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 招商通 数据库

无锡奥特维科技首次发布在科创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风险分析(图)

股票记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08-19

中商情报网讯:无锡奥特维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据了解,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光伏行业和锂动力电池行业。


主要财务指标

无锡奥特维科技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和净利润逐年增加,2016年度资产总额为41,794.01万元,2017年度资产总额为75,150.40万元,2018年度资产总额为83,484.78万元;2016年度净利润为万元,2017年净利润为-10,516.74万元,2018年净利润为2,662.98万元,2019年净利润为5,027.06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风险

(一)技术与研发风险

1、下游行业的关键技术替代或技术路线发生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晶体硅光伏电池、锂动力电池行业的特定工艺,该等下游行业的关键技术或技术路线存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当前我国光伏行业是晶体硅光伏电池占主导,但若钙钛矿电池技术、薄膜电池技术取得显著进步,侵蚀甚至取代晶体硅光伏电池的主导地位,则可能使公司现有产品体系的市场需求出现大幅下降。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具体工艺、技术若发生重大变化亦可能对公司产品的适用性造成不利影响。

举例来说,当前光伏组件环节的工艺主要有三种,其中常规组件中5主栅组件占主导地位,多主栅组件正在批量扩产且渗透率逐步提升,叠瓦组件正在积极测试和验证。公司目前服务于前两种工艺的常规串焊机、多主栅串焊机已成熟量产且市场占有率较高。如前所述,行业内叠瓦机目前处于在推广验证阶段,虽然已于2019年取得叠瓦机的销售订单,但尚未大规模销售。

如果未来叠瓦组件渗透率大幅提升,而公司的叠瓦机届时未能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则有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构成不利影响。锂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锂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但不排除氢燃料电池或固态电池等其他类型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的可能性。锂电池三种封装形态(圆柱、方形和软包形态)对应的出货量也可能发生变化。若下游行业受技术进步、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其关键技术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有可能改变现有的供需关系,从而影响甚至根本性地改变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

2、研发布局与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的风险

公司下游行业技术进步迅速。为应对这一特点,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对下游行业的工艺和市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与技术储备。若研发布局与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可能出现浪费研发资源,错失发展机会,甚至丧失细分市场优势市场地位等不利情形,从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3、项目研发失败或研发成果未能成功商业化的风险

公司对研发的投入较大。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756.06万元、6,267.85万元和5,727.0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81%、11.07%和9.77%。上述研发投入对公司提高现有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研发失败或研发成果未能成功商业化的情形。

未来,公司将保持对创新技术研发的高投入,若公司因技术门槛高、技术经济性、需求变动等因素,发生大量研发失败,或者研发成果无法成功商业化的情形,则不仅增加公司的当期费用,影响盈利能力,而且可能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4、核心人员流失以及技术失密的风险公司于2015年起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较丰富的技术积累。截至2019年5月31日,公司已获授权的专利395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已取得软件著作权56项、软件产品46项,正在申请的专利361项(其中发明专利205项)。

上述技术积累对公司持续经营起到重要作用。公司核心技术系由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形成,其中核心技术人才对公司研发起到重要作用。若出现公司核心人员流失或重大技术失密,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来自光伏行业和锂动力电池行业,其中以光伏行业为主。因此,若该等行业的需求下滑,将公司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下游行业产业政策不利变化的风险

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锂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均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该等政策支持对激发需求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行业规模扩大以及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加快,国家对该等行业的扶持政策呈现减弱趋势。报告期内,国家对光伏行业的产业政策进行多次调整,其中531新政通过限规模、降补贴等措施,大幅降低了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导致我国2018年度新增光伏装机量同比减少16.58%。

如我国或其他主要光伏应用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有进一步不利变化,有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亦进行了调整。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对新能源汽车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下调。如果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销售规模、盈利能力等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销售规模、经营业绩等造成不利影响。

