元、10,658.25万元和11,589.2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51%、41.12%、45.27%和116.86%。公司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406.99万元、5,230.00万元、8,566.82万元和9,614.38万元,占各期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7.99%、78.95%、80.94%和83.52%。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金额将逐步增加,公司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国有企事业单位,信誉度较好,发生坏账的风险较小,但未来受市场环境变化、下游客户经营情况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存在因款项回收不及时、应收账款金额增多、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引致的风险。
(二)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266.79万元、3,608.35万元、6,221.50万元和7,205.7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86%、16.25%、16.77%和19.70%,占比较高,且逐年上涨。公司存货主要由发出商品构成,这种以发出商品为主的存货结构与公司业务模式及收入确认政策密切相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发出商品金额分别为1,535.94万元、2,579.74万元、5,035.64万元和6,069.25万元,占存货的比例为67.76%、71.49%、80.94%和84.23%。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需将项目所需的硬件设备发送至客户现场,并在客户现场对软硬件产品进行安装调试,待客户验收后方可确认收入,并将发出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的项目规模和数量逐年上升,长周期项目增多,导致报告期各期末未验收项目金额大幅增加,存货周转率降低。较大的存货规模和较低的存货周转率对公司流动资金提出了较高要求,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低的风险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82.52万元、1,522.72万元、-140.05万元和-3,267.13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呈下降趋势,主要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超过1年的长周期项目的持续增多,公司需垫资推动项目进行。并且,为了保证产品及时供应,公司相应扩大了备货规模,导致公司期末存货持续增长。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各地的大中型水务公司,客户的验收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偏多,并且次年回款,且2020年1-6月受疫情影响,客户回款进度放缓,导致期末应收账款持续增长。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合计分别为6,299.74万元、9,763.92万元、16,044.30万元和17,872.45万元,对公司的营运资金形成了较大占用,在目前公司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司未来的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虽然公司目前营运资金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但如果未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公司则会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四)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和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享受的所得税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127.39万元、43.25万元、323.72万元和24.59万元,占税前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7%、3.50%、9.26%和2.34%;公司即征即退增值税额分别为530.79万元、613.83万元、902.13万元和286.69万元,占税前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1.14%、49.72%、25.81%和27.24%,2018年度由于公司利润规模较小,使得即征即退增值税额占比较高。如果未来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不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法律风险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风险。多年积累的知识产权对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则可能对公司业务的开展构成不利影响。
六、发行失败风险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本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需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规定的上市标准,但若本公司公开发行询价结果出现发行认购不足或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的情况,公司将面临发行失败的风险。
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风险
2019年11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传染疫情,为应对该重大疫情,各地政府采取了交通管控、封城、相关人员隔离、推迟复工日期等疫情控制措施。公司主要面向大中型水务客户提供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此次疫情对公司经营情况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水务公司推迟复工等,致使招标活动有所延缓,造成新签订单有所滞后;(2)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区延期复工,公司已有项目进展放缓,现场需求调研、调试及验收工作相比正常进度有所延后。鉴于本次疫情对公司的复工时间、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等造成了影响,将可能对公司全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