(2)下游行业发生不利变动的主要影响

除了前述因素外,光伏行业、锂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需求还受宏观经济、下游行业产能投资周期、技术发展变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影响。下游行业的不利波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1)放慢或减少产能投资,可能对公司新签订单规模、销售价格等产生不利影响;(2)对已签订单进行变更或推迟对公司产品的验收,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业绩;(3)收紧新签订单的付款条件、延长应收账款的支付周期等,从而对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果光伏、锂动力电池等行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出现经营业绩下滑、资产减值、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下降等不利情形。

(三)公司经营决策失误风险

公司的经营决策受技术发展趋势、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宏观经济波动等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的下游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其行业发展变动较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使得公司的经营决策难度较大。报告期内,公司为改变单一产品格局,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客户等资源,丰富产品线,开始从组件设备向硅片、电池片设备布局,从光伏行业向锂动力电池行业渗透。为配合这一战略调整,公司加大了人员扩张、储备,但人员扩张速度与当期业务发展需求不匹配,导致公司员工人数在报告期内发生较大波动,并对公司2017年、2018年的经营业绩、现金流等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公司已采取措施纠正上述失误,但仍不能排除未来再次出现经营决策失误,并因此对公司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可能。

(四)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光伏设备是光伏行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生产资料。近年来,光伏行业总体发展较快的同时,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光伏行业的企业不仅要求设备厂商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产能,还不断压低设备价格,提高设备的性价比。而且,设备行业产能扩张所需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少、扩产周期较短,各厂商产能弹性较大,导致若同一款设备存在有效竞争,则竞争就会变得较为激烈。另外,光伏行业设备一旦完全国产化,就会失去国外同类高价设备的“锚”,导致价格下降。上述特点导致光伏设备存在毛利率下跌的风险。

(五)主要客户发生不利变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光伏产业链的硅片、组件生产环节,该等细分市场的集中度较高。根据CPIA统计,2018年前五大硅片企业的产量占总体产量的比例为64.70%,2018年前五大组件企业的产量占总体产量的比例为29.62%。相应地,公司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相对集中,前五大客户(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合并计算)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46%、33.52%、48.49%。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与主要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受到不利影响且无法迅速开发新的大型客户,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六)原材料供应风险

(1)原材料种类众多引致的风险

公司使用的原材料种类众多,部分原材料的定制化程度较高。如果公司不能较好地统筹原材料采购和使用,则可能出现因缺乏某些原材料导致生产计划延期、某类原材料采购过多导致闲置、贬值等不利情形,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效率、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2)采用进口元器件引致的风险

为最大程度保证公司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公司产品的部分核心元器件如PLC、机器人、伺服电机等大多采用国际知名厂商生产的产品。公司该采购策略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原材料供货周期较长,影响公司及时生产,从而延误交货;(2)进口元器件成本较高,导致公司面临同行业价格竞争压力;(3)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断供风险;(4)受国际贸易纠纷等影响,存在因关税增加而采购价格提高的风险。

(七)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员工数量较大。但若出现以下情形,包括但不限于(1)公司无法招聘足够数量或适应公司业务要求的员工,导致劳动力短缺,(2)公司为留住员工或因劳动力市场状况、行业惯例或其他方面的变化,需要提高工资,(3)公司新员工因缺乏培训或经验,出现工作效率较低或产品、服务质量不合格等情形,(4)出现劳资纠纷以及大量裁减员工导致的赔偿金,可能导致公司产生额外的劳动力成本或导致公司的生产效率下降或生产延误,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八)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存在产品出口、原材料进口以及外币借款,该等业务的计价和结算涉及美元、欧元、日元等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众多,其波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如果汇率发生不利变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九)经营场地向外部租赁的风险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均由租赁取得其使用权,且相关租赁协议后续将陆续到期。公司虽已决定通过募集资金建设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和办公场所,但建成之前仍需对外租赁经营场所。公司对现有租赁生产经营场所具有优先承租权,但如果未来厂房租赁价格上升,可能导致公司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如果原租赁协议到期后不能顺利续租,还可能导致公司搬迁以及因此对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十)产品质量或其他违约风险

如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出现质量、交付等与合同约定不符且无法与客户友好协商解决的情形,从而导致公司产生退货、换货甚至赔偿等额外成本,最终会对公司的声誉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十一)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9,492.54万元、21,699.32万元和30,049.0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71%、28.87%和35.99%。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回收甚至不能回收,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性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2、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的存货数额较大,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20,103.40万元、29,365.97万元和39,679.33万元。其中,发出商品占比较高,占报告期各期末存货比例分别为54.90%、49.92%和52.33%,主要是公司销售的设备类产品自发出至客户验收存在较长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周期所致。公司已按照会计政策的要求并结合存货的实际状况,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但仍不能排除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其他难以预计的原因,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或者存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使得公司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3、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不佳的风险

受应收账款、存货等经营性占用规模持续增长的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存在较大偏离,总体状况不佳。2016-2018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75.53万元、-10,874.42万元和-5,315.86万元。尽管客户通常会为整机类设备订单分阶段预付一定比例的款项,但该等预付款不足以完全覆盖公司为该订单生产所支付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公司承接订单能力受到资金实力的制约。如果公司不能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不佳的状况,从中长期看,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能力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4、税收优惠风险

公司生产的设备产品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的软件进行操作或控制,截至2019年5月31日,公司就该等软件已取得5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46项软件产品。根据《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等文件,公司销售设备搭载的自主开发操作系统软件等可作为嵌入式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公司于2015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8年11月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证书编号:GR201832003165);智能装备公司亦于2018年11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832001775)。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提出复审申请,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上述公司相应期间内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报告期内,公司的税收优惠及其占公司的利润总额的影响情况如下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若出现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取消、优惠力度下降、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发生重大变化等不利变化,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十二)净资产收益率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受加权平均净资产持续增加、业绩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分别为531.48%、21.14%和13.73%。本次发行后,公司的净资产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达产需要一定的周期,其经济效益需随时间逐步发挥,可能导致净利润增长速度低于净资产增长速度。因此,公司存在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十三)公司经营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976.99万元、56,602.60万元和58,600.27万元,净利润分别-10,516.74万元、2,662.98万元和5,027.06万元。尽管公司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可能存在内外部多种因素,导致公司存在未来经营业绩(特别是营业利润、净利润)下滑的风险。

(十四)发行失败风险

1、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不满足上市条件的风险

公司在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决定并启动发行后,如存在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形,公司将面临发行失败的风险。2、发行认购不足,导致发行失败的风险如果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时网下投资者申购数量低于网下初始发行量,公司将中止发行。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公司本次发行股票因认购不足而导致发行失败的风险。

(十五)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1、募集资金项目实施风险或实施后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对上述项目进行了严谨周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认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全面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不能排除因为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技术研发不能紧跟行业变化节奏等不利情形,从而产生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顺利实施的风险,或者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2、募投项目实施后固定资产大幅增加引致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未来预计将大幅增加固定资产,公司可能面临资产管理、折旧金额增加、产能消化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很快产生效益以弥补新增投资带来的费用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公司将面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

(十六)内控风险

1、公司管控风险

公司近几年业务稳定发展,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的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对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总结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改进治理结构,健全业务制度,管控能力逐步提高。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要求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控体系,但不能排除因公司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或个人恶意侵犯公司权益引发的风险。

2、实际控制人风险

(1)《一致行动协议》到期造成公司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

公司为葛志勇和李文共同实际控制,本次发行前,二人直接、间接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的比例为63.20%。虽然双方已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但协议将于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后36个月到期。如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或故意违反该协议约定,则可能影响公司现有控制权的稳定,从而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地位的风险

公司实际控制人葛志勇、李文直接、间接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的比例较高。同时,葛志勇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文担任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虽然公司目前已经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规范运行,但公司实际控制人仍可凭借其控制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等方式对公司的人事任免、生产经营决策、利润分配等进行控制。如果滥用其控制地位,将会损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十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风险

因确认股份支付金额较大,公司截至2018年年末仍存在未弥补亏损8,661.97万元。若上市后公司仍存在未弥补亏损,将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分享
本文

中商·服务

相关信息